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小题。 夫人爪之利,不及虎豹;膂力之强,不及熊罴;奔走之疾,不及麋鹿;飞飏之高,不及燕雀。苟非群聚以御外患,则反为异类食矣。是故圣人教之以礼,使之知父子兄弟之亲。人知爱其父,则知爱其兄弟矣;爱其祖,则知爱其宗族矣。如枝叶之附于根干,手足之系于身首,不可离也。岂徒.使其粲然条理以为荣观哉!乃实欲更相依庇,以捍外患也。吐谷浑阿豺有子二十人,病且死,谓曰:“汝等各奉吾一支箭,将玩之。”俄而命弟慕利延曰:“汝取一支箭折之。” 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支箭折之。”慕利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者难摧。勠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言终而死。彼戎狄也犹知宗族相保以为强况华夏乎圣人知一族不足以独立也故又为之甥舅婚媾姻娅以辅之犹惧其未也故又爱养百姓以卫之故爱亲者,所以爱其身也;爱民者,所以爱其亲也。如是则其身安若泰山,寿如箕翼①,他人安得而侮之!故自古圣贤,未有不先亲其九族,然后能施及他人者也。彼昧者则不然,攘其九族,远其昆弟,欲以专利其身。殊不知身既孤,人斯戕之矣,于利何有哉?昔周厉王弃其九族,诗人刺之曰:“怀德惟宁,宗子惟城;毋俾城坏,毋独斯畏;苟为独居,斯可畏矣。”宋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况国君乎?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焉’者也。必不可,君其图之。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敢携贰?若之何去之?”昭公不听,果及于乱。华亥欲代其兄合比为右师,谮于平公而逐之。左师曰:“汝亥也,必亡。汝丧而宗室,于人何有? 人亦于汝何有?”既而,华亥果亡。 (节选自《家范·治家》) 【注】①箕翼:箕、翼都是二十八星宿中的。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彼戎狄也犹知宗族相保/以为强/况华夏乎/圣人知一族不足以独立也/故又为 之甥舅/婚媾/姻娅以辅之/犹惧其未也/故又爱养百姓以卫之/ B.彼戎狄也/犹知宗族相保以为强/况华夏乎/圣人知一族不足以独立也/故又为 之甥舅/婚媾/姻娅以辅之/犹惧其未也/故又爱养百姓以卫之/ C.彼戎狄也/犹知宗族相保以为强/况华夏乎/圣人知一族不足以独立也/故又为 之甥舅/婚媾/姻娅/以辅之犹惧其未也/故又爱养百姓以卫之/ D.彼戎狄也犹知宗族相保/以为强/况华夏乎/圣人知一族不足以独立也/故又为 之/甥舅/婚媾/姻娅/以辅之犹惧其未也/故又爱养百姓以卫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故圣人教之以礼”与“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两句中的“是 故”含义相同。 B.“岂徒使其粲然条理以为荣观哉”与“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两句 中的“徒”字含义不同。 C.“爱民者,所以爱其亲也”与“先王所以为法者,人也”(《察今》)两句 中的“所以”用法不同。 D.宗室,文中指国君或皇帝的宗族。通常以与皇帝的父母血缘亲疏关系来确定是否列入宗室之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贤德之人重视通过教人礼法,促使父子兄弟间相亲相爱,进而使人们爱其祖 宗、爱其家族,是因为依靠家族的庇佑,才能形成合力抵御外敌。 B.吐谷浑阿豺在临终之时以众箭难摧的道理告诫弟弟与儿子,意在让他们明白, 勠力同心,一致对外,国家方可稳固,反之则无法长久。 C.乐豫有先见之明,他以葛藟为喻规劝宋昭公,建议昭公以仁德亲近诸位公子, 这样他们就会成为左右辅弼之臣,无人敢有二心。 D.宋昭公不听劝诫,除去诸位公子;华亥想代替兄长之职,在平公处说兄长的 坏话并请求驱逐兄长;这些行为最终都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彼昧者则不然,攘其九族,远其昆弟,欲以专利其身。 (2)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敢携贰?若之何去之? 阅读答案: 10.B 【解析】句意:阿豺是戎狄之人,尚且知道宗族互相保护才能够强大的道理,何况我们是中原内陆的人呢?古代的贤德之人知道仅仅自己本宗族的人力量太单薄,不能够独立,所以又用甥舅关系、婚姻关系来作为辅助。即便如此,仍担心它不够,所以又爱护和抚育百姓,让百姓来做自己的护卫。 11. D 【解析】A.“是故”意思是因此,相同。 B.副词,只是/名词,一类人。含义不同。句意:哪里只是为了清楚明白和秩序井然以达到表面上的繁荣景象呢?/被贬谪流放的一类人。 C.前一个“所以” 表示方式,后一个“所以”表示依据。巩固收心考考过的内容。 D.宗室,通常以与皇帝的父亲血缘亲疏关系来确定是否列入宗室之列。 12.D 【解析】D.“这些行为最终都导致了国家的灭亡”错误,根据原文“昭公不听,果及于乱……既而,华亥果亡”可见,昭公的行为只是导致国家大乱,而非灭亡。 13. (1)那些愚昧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排斥九族,疏远自己的兄弟们,想用这种方法使自己独占利益。 (得分点:“昧”, “攘” “昆弟” “以”“专利”,每处1分。) (2)应当用仁德来亲近他们,(这样他们就会成为你)强有力的辅佐。天下有谁敢对你有二心呢?为什么要去掉他们呢? (得分点:“亲之以德”介宾后置,第二个分句的省略、 “股肱” “携贰” “若之何”, 每处1分。) 参考译文: 人的爪牙再锋利,也比不上虎豹;力量再强大,也比不上熊罴;跑得再快,也比不上麋 鹿;飞得再高,也比不上燕雀。如果不是靠大家的力量来抵御外患,就会被其他动物吞食。因此有贤德的人用礼法来教导人们,告诉人们父子兄弟应该相亲相爱。一个人如果爱他的父亲,就同样会爱他的兄弟;爱他的祖宗,就同样会爱他的宗族。人与自己家庭的关系,就如同枝叶依附于根干,手脚长在身体上,不可分离。哪里只是为了清楚明白和秩序井然以达到表面上的繁荣景象呢?实在是希望互相保护,抵御外敌啊。吐谷浑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他患病快死的时候对儿子们说:“你们各拿一支箭给我,我要演示个游戏。”一会儿对弟弟慕利延说:“你拿一支箭来折断它。”慕利延折断了,阿豺又说:“你去拿十九支箭来,将其折断。”慕利延却不能折断。这时阿豺对儿子们说:“你们知道吗?一支箭很容易折断,众多的箭在一起,就难以折断,只要你们戮力同心,国家就可以稳固。”说完就死了。阿豺是戎狄之人,尚且知道宗族互相保护才能够强大的道理,何况我们是中原内陆的人呢?古代的贤德之人知道仅仅自己本宗族的人力量太单薄,不能够独立,所以又用甥舅关系、婚姻关系来作为辅助。即便如此,仍担心它不够,所以又爱护和抚育百姓,让百姓来做自己的护卫。所以说,爱护自己的亲戚,是用来爱护自己的;爱护天下的民众,是用来爱护自己的亲戚的。如果能这样,那么自己就会安如泰山,永无危殆。别人怎么能够侵犯、侮辱你呢!所以,自古以来的圣贤之人,没有不先亲近自己的本族远亲,然后能够施加到他人身上。那些愚昧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排斥九族,疏远自己的兄弟们的关系,想用这种方法来使自己独占利益。却不知道自己一旦孤立无援,别人就会来戕害你,最终能得到什么利益呢?从前,周厉王抛弃九族,当时的人们写诗来讽刺他:“君王广施仁德国家才会安宁啊,宗族子弟是王室的坚强护卫。不要损坏自己的护卫啊,不要独任其力。如是什么事都自己独断专行,这样实在是太可怕了!”宋昭公将要去掉群公子,乐豫说:“不能这样做,整个公族好比是公室的枝叶,如果去掉这些枝叶,那么公室这个树根就没有庇护了。连葛藟这种植物都懂得去庇护它的根,所以君子都用葛藟来比喻做人的道理,况且是国君呢?这就是谚语所说的'受到它的保护却任由别人用斧子砍掉它’,这肯定不行,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对待本家公族,应当用仁德来亲近他们,这样他们就都会成为你的强有力的辅佐。天下有谁敢对你有二心呢?为什么要去掉他们呢?”昭公不听乐豫的话,果然导致了国家的大乱。华亥想取代他的兄长合比成为右师,便到平公那里去说合比的坏话,让平公把合比赶走。左师说:“你这个华亥呀,早晚必定要灭亡!你削弱你的同宗本族,对别人会怎么样呢?别人又会对你怎么样呢?”过了不久,华亥果然灭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