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岁称霸歌坛,韩红因她爆红,却“突然出家”:25年后,她颠覆全网!

 张德芬空间 2022-10-27 发布于北京
本期主播丨姝璇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这首沁人心脾的《青藏高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

它的原唱歌手李娜,却似乎早已在大家的记忆深处消退。

李娜也曾是享誉整个华语乐坛的高音歌手。

自她在35岁那年抛下一切皈依佛门,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你或许会好奇:

是什么让她甘愿放下所有,奔赴心中所向的“净土”?

穿越艰苦,她攀上了巅峰

“当命运递给我们一个酸柠檬,我们会设法把它制造成甜柠檬。”

雨果写过这样一句话。

李娜的命运开篇,就像个“酸柠檬”

1963年,她出生于河南郑州。

小时候活泼可爱,还体现出过人的唱歌天赋。

一家人过得虽然不算富裕,却很幸福。

5岁那年,父亲因意外去世。

对于整个家造成了致命打击。

家庭重担一夜间要由母亲一人来扛,她苦撑着独自抚养李娜和妹妹。

而李娜自此痛失父爱。

心理学家奥拓·兰克提到,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无法生活在足够有爱的环境,很可能成年后会向外讨取爱的证明。

这在李娜身上得到了印证。

她把母亲的艰辛看在眼里,渐渐养成一种争强好胜的性格,试图跟生活争一点甜。

母亲很重视对李娜的培养。

李娜也不辜负期望,义无返顾走上了音乐之路。

年仅13岁,便考入了河南戏曲学院。

经过三年的学习,李娜正式开始了豫剧演出的生涯。

李娜唱的老旦,音调低沉,很受欢迎。

19岁那年,就凭借《百岁挂帅》佘太君一角,获得了“河南省第一届青年演员调演”一等奖。

1984年,李娜加入了河南豫剧团。

虽然,已经小有名气,她却并不满足现状。

当时邓丽君火遍两岸三地,李娜就模仿邓丽君唱歌,而后又努力接触更多音乐风格。

甚至抛下手边的一切,南下深圳学习流行音乐。

之后,又独自去北京闯荡。

1988年,李娜报名参加“如意杯”歌唱比赛,获得大赛通俗组第一名。

她不断以音乐的方式向外界证明自己。

而荣获的成绩,用她自己的话形容就是:完全是自我摧残出来的

她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太多时间都在练习唱歌。

每当拿到一首歌,都会把自己关在屋里,反复推敲、琢磨、要求必须达到极致。

硬生生把自己的女中音练成了女高音。

李娜频频为《小镇总理》、《篱笆,女人和狗》等大热影视作品献唱。

成熟高亢的嗓音,就这样唱进了观众的心里。

1990年风靡全国的电视剧《渴望》开播。

李娜更是凭主题曲《好人一生平安》,一举拿下“第二届全国影视十佳歌手”大奖。

之后,因李娜因一首《北京的金山上》,打动了作曲家张千一,将她推向神坛的《青藏高原》也紧随而来。

当李娜唱起《青藏高原》,歌声已经超越技术,是用最本真的声音在敬畏自然。

31岁的她,舞台已被封神。

然而,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使她真正快乐。

她心中总是隐藏着一处脆弱,仍然孤独,呼唤着爱。

两次错爱,让她跌入低谷

巅峰时期的女人,是迷人的。

李娜渴求的爱,似乎也在这个时候悄无声息地到来。

那时候,有个东北男人出现,给到她细致入微的体贴与关怀。

李娜很快坠入爱河,和对方甜蜜恋爱。

她对这个男人的爱非常炽热,还把感情融入了《嫂子颂》这首歌里,深情地表达了出来,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她很珍惜这段爱情,一心一意想和对方天长地久,甚至随时可以抛开所有与对方奔赴婚姻。

但,慢慢相处后,李娜才得知,男方早已有了家室,只是一直对李娜隐瞒事实。

自己苦苦寻觅的爱情,竟然充满了谎言。

李娜根本无法接受这个骗局,也不想因为自己的介入而破坏别人的家庭。

因此,她果断选择了分手。

遭受感情的重创后,李娜深受痛苦的折磨,终日变得抑郁寡欢。

这时,在一个朋友推荐下,她开始接触《大明咒》,佛法的智慧让她茅塞顿开。

经由一番学习和调整,她慢慢地找回了内心的宁静。

她努力振作起来,再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事业中去,用时间来淡化这份痛苦。

渐渐地,也恢复了对生活的热情。

不久后,李娜又结识了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

男方是一名音乐家,跟她兴趣爱好相似,十分投缘。

还教会了李娜很多东西,曾在她出版作品时鼎力相助,为她大肆宣传。

李娜再一次深深地陷了进去,

然而,她发现这位音乐家男友,竟也是有妇之夫。

李娜再次果决地断了所有联系。

相继两次遭受爱情的劫难,她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变得极差。

加之长期自损式的练习,音乐事业也遇到瓶颈,一切都让李娜难以释怀。

在这条向外求的路上,她屡屡受挫。

她抑郁了,变得更加封闭,仿佛再也找不到自己,

独自度过一个又一个失眠的夜晚后,偶然间她重新拿起那本《大明咒》,读完一遍,一种神奇的感觉围绕着她:

“我看到了一切,我喜欢它。”

她开始重新回归自己的内心,去探索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路。

人生之路,是自我探索的旅程

书中写道:

人生就是寻觅和探索的旅程。

深以为然。

爱上佛学的李娜,就想沿着这条路一直走走看。

1997年春天,她和朋友一起到天门山游玩。

站在山脚下仰望天门山的庄严肃穆时,她像突然被点化一般,将一炷清香举过头顶,长跪不起。

在山中住了几天后,她做出了令人诧异的决定:要在天门山建一座小屋安居于此。

一段时间后,便宣布皈依佛门削发为尼,法号“昌圣”。

这件事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

其实人生最美的蓝图,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每个人都需要去经历、去感受、去探索,去勇敢选择……

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中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就像李娜,在事业巅峰时期出家,这让外界很多人都为她感到惋惜,也有的人觉得这样的举动很疯狂,纷纷猜测她出家的真正原因。

但是,李娜不会再被外界的声音所淹没,她更坚定地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此后,李娜仿佛从未曾出现过,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逐渐被人们淡忘。

直到后来在美国被姜昆遇到,姜昆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困惑:

“你为什么要出家呀”

她回答道:

“我不是出家,我是回家了!”

是的,别人可能不理解她,不懂她。

可她自己清楚,和许多拥有人生目标的人一样,佛法不过是自己心之所向,她只是在千帆过尽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而已。

也有媒体曝出她的近况,李娜表示:“我喜欢清静,没有家庭和孩子,这样很好,我喜欢。”

经历过人生风云变迁的李娜,能按照自己所想、所爱去生活,这不正是她自己的人生路吗?

2010年,观众偶然从香港电视节目中看到李娜做法事的画面。

只见她一边将甘露洒向众生,一边诵念佛经。

面色红润,目光有神。

仿佛已参透生命,由内而外散发着平和、宁静。

这一切,都源自她勇敢地卸掉面具,坚定地做回真实自我。

正如李娜自己所说:

“以前的我并不快乐,我过去的生活表面上很丰富,可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内涵。经常成为媒体跟踪的对象,这几乎是我过去生活的全部内容。

身不由己陷入了名利的追逐之中,每当独自一人时,我就情不自禁地要思考:

难道我这一生就这样下去,自己表演,也表演给人看,欢乐不是自己的,而自己的痛苦还要掩饰,带着面具生活,永远也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有何尝不是一样呢?

在德芬空间的后台,总有人问:

“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怎样才能找到自己?”

其实,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一如李娜,她放弃外在的“成功”光环,选择从零开始去完整自己。

当你不再问,而是去感受,去做。一切的答案,都在来的路上。

如果命运注定是一场酸柠檬和甜柠檬的博弈,谁赢谁输其实都不重要。

我们只需跟随自己的心,直面最真实的自己,过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策划 | 秋秋

编辑 | 六记
主播 | 姝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