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瓶梅:潘金莲初遇西门庆,正应了2句俗话,表现简直了

 陈想读名著 2022-10-27 发布于浙江

潘金莲是个没什么道德伦理概念的女人,见到了小叔子武松,觉得他才是配得上自己的男人,但是武松却是深懂并且秉持礼义廉耻的,于是潘金莲的勾搭以完败告终。

武松也看清楚这个嫂嫂不是个省油的灯,在奉县老爷之命赴京办事之前,还特地来家,对武大作了叮嘱,对潘金莲进行了威慑,以求确保他不在清河县期间不要出什么乱子。

不过,不得不说潘金莲是个内心很强大的女人。

她并没有因为武松拒绝了她而对自身魅力产生什么怀疑,在武松远离清河县期间,在武大在外卖炊饼的时段,照常“打扮光鲜,单等武大出门,就在门前帘下站立。约莫将及他归来时分,便下了帘子,自去房内坐的”。

站在那里干什么?无非是逗引那些浮浪子弟嘛,只是哄着武大不知道而已。

这一日,时近武大快回家,潘金莲拿着叉竿放帘子,忽然来了一阵风,把叉竿刮倒了,潘金莲手擎不牢,叉竿不偏不倚正打在了一个路人头上。

那个路人,就是西门庆了。书中介绍得好:

这人你道是谁?却原来正是那嘲风弄月的班头,拾翠寻香的元帅,开生药铺复姓西门单讳一个庆字的西门大官人便是。

听这介绍,特别是“嘲风弄月的班头,拾翠寻香的元帅”两句考语,我们就知道:完了。

西门庆碰上潘金莲,倒正应了两句俗话:“不打不相识”和“天雷勾地火”

来看看这二位的表现吧。

其时西门庆是因为第三房妾卓二姐死了,刚办完了后事,心中不乐,要去寻应伯爵散心耍子的。正好走到武大门前,不想正巧被叉竿给打到头上了。

西门庆正心情不好,被无端打了头,本来就要发作的,回脸一看却是个“美貌妖娆的妇人”。怎么个美貌妖娆法?书中通过西门庆的眼从头到脚有着详尽描写:

但见她黑鬒鬒赛鸦鸰的鬓儿,翠弯弯的新月的眉儿,香喷喷樱桃口儿,直隆隆琼瑶鼻儿,粉浓浓红艳腮儿,娇滴滴银盆脸儿,轻袅袅花朵身儿,玉纤纤葱枝手儿,一捻捻杨柳腰儿,软浓浓粉白肚儿,窄星星尖翘脚儿,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

充满西门庆式的色欲味、轻薄味,不作多引也罢,总结到一句话是“人见了魂飞魄丧,卖弄杀俏冤家”。

一见之下,西门庆“先自酥了半边,那怒气早已钻入爪洼国去了,变做笑吟吟脸儿”。

而潘金莲呢,也是一双色眼,看到眼前这个人,“也有二十五六年纪,生得十分浮浪,……手里摇着洒金川扇儿,越显出张生般庞儿,潘安的貌儿”,一见之下,“可意的人儿,风风流流从帘子下丢与个眼色儿”。

可不是嘛,“妖娆”对“浮浪”,正是绝配呢!当然“可意”了!

可不就是“不打不相识”加“天雷勾地火”嘛!

不过,作者高明,并不马上如现在般互留微信直线发展,而是各说几句客气话后各自走开了,只是留下了线索:王婆作为见证者,成为下一幕剧情的线人。

而两人的分开的的表现,昭示一场丑事不可避免:

西门庆走时,“那一双积年招花惹草,惯觑风情的贼眼,不离这妇人身上,临去也回头了七八回”,回家后一心想的是:“好一个雌儿,怎能够得手?”

潘金莲呢,“见了那人生的风流浮浪,语言甜净,更加几分留恋:'倒不知此人姓甚名谁,何处居住。他若没我情意时,临去也不回头七八遍了。’却在帘子下眼巴巴地看不见那人,方才收了帘子,关上大门,归房去了”。

就这样,潘金莲和西门庆,本书男女主角初次碰头了。

一见之下,西门庆就把丧妾之痛给丢到脑后了(三房名字取得好啊,“卓丢儿”,果然立马丢了),一心想着怎样把潘金莲这个“雌儿'搞到手;而潘金莲呢,也自以为是”一见钟情“,并觉得这个西门大官人对自己很有”情意”。

其实他们都不过是“欲念”而已。但是这世上既然多得是“把肉麻当有趣”的人,自然也就多得是“把欲念当情意”的人了。

那么接下来怎样发展,我们留到明天再说吧。

对以上内容,朋友们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诚荐一个触角细腻的读书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