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痛、腿痛,生活中太常见了。有人走路痛,有人“受凉”了痛…… 在中医上,多将这些腰腿痛统称为“痹症”,虽然中医叫它们一个名字,但使用的药物却有所不同。 中药和其他绝大部分的药物一样,不存在“一方治百病”的情况,也需要辩证,科学用药。 那么,治疗腰痛的中药有哪些?又适合什么人服用呢? 1.活血化瘀类药物 活血化瘀类药物比较多,代表药有三七片、元胡止痛片等。这些药物主要应用于挫伤、跌打损伤、急性腰扭伤等,也就是这些药物适合于急性发作的腰痛。 2.祛湿类药物 这类药物应用比较广,代表药物有痛痹片等,适用于体内有湿的人,主要症状是遇冷或遇到潮湿,疼痛加重,遇热缓解。 3.通经活络类药物 这类药物的代表药物有大活络丹、小活络丹等。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有下肢疼痛和麻木症状的腰痛患者。 4.益肾类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代表有温补肾阳的金贵肾气丸和滋补肝肾的六味地黄丸等,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体质作为早期预防和调补使用。 5.理气止痛类药物 主要代表药物有元胡止痛片,主要用于腰痛初期疼痛剧烈,服用后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以上是常见药物,一看到这些功效,很多人还是不知道怎么选,因为自己身上貌似有多种症状,比如既有寒湿,又有血瘀,还有肾虚。 其实,也有一些药物组方大而全,比如腰痛宁胶囊治疗范围就很广,寒湿型腰痛、瘀血型腰痛、肾虚型腰痛,都能治疗。 来看它的组方。通经络、利关节有马钱子这味中药负责。散寒湿由麻黄、苍术负责。止痛、健脾燥湿由苍术负责。活血化瘀由乳香和没药两味药负责。搜剔经络,帮助活血散寒湿由全蝎、僵蚕、土鳖虫这三类动物药负责。扶正补肾由川牛膝负责,同时该药本身还能活血逐瘀、引血下行。 虽然每味药都有自己的功效,但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还能增加药物整体效果。 ![]() 再给大家介绍下其他类药物,有些也可与中药联合使用 1.非甾体抗炎药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急性疼痛,消除无菌性炎症,起到快速止痛的效果。但不适合长期服用,并且有胃肠道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的人要慎服,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2.甲钴胺、B族维生素 这类药物主要是营养神经,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会压迫到坐骨神经,引起神经炎症,从而影响功能,服用这类药物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 3.肌肉松弛类药物 肌肉松弛剂包括地西泮、乙哌立松、环苯扎林等。主要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和骨骼肌,能够解除肌痉挛,改善血液局部微循环,阻断“疼痛-肌紧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恶性循环,从而改善疼痛。 4.外用制剂 外用镇痛药包括外用局麻药、外用辣椒碱等。相比于口服药,外用药物是直接用于病变部位,经皮肤渗透起到治疗作用。 ![]() 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其适应证。中药虽然安全性高,但有些中药药效猛烈,也要考虑服用时间和剂量。还有一些西药,长期服用容易产生依赖性,或产生比较强烈的不良反应。所以,腰痛的朋友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性治疗,切勿擅自用药以及加减量。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