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腾腾的小二班(67)

 亦可读书 2022-10-27 发布于安徽

早晨,便煮上一杯白茶!茶在杯中汩汩地冒着香气,我跟着作者在文中徜徉!难得这样心闲的早晨时光,心里美滋滋!

第一节课学《江畔独步寻花》和《清明》,孩子们特别喜欢第一首,因为诗中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多读读,读到什么说什么?”

“是评比,是杜甫评比谁家的花最美,我们辅导班老师讲过!”

“嗯,显然,此刻杜甫的心情是愉悦的,生活是幸福的,那这首诗写在安史之乱前还是后?”

“前!”孩子们笃定!

“这个写作背景,你们回家查查!”

“杜甫一个人来寻美,就来到了黄四娘的门口!诗人都看到了什么呢?”

“他看到了开满鲜花的小路!”

“他看见很多花儿把花枝都压弯了!”

“他看到了满树的桃花,粉红色的,很美!”

“他看到了很多蝴蝶在玩耍!”

“那,有没有蜜蜂呀?”我追问!

“有的,有蜜蜂在采蜜呢!”

“还可能有蜻蜓呢!”

“诗人,听到什么呢?”

“诗人听到了黄莺的啼叫!”

“好听吗?”

“好听!”

“你们怎么知道,找出依据来!”

“娇字,娇啼就是声音很好听!”

“妈妈喊你写作业的声音,能用娇字吗?”

“哈哈!不能用!为啥,谁来学学?”哈,一群娃争先恐后!

梁琛:“梁琛,你给我写作业去!”小儿的惟妙惟肖,引起一片共鸣!

“阳光明媚的春天,杜甫漫步乡间,心情大好,思绪烂漫!那杜牧在春天里,就没那么开心了,来读《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谁来介绍杜牧?”

对于小杜,孩子们没有那么熟悉,除了字号,其它信息是空白!

“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后要经常学习他的诗,今晚要全方位无死角地查询他的资料,如何?”

“好!”娃们摩拳擦掌!

“清明节,是祭祀逝去亲人的,通常清明前后,阴雨连绵,更增添了人的愁绪!”

“老师,清明节前几天还有一个寒食节,也是祭祀的,后来就合在一起了!”小陆手持“葵花宝典”,总是比别的娃儿知道的多些!

“我知道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的,纪念他和他被烧死的母亲!”

……

“嗯,介绍的很好,我们必须了解杜牧,必须知道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才能读懂!”

知人论世,知人读诗!孩子们同意老师的说法,就看孩子们今晚用功到各种程度了。当然,也是家长们在背后不停地发力!

“老师,杜甫不是活了58岁了吗?我记得是58,是我错了吗?”

“你没错!”

昨天,小林说杜甫活了68岁,我没有纠正!当刘铭哲介绍杜甫生卒年为(712~770)时,我目询了林沐宸!

“老师,我算错了!”坦诚,不窘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在孩子们面前常常坦白自己的无知,孩子们也坦然自己的错误!如此良性循环,两年多的时间煮成的好习惯!昨晚写这条信息时,我没有解释这其中的缘由。哈,没有想到,真有心细的读者能发现!

心细的读者,用心的家长,她就是一直关注公众号的子欣的妈妈!

家人疑惑不解我每天更新公众号是否有人看,我信誓旦旦说只要有一个人就是值得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应,谢谢每天听我絮叨的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