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年的老药,安全但副作用仍然存在——贝伐珠单抗的不良反应

 常笑健康 2022-10-27 发布于江苏
▼本文作者▼

提到癌症的治疗,手术、化疗、放疗曾经号称传统治疗模式中的“三驾马车”。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新的治疗方法涌现,新“三驾马车”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严格的来说,手术及放化疗仍然在癌症治疗中仍起着主导作用,而新三大治疗则在晚期恶性肿瘤中发挥着更大作用。

抗血管生成治疗,主要指的是使用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这类药物与纯粹靶向治疗不同,无需进行基因检测,属于广谱的抗肿瘤药,针对的靶点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阻止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起到“饿死”癌细胞的作用。

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是贝伐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脑神经胶质瘤、肾癌、卵巢癌和宫颈癌等均有效,已纳入这些恶性肿瘤诊疗指南的全球推荐标准方案中。

贝伐珠单抗于2004年就获得FDA批准,是美国第一个获得批准上市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药。作为一个在临床使用近20年的老药,贝伐珠单抗在临床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安全性非常高。今天具体盘点一下它的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措施。

高血压

贝伐珠单抗引起高血压的不良反应是比较普遍的,不少有高血压基础疾病的病人使用既往降压药,发现血压控制不理想,需要增加降压药剂量或者更换其他降压药。总体来说,贝伐珠单抗引起的高血压是可控的,大约只有4%的患者因血压过高、高血压危象而需要暂停用药。所以,使用贝伐珠单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血压,超出目标血压要及时使用或调整降压药。

蛋白尿

蛋白尿是一种与贝伐珠单抗作用机制相关的副作用,当它在抑制VEGF活性时,会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引发蛋白尿。蛋白尿划分为4级,依次为临床无症状、一过性、微量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其中临床无症状的患者较为多见,达到4级的极为罕见。临床上仅3%出现蛋白尿的患者需永久停用贝伐珠单抗。

出现尿蛋白1+~3+或24小时尿蛋白<2g时,仍然可以按照预定方案继续给抗血管生成药物,同时给予ARB或ACEI类药物。使用贝伐珠单抗期间,需要定期测尿常规及尿微量白蛋白。

出血

临床中可观察到的常见出血事件有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齿龈出血、消化道出血、肺出血及脑出血等。发生内脏出血及严重出血的概率很低,相关试验显示,≥3级咯血的发生率为1.0%~4.4%。

对于出血的不良反应,发生1级出血事件,无需调整药物剂量,可以口服三七粉或云南白药等;发生2级出血事件,需暂停治疗并积极止血后可以考虑继续使用抗血管药物;如果发生≥3级出血事件,应该永久停用。

使用贝伐前要充分评估,筛查出出血高风险人群,比如伴有空洞的中央型肺鳞癌、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抗风湿/抗炎药物治疗或抗凝治疗的患者、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有动脉硬化症病史患者,使用时需要警惕,密切观察。对于3个月内发生过肺出血、咯血(>3ml的鲜红血液)的患者禁用贝伐珠单抗。

血栓性疾病

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低,大概在1%-8%左右。包括脑血栓、心肌梗死、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等。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高危人群包括:有动脉或静脉血栓栓塞史;糖尿病或年龄>65 岁以及易发血管病(如心脏支架植入史)患者。一旦出现动脉栓塞事件,需要立即停药,并请专科会诊。近期发生过动脉栓塞疾病的患者,至少在发生后6个月内不能使用贝伐珠单抗治疗,开始用药前需要确定患者处于稳定状态或无症状。

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话,如果≤3级的患者,在开始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后可恢复贝伐珠单抗药物治疗,而4级及以上的话,需要停止用药。

总体来说,贝伐珠单抗疗效显著,与化疗或免疫治疗均可以联合使用,不仅起到1+1>2的效果,而且安全性比较高,只要做好充分评估,上述四种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很低。

作者介绍

胡洋

上海市肺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简介:中国康复学会呼吸病分会科普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抗疫科普战之队专家组成员,头条防疫专家团专家,字节跳动专家顾问团成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