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3岁阿姨坦言:和亲家公搭伙过日子两年,我找到了家的感觉

 一纸桃花笺 2022-10-27 发布于吉林

生活离不开情感,在城市中奔波的年轻人渴望在情感中找到共鸣,同样,退休后的老年人也希望获得情感上的寄托。

年轻的时候对社会和家庭作出了贡献,等到老的那天,老伴不幸先走一步,儿女们又各自成家,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房子,内心的失落自然不言而喻。

有人觉得子女能给老人带来关怀和温暖,可那仅仅是出于亲情和赡养层面的关心,并不是老人想要的,对他们来说,一个好的缘分,一个知冷知热的枕边人,或许才是他们心中所想。

然而,晚年找老伴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光是看对眼可不行,既要顾及子女的感受,还要考虑双方的家庭条件,所以晚年搭伙要想自己称心,子女如意,还真少不了诸多方面的契合。

这不,63岁的赵阿姨和知根知底的亲家公一起搭伙过了两年,她坦言找到了家的感觉,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赵阿姨作出如此选择,来看看她的故事。

自述人:赵阿姨

我姓赵,今年63岁,出生在一座小县城,家里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我们那个时候,普通家庭的收入都不多,当大人的还要早出晚归,靠劳动撑起一家人的生活。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我就懂得父母养家的不易,知道要想有出息,以后不像他们这么累,就要把书读明白,有文化才有出路。

所以我一边照顾弟弟妹妹,一边用“狠劲”读书,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不错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了几十年直到退休。

年轻那会,光顾着琢磨怎么把工作做好,怎么提高生活水平,所以整天点灯熬油埋头苦干,以至于30出头了还没谈过对象。

搁到现在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在那会却是不得了的事,被父母唠叨和嫌弃不说,还被邻居家的阿姨和大妈在背后嚼舌根,一度搅得家里不安宁。

为了不被说闲话,让父母在邻里间抬起头,我听从了亲戚的建议,在他们的安排下开始相亲,头一个相的是个屠户,五大三粗的,实在没办法共情。第二个相亲对象就是我丈夫,见了几次面,各方面挺顺眼,在双方家庭的“干扰”下,稀里糊涂地把自己嫁了出去。

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先结婚再培养感情,然而婚结了,孩子都有了,感情却没培养出来,虽然没有大原则问题,但总是话不投机,当然,这其中也有我的原因。

刚开始还想着能凑合就凑合了,可时间一长,耐心就磨没了,既后悔又不愿意继续再过下去。我是那种对事业近乎于偏执的人,要么不做要么做好,没有混日子可言。

可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和我恰恰相反,上班不积极,下班后也不知道提高自己,只知道和几个狐朋狗友喝酒打麻将,生活上也得过且过,孩子的事一点都不上心,这让我打心里瞧不起他。

我挣得比他多,他不以此为动力,还总摆出一副“大男子主义”的派头,认为我的能力不值一提,能有所成就多半归功于运气,至于洗洗涮涮,围着灶台转这一类的家务,那是女人的事,男人要有男人的气派。

后来因为我要评职称,每天都用功到很晚,他睡觉总不老实,呼噜声还打得震天响,于是我提出了分房睡,反正我俩就那么回事,在不在一起睡没什么区别。

这么多年,两人的感情全靠孩子维持着,分房后的几年,他受不了了,向我提出离婚,家里的钱归他,房子和儿子归我,两人算划清了界线。

刚离婚那阵,我觉得没有男人的生活也挺潇洒,儿子贴心懂事,我也有独处和工作的空间,而且挣的钱也足够我们娘俩开销,这样一来更觉得男人无所谓了。

直到儿子结婚后搬去了新家,我心里也跟着变得空落落的,毕竟这么多年习惯有儿子陪在身边,冷不丁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怪别扭的,尤其是退休以后,我彻底开启了“闲人”模式,虽然不愁吃喝,可一个人总是吃不香睡不好。

所幸儿子没有“娶了媳妇忘了娘”,不是带着儿媳回来看我,就是邀请我到家里做客,一来二去,我竟然适应了这样的生活节奏。

儿媳早年丧母,婚后便带着父亲一起生活,所以每次登门,我都不空手,给亲家公带点他喜欢的吃喝和小玩意。

儿子和儿媳白天要忙工作,亲家公自己在家,一开始我还不太习惯,熟了以后相处起来还挺融洽,无论是年轻时的趣事,还是如今的家长里短,都能聊上一聊。

有一次话赶话聊到了家庭,我问他怎么不找个伴侣再婚呢,亲家公直言,老伴走得早,把两个女儿留给自己,只想着把孩子抚养长大,没心思琢磨别的,等孩子们都成家了,自己又这把年纪了,寻不到合适的人。

我问这话也没寻思太多,完全是出于私心,想着将来有了孙子,要是有亲家母在好能搭把手。不过亲家公没有这个打算,到时候就只能自己多费心,帮小两口把孩子拉扯大。

我的情况亲家公也是一清二楚,每次聊到儿女,总是不免对我称赞一番,说我把儿子教育得好,他闺女没看错人,虽然我自诩是个要强的女人,但也经不住总被夸到心坎上,有些飘飘然。

随着去儿子家的次数越来越多,和亲家公也熟悉得无话不谈了,不怕大家笑话,到后来我就是冲着亲家公去的,一来自己没意思,二来亲家公为人温和幽默,会开玩笑,开得起玩笑,而且做得一手好菜,可以说既能蹭饭又能解闷。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亲家公引起了我的好感,还改变了自己对再婚的看法,觉得两个人的行事风格互补,既然都是单身,要是能在一起过日子,晚年岂不是美哉?再有,和亲家公相处下来我能感觉到,他对我是有那方面意思的。

我做事向来干脆利落,既然有想法就不会藏着掖着,于是我开门见山地问了他的意见,如果他认可,那就拍板决定了,反之要是不愿意,大不了还做亲家。

果然亲家公坦率地承认了对我的好感,用他的话说,对我的提议那是一百个愿意,只是担心儿女有想法,毕竟我们有儿女亲家这层关系,有些闲话传出来怕是好说不好听。

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主动找来儿子和儿媳说明情况,说实话,当时我并没有多大把握,心里也打起了小鼓,却没想到他们比我还高兴,儿媳拉着我的手,“妈,您要是和我爸能过到一块去那就太好了,当年你们没有选择,都是为了我们而活,现在你们退休了,如果能相互依靠,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再说了,只要你们愿意,那就是亲上加亲,我们当然支持。”

虽然没有规定亲家不能在一起的,但儿子和儿媳的态度,说实话我挺意外的,可冷静下来细想想,可能他们早就看出来我和亲家公相处得默契,并达成了共识,只是等待一个机会成全我们而已。

征得儿女的同意,我们就正式搭伙了,每天三顿饭从不糊弄,家里的大事小情都不用我管,亲家公拿不准的才来看和我商量,这让我一度觉得舒心。

去年夏天,我们抱上孙子了,沉浸在三世同堂的喜悦中,平时两个孩子忙工作,我管孙子,亲家公负责家务,每天一起逛菜市场,嘻嘻哈哈的,家庭关系别提多和睦了,又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多么明智的决定。

没想到,我要强了大半辈子,却在晚年成了依靠别人的那个,有时候我不禁会想,要是我们早点遇见又会怎样?

结语:

有道是“少年夫妻老来伴”,赵阿姨和亲家公经过磨合走到一起,表面上看是搭伙过日子,但实际已经胜似夫妻。

虽说年轻时和他们各自经历风雨的人已成过往,但老来他们在儿女的支持下凑成伴,用感情消散了独居的无助和落寞,并在生活上相互依靠。

现如今,随着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也日益严峻,怎样才能“老有所依”考验着每一个正在或是已经步入老年的人及其子女。

赵阿姨选择与亲家公搭伙的这个举动,可能在有些人看来“不太合理”,但却找到了感情的出口和晚年的出路,不但能相互搀扶度过余生,还能减少子女的担忧,让他们安心应对工作,可谓是一举两得,亲上加亲的好事。

今日话题:你觉得亲家在一起搭伙过日子可行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