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阳明先生道,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谦德的本质是什么?

 读原著 2022-10-27 发布于四川
《传习录》中,有弟子说王阳明先生譬如泰山在前,谁要是不知敬仰,一定是没有眼光的人,王阳明先生听后淡然道:“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结果是这一言翦裁,“剖破终年为外好高之病,在座者莫不悚惧”。 
  越是德高之人,越谦,越谦也自越有容,就像老子讲的“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又如李斯所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周易》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六爻皆吉。何以吉?
 其卦辞中即道: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周易注疏集》中则言:谦者,屈躬下物,先人后己,以此待物,则所在皆通,故曰亨。而小人行谦则不能长久,惟君子有终也。谦卦,谓有谦虚卑退之美德者,万事皆能亨通。天之道谦下,向下济助万物之生长而大放光明;地之道卑退,低处卑微而让万物欣欣向荣。
  不止如此,《易·丰》中也道:“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俗语说: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尚书》中更是直言:“满招损,谦受益。”
  谦,自有上善,如水一般,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以其不器,故能随物任化,成万器,以其无我,故能无不是我。
 王阳明先生道:“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很多人一生平庸,主要原因即是私欲重,缺少谦德。缺少谦德,即归不了根,收敛不住,三分气在千般用,生命宝贵的精气神被更多次要的东西分走了,整个生命天天被本心以外之物撕扯开,能有好命吗?物丢了想法设法要寻回来,钱亏了千方百计要赚回来,而本心放失了却不知道找回,颠倒本末,必定一生茫荡。王阳明先生即道:“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又道:“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孟子则直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谦是上德不德,是功成弗居,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道德经》中更是道出了谦的最高境界:“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行了善想要得到回报是低级的,帮了人不求回报却求被知道依然低级,最高的谦德之善是自进于义,善行无辙迹,帮了人,行了善,立了功,感化了人,成了事,让人或是事变得越来越好,被帮之人却不知道谁帮了他,那已成功之事却没有领功的主人,被帮之人感觉他变得越来越好是自然而然的,那已成之事福泽大众,给局外人的感觉则是那事是天然自成之一般。
  《论语》中,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人再有才,只要添了骄傲和吝啬两种毛病,其他的也就不值得去说了,要解决这种毛病,答案只在培育谦德,养成谦习上,前者是根,后者是末,因为真正的无我之谦德早已经跟生命之上德等齐了,王阳明先生即道:“谦虚其心,宏大其量。”往远处讲,则是谦虚其心,生命自得至善,自能美大神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