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道》唯一的赢家,是这个不起眼的配角

 新用户86028838 2022-10-27 发布于内蒙古

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的方法论

因此,我们光知道《天道》讲了什么还不够,从作品中汲取知识、为我所用,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它。

详解《天道》丁元英:如何一眼洞穿事物本质?

芮小丹诀别,丁元英为何一言不发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天道》或原著《遥远的救世主》,给我们普通人带来哪些「可以改善」的行为启示?

注意题干,讨论的维度是“普通人”,讨论的内容,不是思想上的启迪,而是行为上的启示。

主角丁元英和芮小丹不用想了,这对鸳鸯,是作者对传统文化一种出格的尝试。

他们在故事中有一套自洽的逻辑,在这套逻辑下「为所欲为」。

但换了语境,这套指引角色行为的逻辑,就失真了。

比如丁元英关于养儿防老的讨论,相信即便是穷凶极恶的杀人犯,在备受病痛折磨的老母亲面前,也说不出「如果养儿只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么伟大」这样高尚而冷血的话;

比如芮小丹关于去留的思考,相信在国际大都市法兰克福和破败小镇古城之间,99%的人都会选择前者,即便不世俗地用「享乐」「消费」去界定二者的客观差距,一个包容各种行为和思潮的多元化城市,显然更具备吸引力。

以上种种,就是文艺作品高于生活的地方;

换句话说,也是失真的地方。

没有绝对的财力和智慧,想做丁元英和芮小丹,只能是邯郸学步。

《遥远的救世主》里,最值得芸芸众生学习的,我认为是配角肖亚文。

如果说整个故事是一盘棋局的话,那么唯一的胜利者就是肖亚文。

故事最后,丁元英拂袖而去,跨出了讨论得失的范畴;

芮小丹活出了本性,但失去了生命;

欧阳雪失去了至亲好友,再多的钱都补不上心里的窟窿;

刘冰之流更不必说,输了赌局、也输了人格;

唯一的胜利者,是肖亚文。

事业上空手套白狼,华丽逆袭;

情感上,芮小丹的离去于她而言,也仅仅是迟早能愈合的伤口。

肖亚文的逆袭,为我们普通人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范本。

她看起来平平无奇,其实内有大智慧,一招一式看起来阴柔,实则招招到位,直指人心。

她最厉害的一点就是识人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高人多珍贵;

一句“随缘惜缘不攀缘”,让她从普通职员升级为格律诗的一把手,实在高明。

回顾整个故事,肖亚文只做了两件事,有相同的动机。

第一件,给丁元英安排在古城的住所;

第二件,在格律诗音响岌岌可危的时候,成了公司一把手。

她的动机和出发点非常明确:借丁元英智慧的红利,分一杯羹。

当然,丁元英和芮小丹是何许人也,不可能不知道肖亚文的伎俩;

但肖亚文却能在规则和道德的框架之中,能在丁元英心甘情愿的情况下为我所用,于情于理都让人无法拒绝,这就是她的成功之道。

原著开头就埋下了伏笔——

肖亚文说认识丁元英就是开了一扇窗户,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

对丁元英做出这样的评价,来自于肖亚文在德国为丁元英做私募基金助理的经历。

肖亚文自知没什么大才识,丁元英对她,同样没有区别于他人的赏识。

一般人的思维,会对丁元英产生曲高和寡的印象,敬而远之,但肖亚文则没有,认定他是个奇人、神人、鬼才。

私募基金解散后,本应该各奔东西、再无瓜葛,但她并没有简单离去,而是安排自己的闺蜜芮小丹接近丁元英,保持着这段联系。

目的很明显:只要线不断,就能暗中学习,即便学不成,也能从大神的锅了舀一碗汤喝。

这个初出茅庐的女孩,对人际关系显示出了惊人的判断力——

没有使用价值的人际关系毫无意义,产生了关系,就要用;

而不管是多亲密的感情,用了就要维护;

如果不及时维护,早晚要用光。

于是,她不远万里飞回古城,以探望朋友的名义让芮小丹帮忙搭线,期间,用溢美而不轻佻的话术,夸赞芮小丹——

没你的时候,我往人堆里一站还是个角儿,有你在我就成了陪衬了。你看看你这脸蛋,哪像肉身凡胎生出来的,简直是鬼斧神工啊。你再看看你这身段,腰细腿长、胸高屁股大,再加上冷艳的气质,哪个女人愿意往你身上凑……

说完,肖亚文给芮小丹打预防针——

当你觉得这个人很特别的时候,千万别对这种人动心思,一旦动了那种心思你就算把地狱之门打开了,除了自己受折磨不会有第二种结果。这种不是人的人是个女人都受不了,他妻子只跟他过了半年就离婚了,说他不是人。我说这话你可以不当回事,但是如果真的发生了,那是你自找的,别怪我没提醒过你。

这段话的解读空间很大,有忠告的成分,有吓唬的成分,也有诱惑的成分。

但我们能得出结论,肖亚文这段话,已经明显不仅仅是出于“友情”了。

直到进入故事后半程,消失已久的肖亚文再次露面。

起先,她以代理律师的身份介入进了格律诗与乐圣的案件中,正如乐圣老板那句豪言:如果乐圣输了,直接从这里跳下去。大多数的旁观者,都会觉得格律诗必败无疑。

肖亚文起初的胜算,并没有多少。

但因为有之前私募基金「成功」在前,肖亚文对丁元英有足够的信心,如果凡人能理解,那丁元英也就不算高明了。

尽管她没有丁元英做局的宏观视角,也摸不透背后的商业逻辑,但因为棋手是丁元英,所以肖亚文果断入局,在格律诗危难之际,自告奋勇入股格律诗。

前面阴云密布,刘冰之流唯恐避之不及,肖亚文却勇敢下注;

是什么特质让她做出判断?

换句话说,她比刘冰之流,高明在哪里?

答案是经验为其带来的认知。

恰恰是因为没有经验,让刘冰陷入了认知障碍。

所以有人说,一个人赚不到他认知以外的钱。

这里,笔者不同意把认知一词换成魄力;因为肖亚文跟刘冰面对的沉没成本不一样。

刘冰他们变卖家当,孤注一掷,除了格律诗的一员,他们还是家庭的负责人;

但肖亚文则不然,她输得起,用她自己的话来说——

「我本来就是打工的,输了继续打工,能有往牌桌上凑的机会,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有大把的时间,肖亚文比刘冰的容错率高太多,所以我们在这里称其为勇气。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因为对丁元英的足够自信,肖亚文抱稳了大腿,在一刹间,入股即赚330万,从一个白领变身董事长,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自此实现阶级跨越。

有人唾弃肖亚文绑架友情,有人鄙夷肖亚文抢夺果实;

但芮小丹对她的友情,是心甘情愿被绑架的,丁元英把果实送给她,也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无可否认,肖亚文获得了世俗上的成功;

一个人获得寻常人难以获得的成就,必定有寻常人所不具备的特质,比如思维、格局、眼界、胆识、学识等等诸多因素。

肖亚文带给我们普通人的启示,一言以蔽之:

在对人、事、物有充足认知的情况下,用得体、不失人格的方式,努力搭上身边每一个机会。

如果你对天道感兴趣,希望深入研究,发起阅读原著《遥远的救世主》。这出戏尽管把小说简化了许多,但删节太多。多读几遍,深读一遍,能让你看得更清楚,更精明。修身不在山上,也不在庙宇,而在心境中种篱笆菊。《遥远的救世主》三部曲,《背叛》,《天幕红尘》,为你开启生命醒悟的大门。

读过《遥远的救世主》后会理解,世上若有救世主,那一定是你自己,真实能救你的,只要你自己,他人能够协助你,能够影响你,引导你,却无法决议你的荣辱。看到《天幕红尘》,会觉得自己的格局太小,不懂得太多,需求不断地学习,提高,否则他人说的话就听不懂,看不见高人的布局。读《背叛》,会让你想得太多,想要更高的阅读体会,想要开阔眼界,快点读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脱节贫穷,归根到底是靠志气。脱离贫穷,不仅仅是物质殷实,精神殷实,而且要有志向。

《遥远的救世主》中的沈楠有一句话也很精彩,不过电视剧中的内容被删去了。

“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内在丰富的小说,触及待人接物,哲学,宗教,爱情,股市赚钱的实质等诸多方面。沈楠说:“我有钱就不需求有钱人,我要有内在的人,不要再去找有钱人但没有灵魂的人”。

《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小说,触及待人接物、哲学、宗教、爱情、股市赚钱实质等多个方面。读书不会立刻改动你的生活,但它却能够,正如肖亚文所说:“知道这个人,是打开一扇窗,看不同的事物,听不同的声响,就足以使你考虑,醒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