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李同学的信》:手写信在减少,但不会消失

 周听陈说 2022-10-27 发布于江西

愿我们可以

和喜欢的人 做喜欢的事

来信简述:

       这是周听陈说开设“互信”信箱以来收到的第8封学生来信,同时也是第1封不是我所带班的学生的来信。她来信说没有什么特别的要讲,给了我一番鼓励和支持,说看不出热爱篮球的我也喜欢阅读和写作,也分享了自己也想做老师的想法和顾虑,认为手写信也是一种浪漫......

                          ——2022年10月17日

   

致李同学

     见信如面

一开始收到你的来信,让我确定我们应该见过很多次,但又不确定你是哪位学生。

情不自禁地好奇没能给我即时准确的答案,但事情的偶然发生又恰到好处地提醒了我。就在那天你线上询问我某位老师的联系方式时,感觉眼熟的头像激起了我的联想,之后一确认和公众号里的一模一样。
当得知你是谁之后,更加的惊喜和感动,惊喜的是原来我这些虽日常但反潮流的分享方式确实能给我所教过的学生带去一些些积极的触动和影响,不仅限于我带的班。感动的是你深夜写信,一大早寄出来鼓励我要继续坚持下去,真诚的文字给我注入了新的力量。
来信可知,你也是一个爱写信的人,能和自己心爱的人互作笔友确实是件幸福且难得的事情,这样独特而浪漫的交流方式更能走向内心和触及灵魂。
你说从未想过热爱篮球和运动的我竟然也会喜欢阅读和写作,对自己的“以貌取人”表达了歉意。在我看来,这没有什么需抱歉可言,时常我也会陷入这种思维,这是人之常情。

不过我也意识到这不合适,所以我也在慢慢提醒自己,切勿以貌取人,但可以貌观人,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相信相由心生。
我教过你的篮球课,偶尔在某些学生活动中会有碰面,你也会很有礼貌地对我打招呼,故而对你的印象不浅,但仅凭这些,完全谈不上了解。

见信如面,字如其人,从你的这些文字中我隐约感受到你有着一种特立独行的思想,表面看似随性散漫但内心却能坚定如磐,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王小波。

你说你想成为一名老师,但又恐会被生活的洪流裹挟着往其他方向走,我想说的是尽管专业不对口,可只要心有所向就有路可走,当然可能这条路会相对艰难和坎坷。愿你毕业后会做上自己热爱向往的工作。
关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理解,你更偏向于做个胸襟豁达的人,既能拥抱阳光,又能包容风雨。换句话说,海既能吸收清流,又能稀释浊水,对此我深以为然。

私以为生而为人,尽其一生,应当如此,应像可纳百川不干涸的海,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像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祝你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至于写信,我觉得不光是理科生吧,可能现代人都不爱写了,当然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喜欢手写信有多厉害或另类,我只是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双向交流的方式,既是和别人,也是和自己,庆幸自己能在如今这个愈发浮躁的时代,找到可以让自己沉静下来的方式,阅读写作二者便是。
浪漫并非一无是处,它可以让生硬的文字变得温暖,可以让寻常的生活充满仪式感,它可以看到每日夕阳的不一样,它可以陪着一个人把余生都走完。

不过对于浪漫而言,我更喜欢以“用心”去自我褒奖。因为我相信,当我们用心去生活,生活总不会辜负我们。

再次感谢你的来信,本周事务烦多,回信较晚,望不要介意。

                           ——陈说

                             2022年10月22日

《言而有信》

栏目简介

不必回到车马邮件都很慢的从前

文字依旧可以饱含力量触及内心

写信是与他人的真诚交流

也是和自己的平静对话

期待你的来信  诚复我的回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