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等夫妻各自管钱,二等夫妻一起管钱,一等夫妻……

 儒风大家 2022-10-28 发布于山东

作者 :儒风君

 
《增广贤文》有言:“一日夫妻,百世姻缘。”
 
相爱是一种缘分,相守是一场修行。
 
居家过日子,离不开柴米油盐。
 
好的夫妻,都不避讳谈钱。
 

1

三等夫妻
各自管钱,互相算计
 
两口子过日子,最怕算得太清。
 
古人云:“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遇到钱的问题,防人如防贼,容易伤人心。
 
58岁的苏敏,跟丈夫结婚32年。
 
女儿出生后,苏敏做过一段全职主妇。
 
丈夫给家里生活费,每个月都要跟她仔细算账。
 
不但限制她的家用花销,还经常被丈夫怀疑。
 
等女儿稍大些,苏敏一边承担全部家务,一边打零工赚钱。
 
为了供女儿上学,她送过报纸,扫过大街。
 
一次,苏敏开车走高速,ETC绑定丈夫的卡,花了81块钱。
 
丈夫马上打电话来,问她什么时候把钱还给他。
 
苏敏的母亲生病,刷了丈夫的医保卡,丈夫第二天就更改了密码。
 
就连平时走亲戚、买礼物,丈夫也只买自家亲戚那一份。
 
结婚三十多年来,夫妻二人各过各的、互不关心。
 
直到退休后,苏敏跟一个老邻居闲聊,邻居是丈夫单位的同事。
 
才得知丈夫月薪六千,在苏敏面前,工资一直在压低了报。
 
苏敏说:“我感觉我们不像一家人,和他住在一起很闹心。”
 
过日子,一定得精打细算,但不能太算计。
 
涉及利益,就像买菜那样,互相讨价还价;
 
真遇到点问题,只会大难临头各自飞。
 
钱算得太清,算走的是感情;人分得太清,分走的是人心。
 
半辈子夫妻,从亲密到疏离,都是从各自管钱开始的。
 

19

二等夫妻
一起管钱,有商有量
 
《礼记》有云:“夫妻和,家之肥也。”
 
一个家,日子想要和和美美,夫妻一定得同心。
 
该花的钱,商量着花,别自己一个人做决定。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一家的生计没了着落。
 
他和夫人关起门来,清点了一下家当。
 
根据黄州柴米菜蔬的价格,规定全家人吃用的花销,每天不得超过一百五十钱。
 
每月初一取出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份,悬挂在屋梁上。
 
每天早起,用叉子挑取一份后,便将叉子藏起来,谁都不许再动。
 
如有结余,就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常听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事实未必如此。
 
一时贫困并不打紧,可怕的是走进婚姻,两个人对钱绝口不提。
 
作家三毛说:婚姻,如果不能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
 
可偏偏就是这碎银几两,却能解这世间的万种惆怅。
 
有了那碎银几两,你才能更好地为爱人遮风挡雨,给父母一个安逸的晚年,为孩子撑起一方天地。
 
好的夫妻,不会因为谈钱就一拍两散,反而会让两个人,更加彼此珍惜。
 
夫妻双方一起管钱,就是抱着最大的诚意,共同抵御生活的风雨。
 

 

3

一等夫妻
不计较钱,彼此信任
 
《周易》有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吴京拍一部电影,票房高达几十亿,十分吸金。
 
在一次采访中,有记者问吴京,拍电影赚的钱,通常谁来管理。
 
吴京说,自己结婚前,就想把银行卡全都交给妻子。
 
他对妻子谢楠说:“这是咱家所有的财产,你拿着打理去吧,给我留点零花钱就行。”
 
没想到,谢楠直接拒绝了,她说:“我不要,还是你自己弄吧。”
 
在谢楠看来,自己虽是财经大学毕业,对于理财却并不擅长。
 
她笑称:“我唯一做过跟理财有关的事,就是在我们家保险柜上贴了个纸条,上面写着'轻拿多放’!”
 
夫妻二人都觉得,对方才是管理财产的最佳人选。
 
我的钱就是你的钱,心甘情愿交到你手里,我一万个放心。
 
正如杨澜所说:“婚姻最坚韧的纽带,不是孩子,也不是金钱和利益,而是肝胆相照的义气。”
 
好的夫妻,就像两扇门,共同撑起一个门户、组建一个家庭。
 
与其计较谁来管钱,还不如多想想,怎么一起赚钱。
 
只有心不计较,眼里才能看到伴侣的好,也是真正对这个家好。
文末点个“在看”,儒风君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