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子君:骑兵师(长篇军旅抗战小说连载之五)

 温馨微语 2022-10-28 发布于江苏

/程子君


 第二章 新兵蛋子(二)

事情是这样的:

八路军来到南宫县以后,原“维持会长”刘耀武就联合六合会各大头目,公然提出“只救民不救国”的口号,反对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禁止六合会门徒参加抗日组织,还扬言要“打进南宫城,赶走八路军”。当时,八路军的政策是“统一战线高于一切”,因此处处忍让,竭力避免和当地武装组织发生冲突,这使得“会道门”教徒的气焰越来越嚣张。

511日,津浦支队政委王育民和通信参谋黄立祥(又名黄萍,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从南宫到山东去。津浦支队是新组建的队伍,当时在鲁西北一带活动。王育民这次是到东进纵队设在南宫县城的总部领取电台设备的,随行的只有技术人员,骑兵团于是派了一个排沿途护送。

电台设备装在箱子里,外面还搭着毛毯,看上去有点像是什么财宝。一行人马走到小屯村、张马村附近,就被六合会的人拦住了。王政委命令战士们不得动武,自己上去说道理。结果七说八说,从四面八方跑来的教徒越来越多,把四十多个八路军团团围住。这时候有战士提出突围,可王育民政委又担心误伤了群众,始终没同意。六离会的师傅宋殿元、高大奎突然吆喝一声,数百名暴徒蜂拥而上,当场打死王育民和二十四位战士,黄立祥等人被俘,电台设备也被抢走了。


在这次“小屯村、张马村事件”中,只有七个骑兵侥幸突围,跑回县城报信。战友们得知这一消息,气愤万分,都憋着劲想报仇。

徐向前副师长当时就在南宫县城,他对事件的处理意见是“一分军事、九分政治”,以东进纵队的名义给“六合会”写信,提出:释放我被俘人员(黄立祥是电台队长,知道密码,万一被弄到鬼子那里去可就不得了),包赔我军损失,交出肇事凶手。

要求洽谈的信函送出去好几天,没人理睬。徐师长急了,改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派部队追回电台,解救被俘战士,还向罪魁祸首发出最后通牒。这下子,六合会的高大奎说话了,要八路军赔偿他的名誉,因为八路军骂他是土匪,否则,血战到底!

516日一大早,陈再道司令带领骑兵团移营开进,路过一个叫孙庄的地方。这个村子北边的道路不大好走,马匹都堵上了,部队也停顿下来。这时候,陈司令发现附近的村子里烟雾缭绕,锣鼓喧天,就派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侦察员回来报告说:六离会的好几百人,正在拜祖师爷呢!”

陈司令一听,怒了,命令骑兵团摆开队形,先在村外朝天放了几枪,然后呐喊着冲进村里。

李春雷这时候没马也没枪,还是个空手兵。等他进了孙庄,六合会的门徒早跑光了,村子里空荡荡的,香案翻倒在地,神旗、头巾丢得到处都是。院子里有几辆自行车,车架上还绑着梭镖大刀。

老兵们搜查房屋,营长叫新兵清理院子。李春雷偷懒不干活,弄了架自行车骑着兜圈子。这玩意儿他早几年就学会了,玩得溜熟。当了半个月的八路,没捞到战马骑,骑自行车也勉强能算是个“骑兵”吧。

李春雷在村口骑车,伙伴们围着看。正玩得开心,迎面来了一群人,领头的是个挂望远镜的瘦高个,看见一帮骑兵小伙子在土坡上耍车技,勒住马呵呵地笑。新兵蛋子们知道是领导来了,赶紧纷纷溜掉。过了一会儿有人告诉他们:那位瘦高个是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副师长徐向前。

徐向前是从县城赶过来的。他让骑兵部队退到孙庄的后面,把七六九团(缺一营)布置在村口;李春雷他们这些没马没枪的空手兵就和师长一起守在村子里。徐师长知道新兵们大都是本地人,就询问说:“你们家里有人参加六合会么?”

队伍里有点头的,也有摇头的。

徐师长又说:“六合会中的坏人只是少数,大多数是受骗上当的群众。要揭露敌人的阴谋,瓦解敌人……”

过了一个多小时,远处尘土飞扬,人声鼎沸,一个个红点连成一片越来越近。那是一万多六合会门徒,头扎红巾,身穿红肚兜,手拿梭镖大刀,又吼又叫,又蹦又跳。

老红军悄悄问新兵:“那些人都在嚷些啥?”


新兵里有懂行的回答:“法师念的是'周公祖,风火神,紧护身,无影踪’,门徒喊的是'发光、明光、神灵光’。”

老红军听后都哈哈大笑。

老兵们笑,新兵却有点儿笑不起来。崔秉志一个劲地念叨:“赶紧去找些黑狗血来吧,要破了他们的法术才好办。”

李春雷没说话,可心里也直打鼓。他亲眼见过六合会的法术,子弹打到肚兜上就变成了沙土,真是“化弹为泥”,天知道八路军的机枪对付他们管不管用。

守在村前的八路军七六九团指战员不停地向六合会的门徒喊话劝说,即使他们靠近了也只是放空枪。可是,这样的鸣枪示警,反而使会徒们更以为是喝了符念了咒,可以刀枪不入。他们大叫着冲上来,疯狂地挑死了几个八路军战士。

徐向前师长大怒,下令开打。

立刻,房顶上的机枪一阵扫射。狂徒们发现神符不管用,八路军的子弹也能打死人,刚才那股杀气腾腾的嚣张气焰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发光、明光、神灵光”也不会喊了,“光……光光……”地乱叫着四下溃逃。骑兵们在陈再道司令的指挥下,从侧翼冲过去,砍了守护神坛的神汉、法师,缴了会旗和法器——红僧衣、铜头箍,还有海螺号角和一个拴着铜片的大铁圈。杀了领头的,徐师长就命令吹号收兵,不追了。

过了两天,八路军召开大会,宣布取缔“六合会”,并且公审枪毙了刘耀武、宋殿元和高大奎。政治部的刘志坚副主任也指导干部战士们开展政治攻势,贴布告发传单,动员受骗群众退出道会组织。

当时,南宫县六合会的成员有十多万,八路军总共只杀了一百多个就消灭了这个反动团体。徐向前副师长说得好:“对付六合会,非打不可,你不打他,他要打你。但是打又不能太狠,他们的亲戚朋友一大串,打死一个,得罪一家,伤害一片,不利于发展抗日力量。”

平乡县有个叫潘玉玺的乡绅,组织了个“红枪会”,自任坛主,也是搞烧香拜佛的那一套。他手下有一伙人,把持着几十个村庄,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队根本就进不去。八路军多次派民运干部去作宣传,这小子却回答:“我们是看家护院的,不问政治。”

陈再道司令生气了,派骑兵团开到村里。团部就设在潘玉玺家,里里外外放三四道岗,他家大院也成了马棚子。“红枪会”的人出去烧香拜佛,八路军并不阻拦,不过要派骑兵去看热闹。八路军骑着马围着神坛绕圈子,还时不时拔出马刀摆个造型,把法师吓得直打抖。

这么一来,老百姓看见潘玉玺连自家大院都看护不住,渐渐地就不信他那一套了。最新最快更新骗术破产,家产也快被骑兵团吃光了,潘坛主只好宣布解散自己的组织,保证拥护抗日民主政府,不再私派粮款……他手下的那几杆洋枪土炮,也让八路军收编给了县大队。

19386月,也就是李春雷参军后的第二个月,骑兵团开始给新兵配发战马和武器,头一批十个人,刘彦章是其中之一。他是属龙的,给战马取名叫“火龙”,还在枪托上刻了个龙头——号称“三龙聚首”。那步枪是阎锡山造的,只有六七成新,但刘彦章却把它当宝贝一样,恨不能睡觉的时候也抱着。李春雷是刘彦章师弟,想摸一下也不行,搞得大家都骂他小气。
到了月底,第二批名单宣布了,头一个就是李春雷。他简直乐疯了,跑到供给处去领装备。马鞍是新的。战马是一匹枣红色四岁牝马,虽然是母的,也不怎么高大,但看上去很精神,就叫她“狂风”吧!
下午,骑兵团政委邓永耀来给新兵发枪。这些枪是骑兵二连从威县缴获回来的,邓政委拿起一支崭新的“汉阳造”递给李春雷,笑嘻嘻地说:“李春雷同志,好好干!”
耿景华营长也把那把哥萨克战刀还给李春雷,鼓励说:“李春雷,好好干!”
还从来没有人这么和他说话呢。李春雷激动得头顶直冒热气,心里说:好好干,我一定跟着八路军干出模样来!
扛枪挎刀骑大马,李春雷这回威风了。
想当年,骑兵战士李春雷,头戴“四片瓦”,身着灰军装,腰挂俄国刀、手横“汉阳造”,胯下一匹枣红马,臂上佩着“八路”章,二十郎当的小伙儿,一米七八的个头,那真是要多帅有多帅!
这时候,还有谁敢说他是新兵蛋子呢?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作者简介

程子君,又名程双红,作家、编剧,河南淮阳人,现居郑州。笔名:程晓枫、程虫虫、梅映雪、梅虹影等。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散见《青年作家》《雪花》《短小说》《精神文明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现代家庭报》《扬子晚报》《佛山文艺》《长沙晚报》《吐鲁番》《青少年文学》《思维与智慧》《青年文摘》《青年博览》《报刊文摘》《37°女人》《小品文选刊》《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等刊物,诗歌、散文、小说作品入选多种年度选本。著有长篇小说《雪花神剑》《血海浪花》《苍茫》《法医龙飞》。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往期链接

程子君:骑兵师(长篇军旅抗战小说连载之四)

程子君:骑兵师(长篇军旅抗战小说连载之三)
程子君:骑兵师(长篇军旅抗战小说连载之二)

程子君:骑兵师(长篇军旅抗战小说连载之一)

程子君:锦衣卫(长篇武侠小说连载之一千二百九十六)

程子君:锦衣卫(长篇武侠小说连载之一千二百九十三)

程子君:锦衣卫(长篇武侠小说连载之一千二百九十二)

程子君:锦衣卫(长篇武侠小说连载之一千二百九十一)

程子君:锦衣卫(长篇武侠小说连载之一千二百九十)

程子君:锦衣卫(长篇武侠小说连载之一千二百八十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