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是发射巡航导弹,为何打击效能差距那么大?

 笑在書域 2022-10-28 发布于上海
同样是发射巡航导弹,为何打击效能差距那么大?

开战伊始,首先进行密集的巡航导弹攻击,这几乎成为海湾战争以来,所有当代较大规模战争的保留节目,而有些所谓的短时间的内快速打击,甚至仅仅发射几十发巡航导弹就已经结束了军事行动。也正因为如此,巡航导弹基本成了世界级军事大国的标配武器,而一些中等强国,也都在积极寻求符合自身实力条件的巡航导弹的系统配置。当然,巡航导弹虽然好用,但是想要拥有可信的巡航导弹打击能力,不仅仅在于能造出巡航导弹本身就万事大吉了。更关键的,是其背后的整个天基侦察引导和战后评估系统。这就不是一般的国家或者武装组织可以拥有的。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地区性的游击队,比如在中东地区,居然也把巡航导弹运用得有声有色。这再次说明拥有巡航导弹本身的门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同样是发射巡航导弹,为何打击效能差距那么大?

但是要真正起到巡航导弹该有的打击精度和战略打击效果,如果说这类游击队背后“没人”那么恐怕是不具备什么说服力了。不过这里不是要研讨为何一些所谓的游击队也可以实现巡航导弹的批量打击。而是探讨为何同样是在战争中批量使用巡航导弹,但是总体的打击效能却差异巨大。最近30多年的战争,前面已经说过了,几乎每次开战都有巡航导弹出场的机会,但是每次发射的巡航导弹数量却差异很大。至今一次性发射巡航数量最多的战争有三个:一个是海湾战争,一个是科索沃战争,还有一个是伊拉克战争。其中海湾战争1个月内就发射了大约200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科索沃战争紧随其后,70多天内发射了接近1000枚巡航导弹;而最晚的伊拉克战争,大约发射了五六百枚巡航导弹。而此后其他的战争和冲突,

同样是发射巡航导弹,为何打击效能差距那么大?

几乎再也没有集中发射超过300枚巡航导弹的战例。30多年来,巡航导弹给全球印象最深刻的,其实就是发生时间最早的海湾战争。给外界的感觉是:仅仅2000枚巡航导弹,就打垮了对面的百万大军。而最新的战争中,时不时的,也有用巡航导弹进行的攻击行动,主要是打击防守一方的纵横目标和重要的军事指挥节点。不过时间过去了已经一个月,却完全没有海湾战争甚至科索沃战争那种单凭巡航导弹就把对手打垮的情况。甚至这些导弹攻击,仅仅证明攻击一方并没有偃旗息鼓,而是继续在做对战争的“最新努力”;与此同时,对防守一方来说,这些稀稀拉拉的巡航导弹攻击,自然没有让其完全屈服,甚至对这些攻击感觉干脆影响不大。导弹攻击过后,防守方该怎么打还怎么打?如此一来,事情就很有意思了。

同样是发射巡航导弹,为何打击效能差距那么大?

那么为何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巡航导弹可以唱主角独当一面,甚至对战争进程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而到了当今,同样是巡航导弹,几乎成了完全是敲边鼓的角色了呢?说来说去,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双方巡航导弹的作战威力有明显的差距。到目前为止,各方参与实战发射的巡航导弹,都是常规战斗部而没有H战斗部的。而射程也大同小异,基本都是800公里起步,最远到2000多公里的型号。发射方式也是既有空射,也有舰射这两种模式。这些导弹的战斗部重量基本在300到400公斤之间,内部装填100多公斤的高爆炸药,如果命中目标,爆炸威力也是差不多的。之所以最终表现出来对战争影响的差异巨大,首先是打击精度有所区别。战斧一类发射后,最终击中目标的概率基本在80%以上,

同样是发射巡航导弹,为何打击效能差距那么大?

那百分之20没有命中的,大部分是被防御方拦截成功,极少数是导弹本身出问题偏移了目标后自行坠毁。而现在攻击方发射的巡航导弹,主要有老式的KH系列和相对比较新的舰射口径系列,两者的命中概率都明显不如战斧。根据超级大国战略预警系统的远程监控,认为老式的KH系列,有60%完全偏离了目标,这个说法就很惊人了。即使60%偏离目标有所夸大,但是这种老式巡航导弹的可靠性不到50%恐怕是大差不差。而相对比较新的口径系列的打击精度在80%以下。如此一来,整体命中率就不是那么好看。比命中率不高更麻烦的是,不论是KH系列还是口径系列,到目前发射总量恐怕还不到200枚,相对于一个面积巨大的战场,其发射密度只有海湾战争的十分之一,等于到处撒点胡椒面,综合打击效果自然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