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会不会得肿瘤?

 陆大夫如是说 2022-10-28 发布于上海

面对疾病,绝大多数人是胆小的,当然也包括我本人在内,贪生怕死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这话大概是准确的。

经常有患者来就诊,怀疑自己得了肿瘤。可以说来我门诊看病,看诊是一方面,求安慰是另一方面。

有些肯定不是肿瘤,通常我就斩钉截铁的下了断语,让患者尽管放心。

即便如此,还是有患者终日惶惶不安,担心得不得了。对于这类总觉得自己有肿瘤的患者,也只好劝他去全面检查一下,查出来没有问题,也就好放宽心了。

只是这“宽心”大多也仅仅是维持一段时间而已,这种脾性的人,用不了多久,很快还是会回到担心的状态里去的。

毕竟绝大多数人最终都免不了要一病呜呼的,大大咧咧的乐天派,一般不太去想这个问题,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生活中,也不乏一些老患者,为人豁达,身体有些不舒服,到我这里看看病吃吃药,口头禅就是:“已经八十多岁了,够本了,多活一天就是赚一天。”

有朋友问我说:“你们医生是不是就特别会养生,可以不得病啊?”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问题,因为这太常识了,这朋友脑洞太大了,医生当然照样生病,和大家一样基本不能幸免。

就我而言,照样会牙痛,照样会发烧感冒,照样会咳嗽,照样鼻炎等等,但不同的是,碰到这些常见病,我很淡定,如果不严重,我一般都懒得吃药。

大多数情况拖着拖着也就拖好了,有些拖不好,那就只好勉强开几贴药吃吃。

记得十几年前,我有一次发烧,人都感觉要烧糊了,硬挺挺的高烧了五天,总想着能扛过去,最后实在觉得不吃药怕是好不了了,才勉强配了三贴药,吃了一剂就退热了。

想想我治了多少高热患者,自己生病却非常懒得吃药,都不得不佩服自己,真是太能扛了。

去年12月份,因为熙和堂有一位患者是疫情次密接,我们很多同事都被召回隔离,当时我正咳嗽,病势很凶,躺着能咳嗽咳得弹起,我隔离还不忘带上代煎的汤剂,二天时间大约吃了十包清肺抑火丸。

如果是我那几个焦虑的患者咳得那么严重,估计要害怕得去住院了。作为医生就是在自己能力边界内的疾病,可以保持淡定,这就是从容应对的底气。

我想这是懂中医的好处,半年前,我得了次结膜炎,眼睛干涩疼痛,都有点睁不开,赶紧开几贴中药吃吃,第二天就已经好的七七八八了。

去年有几天,我左侧脸颊抽动的非常厉害,那天坐诊时我还和一个患者聊天,我说:“等会下班了,我要去抓药,我怕明天起床就面瘫了,我的脸抽痛的好厉害”,患者很惊讶的看着我,估计在想这医生怎么这么搞笑。

当然,事实上我确实去抓药了,还吃了十几天,直到半侧脸不再抽痛为止。

只是虽然如此,我们医生难道就不怕疾病了吗?

不要天真了,生病这事还是要看运气的,心态好,作息好,身体底子好,自然是可以少得病,或者即使得病也相对轻一点。但是扁鹊说:“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疾病变化万千,总是压过我们一筹。

世上多少恶疾重症,中医也好,西医也罢,都是束手无策。

说病好治,那都是治的少。

临证多了,面对疾病,充满敬畏。

当今这个时代,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可以说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在亲戚朋友中,多多少少都能够听闻到谁谁谁得了肿瘤了。

有患者问我怎么可以避免得肿瘤?

对此,我一点都不乐观,我认为在今天这个时代,最终绝大多数人都是会得肿瘤的,这似乎是一道无解的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会进一步发展,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比重会进一步向城市倾斜。

最终大多数人都会定居在城市,在城市中生活便捷,衣食住行各种配套都比较好,公共资源丰富,医疗条件好,教育资源有优势,这些都是人们愿意生活在城市的理由。

同时,高效便捷的生活也是有代价的,长安居大不易,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房价高,各种饮食都是农业科技的产品,还有现代畜牧业的杰作,产量高标准化,商业运作模式。

从某种角度上讲城市就是源于商贸的,人身处其中,也是商贸的一环。

网上有一段刘强东讲养鸡的视频,他说他要搞生态养鸡,散养鸡至少养足一百八十天,这些鸡都戴上计步器,跑上几十万步的鸡,不论轻重,按个收购。他说我们现在吃的鸡,从生到死,这只鸡可能都没走过三步路,一个月就上了餐桌,整个生命过程就是填饲料。同理,养猪养牛概莫如是。

现在早发育门诊的小患者都特别多,据统计,男生女生发育时间比起以往提早了一两年,甚至更多,营养好了是一方面,但不言而喻众多食品都是工业催生的产品是另一方面。

组成我们肉身的原材料就是每日的三餐饮食,今天的食品与几十年前形虽近似,神实不同。

在解放前,大致我国主体还是以农耕产业为主,日落就代表着一天的工作结束,当然经济落后,战乱频繁,民多横死夭亡。

今天的时代,我们富足了很多,眼界也宽广了太多太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大多是停不下追逐的脚步的。生活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工作强度,精神紧张,情绪压抑,“卷”的太厉害了。

拼搏的人生从不停歇,蹉跎半生,偶尔停下脚步喘口气,猛然发现已经全身是病了。

加之,经济条件改善,寿命延长,细胞容易突变,年纪大了,最后最多见的还是肿瘤。

生活在这种喧嚣的城市里,想要逃离癌症,应该是很难的。

城市当然有城市的好,但世间岂有面面俱到的好?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不好的一面。

人生就是选择,选择了城市的好,自然也要接受城市的不足。

有朋友说,能不能既享受城市生活的便捷,又能够有有机的各种蔬菜水果,散养的鸡鸭,还能有不卷的工作,以及超高的收入?

唉!天下好事岂能让你一人独占?

虽说理论上可能成立,但实际上能够实现以上梦想的人估计微乎其微到可以忽略不计。

我遇到些逃离城市的人,有人去大理隐居,有人去崇明岛租房包地,自己有机种植蔬菜,养鸡养鸭,过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

但这种生活还能够有高收入吗?还有丰富多彩的都市娱乐吗?还有良好的公共服务吗?

很难兼得的啦。

很多人抱怨目下生活诸多不好,憧憬诗和远方,其实倘若你在都市里有套房,真的想任性过诗意的田园生活,其实有魄力把房子一卖,梦想应该立刻就能实现。

无非大多数人也不过是随口一说,宣泄下情绪而已,真的要特立独行卖房逃离,怕是没几个人有这般洒脱。

不要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癌,如果我们和大多数人差不多,大家想买房,我也想买房,大家想找事少钱多的体制内好工作,我也这样想,大家想给子女找个重点学校读书,我也这么想。

那么人生的结局不出意外,也是和大家类似的。

大多数人都会得癌症,这基本是明摆着的事情,想想明白,再翻过来糊里糊涂继续过日子得了。

癌症虽然可怕,但有什么办法不得吗?

平凡如你我,其实这一生走的顺与不顺,辗转坎坷,大多还是运气使然。

作为一个和大多数人差不多的人,能有多少自主性呢?

只好随缘,惊天动地的那些事,对多数人而言,也就是一旁作观而已。

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