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桂林公园是上海市区少有的古典园林式建筑,在丹桂飘香的日子里,闭园修缮近一年的桂林公园再次开门迎客,向市民游客展现其91年的历史故事。 桂林公园的前身为“黄家花园”,曾是旧上海闻人黄金荣的私家花园别墅。1931年,黄金荣耗资350万元,把原来仅2亩多地的黄家墓地扩建成为占地34亩的花园。 该园初建时呈凹状,缺口处是一户姓张人家的老坟山,黄金荣原打算将张家坟山一并囊括进来,但张家后代在民国时期仍有些势力,故最后扩张未成。 黄金荣的第一位夫人曾经的上海滩的青帮大佬,黄金荣与她一见钟情,大婚之时,蒋介石特意送了一方大理石碑面,碑上刻着蒋介石亲题“文行忠信”四个大字。 可惜黄金荣鬼迷心窍,后来变心另娶他人,林桂生一气之下与他离婚,独自隐居在陕西北路的一栋老洋房中。黄金荣被二婚妻子背叛后,人财两空,又想起发妻的好,故而在桂林公园种下了600棵桂花树,想以此打动林桂生,后者自然是不予理睬。 1937年,上海沦陷,此园一度成为日本侵略军的兵营,日军在撤出该园时,纵火烧园,部分建筑被焚毁。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构筑工事,又将园内桂树砍伐殆尽。从此该园无人问津,更趋荒芜。 1953年夏,黄金荣去世,黄家花园收归国有,经全面修葺后,于1958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因园内遍植桂花树,故定名为“桂林公园”。1980年,原张家老坟山并入桂林公园,辟为园中园,1986年又在公园东侧新辟了18亩园地,至此,桂林公园占地面积扩为52亩。 桂林公园共分为四个区域,正园、南园、西园和上世纪80年代扩建的东园。每个区域都有围墙作为分界线,并在门洞上方有文字表示。公园的主要景点集中在正园,也就是“黄家花园”的原址。 公园中心的四教厅,名称取自孔子《论语》的“文行忠信”四个字的教诲意义。四教厅位于园中央,为四面厅建筑样式, 又称“四面厅”。厅中央悬吊着三只大铜灯。厅的四周环以2米多宽回廊,整个建筑相当宏伟。这里也是黄金荣招待贵宾,谈事赏戏的大客厅。 四教厅南侧有一石景平台,台上的汉白玉石雕“八仙过海”,是供黄金荣和宾客看戏的戏台。戏台后面的长廊可供戏团人员休息准备所用。 颐亭是园中比较特别的一栋建筑,位于西草坪的正北侧,建在一个300平米的长方形水池中间。颐亭兼顾了中式建筑的外形和西式的营造方式,也是黄金荣玩乐打麻将消遣的场所。 九曲连廊位于鸳鸯楼的南侧,木结构,九曲,长度60余米,两侧为扶王靠。廊南北两端和中间各有三只小亭。两端的小亭结构相似,高约5米,六角,亭角用斗拱挑出,上置石质莲花座,座上有葫芦状承露盘。长廊中间的腰亭呈八角形,高约10米,亭顶端有四个龙头,称为“多角龙头亭”。亭四面开门,南北两门与长廊相连,东西两门通园内通道,是上海地区的亭榭建筑的艺术佳作代表。 桂林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见证了一项上海民俗的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徐汇区政府立足区内文化资源,结合中秋赏月观花的习俗,打造了特色节庆活动——“桂花节”。1989年中秋,首届桂花节在桂林路上的桂林公园正式举行。 每年“桂花节”开幕,园中花香四溢、野趣横生,天上月光明媚、地上桂花飘香,传统文艺节目内容丰富,独特的桂花食品琳琅满目,给人难忘的游园赏花体验。 “桂花节”从无到有,一炮打响。1990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桂花节改由徐汇区人民政府会同市旅游局、市文化局、市园林局等单位合办,名称也由“徐汇桂花节”升级为“上海桂花节”。 此后,每年中秋“桂花节”的形式不断出新,活动愈加精彩纷呈。如1992年,组织了“桂花之友”花展、插花艺术展演、中日茶文化表演等系列活动。 2001年,“上海桂花节”进行了进一步地转型升级,打造出了“唐韵中秋”文化游园活动。在此后的十余年中,“唐韵中秋”已发展为一个特色品牌,成为上海文化建设和旅游节庆的重要窗口,为上海的文化繁荣和对外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同凡响的贡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中秋之夜到桂林公园赏月赏桂,早已成为沪上一大民俗。 ![]() ![]() ![]() 古猗园位于嘉定区南翔镇,占地146亩,其规模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首,是上海最古老的揽胜胜地和江南名园之一。古猗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取“绿竹猗猗”之意而名。由明代嘉定竹刻家朱三松精心设计,以“十亩之园”的规模,遍植绿竹。 地址:嘉定区沪宜公路218号 ![]() 曲水园始建于清乾隆十年(公园1745年),原是城隍庙的附属园林,先后建有觉堂、得月轩、歌薰楼、迎晖阁,供香客小坐休憩。清乾隆三十二年又沿小溪流建旱舫、夕阳红半楼、凝和堂等。清乾隆四十九年,在得月轩东面浚池垒山,架水为梁,桓以红莲,画以长堤。至此,一山一水,一亭一阁,尽皆成趣。 地址:青浦区公园路612号 ![]() 方塔园位于松江中山东路235号,占地182亩,是一座以历史文物建筑为主体的园林。园内文物云集、人文荟萃,遍布宋、元、明、清时期的众多历史建筑,被誉为“上海露天博物馆”。 地址:松江区中山东路235号 文:周祺珺 综合自:上海徐汇、徐汇文旅、上海老底子、徐汇绿化市容、今日大上海 编辑:刘义 |
|
来自: 黄之中 > 《人文、风景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