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对人性之“危”,就会懂得坚强

 红日东晴 2022-10-28 发布于山东

作者:红日东晴


人生有如爬山,有人会乘兴而上、赏景享乐,有人则黯然以下、疲惫不堪。同样是生活,有的会活得风生水起、遇事呈祥,而有的则烦忧困顿、卑弱不强。直面和知悟人性的对立面,往往就会得到不同的人生品味。以下三个话题,道理很扎心。

A 能吃苦非高雅,苦中能甜方为金

吃苦耐劳,自古就是人性美德。然而,只能吃苦,而不能创造和知味甘甜,活成苦行僧,那就太可悲了。

对于财富,珍守和节约事在必然,但勇于创造和收获,财富成为活水,才会真正获益。只有节流,而不开源,无论多么细支,坐吃总会山空。

认苦吃苦、甘于清朴,绝对不是可以炫耀的资本。对于强者,肯定不会在意是否在吃苦,而其关注点必定在苦上能得甜,并且如何得到更多甜。对人才的评价,并不是他曾经吃了多少苦,而是通过才技做成了多少事,取得了多大的成就。

苦非苦,这才是正常心态。对于那些既在吃苦或往常吃过苦,多重抱怨、心底多、记仇与人的,无论如何,都难以称其心智健全。

苦尽甘来,在于心知心境,更在于大作为。无论何种情况,既有能吃苦的精神,更有以辛换幸的意志和能力,这样,才会活得真正有品味。


B 就算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成功路上,战胜困难就会取胜,败于困难就会成怂。敢于争进,只有踏平坎坷方能成大道,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进取遇阻,只有不惧困难并勇于解难,难题才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小。反之,若缺少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才情,很多困难不仅绝对绕不过去,且易积成人生重压。唯叫怨压力山大而不前,无人能怜。

没有困难并不等于人生不难。温水煮青蛙,在寻常中丧失斗志,这是最为可怕的。若在小成面前停步不前,不再敢于破难竞进,就会真的被落后被淘汰。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必须坚持以问题导向促效率提升,实现由解难到精锐到大成的质变,实现结果导向的完美。在挫折中进步,历千难而不折,方显英雄本色。

克难致胜,要的是能前进能成功者的心态、能力和素质,并不是要盲目自设樊篱而碍己前行,也不能以破坏人际关系和事态规则,自陷漩涡、自寻烦恼而不拔。解难,本心、本身,对己、对他,都应不为难。


C 千万别怕挨骂,关键是能够长大

俗话说,功劳少说丢不了,毛病不改不得了。面对指责和批评,要的是面子和虚荣,还是用斧正的心态检查和修正自己,这个问题的辨明,对于成长和进步很重要。

健将夺得冠军,之前的一切荣辱都会成为非凡的经历和荣耀的注解。人生之中,受到鞭策,克己之弊,促能锐进,更为智富。反之,那些在赞赏之下,短不能识且不能改长,导致最终的失败”和“落魄”,才让人更可恨。

常在河边走,那能不湿鞋;是人都会有些污点,没什么大不了;我就是错事错办,谁也别管我……其实这往往就是痞子心态。当他人既已指出其危其差,就应从自心和自身彻底找到短缺和失误,勇当回头浪子,而不应执意而行、护痈成患。

人无完人。知错而改进,往往才是成长的重因。想要走向完美,就要多学多思多为,集智集力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挨些骂能换来真知真改,对于善美人性,那也是绝对值得的。

错失面前,善打圆场甚至是恭维的往往都非真情真义,而那些至亲挚友出于真心才会直面相谏。对于批评自己的人,更应用心知心、重情守义。可以说,人生没有后悔药,如果他人能够真正骂醒痴迷的人,于危崖前而能知危断然勒马,真正让底线成为生命线,那才会是真正的灵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