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籍记载冯乘县以及贺州

 荷香月暖 2022-10-28 发布于广西

峤:qiáo1.(名词)泛指高而陡峭的山峰,;jiào(名词)(山间狭窄而陡峭的)山道,如组词:峤道。《康熙字典》解释:《唐韵》《集韵》《韵会》《正韵》ࠀ 渠庙切,音轿。《尔雅·释山》山锐而高峤。 《集韵》一曰石绝水。

又山名。《列子·汤问篇》渤海之东,其中有五山焉,二曰员峤。

又《集韵》山迳也。《颜延之·侍游曲阿后湖诗》山祗跸峤路。

又《广韵》巨娇切《集韵》《类篇》《韵会》渠娇切。《正韵》祁尧切,ࠀ 音乔《徐铉曰》古通用乔。《诗·周颂》及河乔岳。 《集韵》或作㠐。


如《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出为碧峤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三十六》:“冯乘县(下东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汉旧县属苍梧郡界内有冯溪因以为名吴属临贺

郡至隋不改大业三年改属零陵郡武德四年属贺州

萌渚峤在县北一百三十里即五岭之第四岭也按今

县与道州江华县分界于此峤之上。锡冶三。清-泰蕙田《五礼通考》:“史记曰秦有五岭之戍晋地理志曰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岭峤时有五处故曰五岭据水经注五岭大庾最东为第一岭在扬域馀皆属荆第二骑田岭在郴州南(即黄岑山亦名黄箱/山今谓之腊岭郴水)(所出高千馀大南接广东阳/山县界北寒南燠气候顿殊)第三都庞岭在衡州府蓝山县南(亦称都庞峤即黄檗山庞音龙水经注作/部龙南接广东连州界邓德明谓都庞在)(九真/大谬),第四萌渚岭在永州府江华县南(亦称萌渚峤/即古临贺岭),(又名白芒岭今名桂岭高三千馀丈/南接广西平乐府贺富川二县界)第五越城岭在桂林府兴安县北五岭之最西岭也(亦称越城峤/又名始安峤)”;

《明史卷四十五第二十一地理六》富川(府东少北元属贺州洪武十年五月改属浔州府后来属西南有钟山县旧治于此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移治霭石山下而置边蓬寨巡检司于旧治北有秦山接湖广道州界东北有氓渚岭即临贺岭与湖广江华县分界又东有富江南合贺水西南有白霞寨西北有寨下市二巡检司)贺(府东南元贺州直隶广西两江道洪武初以州治临贺县省入属浔州府十年五月降为县后来属东北有临贺岭亦曰桂岭下有桂岭县元末废东有贺江至广东封川县合于西江南有信都乡巡检司北有沙田寨巡检司后迁县西点灯寨寻废又东北有大宁寨樊字寨白花洞三土巡检司后废)

宋-苏轼《苏诗补注卷四十四》:“冯/乘县又合萌渚之水水出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宋 祝穆《方舆胜览卷四十一》:“萌渚峤(元和志在冯乘县北一百三十里即五岭之第/四也按今州与道州江华县分界于此峤之上)”清-沈炳巽《水经注集释订讹卷三十八》:“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也(萌渚峤今曰临贺岭在贺县境广/州记云大庾姑安临贺桂阳揭阳)(是为/五岭)其山多锡亦谓之锡方矣渚水北径冯乘县西而北注冯水冯水又径营道县而右会营水营水又西北屈而径营道县西王莽之九疑亭也营水又东北径营浦县南(今永州府/永明县)营阳郡治也”

桂岭县(下西南至州八十二里/)

本汉临贺县之地吴分置建兴县属临贺郡晋改为兴安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桂岭县属连州因界内桂岭

为名武德四年改属贺州

桂岭在县东十五里

程冈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

朝冈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并有铁,自隋至今采取”


维基 类书类

卷七十三

铣平,更名唐兴,长寿二年曰武盛,神龙元年复曰唐兴,天宝元年又更名。有铁。
江华,中。武德四年析贺州之冯乘县置,文明元年曰云汉,神龙元年更名。有锡。
永明,中。本永阳,贞观八年省入营道,天授二年复置,天宝元年

卷一二七一

江华县
汉之冯乘,属苍梧郡。晋属临贺郡,皆古南越地也。隋改隶零陵。唐武德中,以零陵之冯乘,置贺州。又析贺州之冯乘,置江华,隶营州。后改州为南营,复为道州,或州入永,或州复置,县随隶之。文明元年,更名云溪。神龙元年,复曰江华,隶道州、江华郡。宋元因之冯乘县,旧治在今县西南六十里,贺州之富川县地有冯乘市是也。明洪武元年,邑人刘仲兴以地归附,定为江华县,隶道

卷一四二七

读书处,今圮。
富川县龙平县地 原在牛庙后。其县印不知失于何年。嘉靖初,邑人钟东釜拾而送之府贮库焉。冯乘县地 在县东三十里,今废。
丹霞观 在县西三十里白霞。相传张道陵于此飞升,今废址尚存。
太尉庙 在县北,祀宋毛炳,今废。
贺县
冯乘县 在县北一百二十里。汉旧县,唐属贺州。宋初,省入富川县。废封阳县 在县境。本汉旧县,隋属封州,唐属贺

卷一四三四

贤所筑以屯师众者,今废。
废农城县 在县西南,晋置,南宋废。《一统志》云:县有铜山、铜湖、铜丘。
冯乘县 舜葬九疑即此。
戎城县 在大江南,宋咸平四年废,为戎墟镇,即今之戎墟村也。
废建陵县 在县境晋置属

卷一百六十九

汉纪注》应劭曰:舜葬苍梧九疑山,今在零陵营道。文颖曰:九疑山半在苍梧半在零陵。如淳曰:舜葬九疑在苍梧冯乘县,或云舜苍梧也。颜师古曰:文说是也。《汉表陂》汉之阳亘九疑为长沙,或谓西汉郡为长沙。武帝元鼎六年,改

卷三百三

。山之东北泠道县界,又有舜庙县南,有舜碑,碑是零陵太守徐俭立。营水又西径营道县,冯水注之。水出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其水导源西北流,县冯溪以托名焉。冯水带约众流浑成一川,谓之北渚。历县北西至关下,关下地名也 ……商舟改装之。始冯水又左合萌渚之水。水南出于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也。其山多锡,亦谓之锡方矣。渚水北径冯乘县西而北注冯水。冯水又径营道县而右会营水,营水又西北屈而径营道县西,王莽之九疑亭也。营水又东北径营浦县

卷一一一四○

中留入潭。潭水东径阿林县。又东径猛陵县浪水注之。又东径苍梧广信县灉水注之。郁林又东封水注之。出临贺郡冯乘县西。谢沐县东界牛屯山。谓之临贺。东南流萌渚峤西。又东南左合峤水。庾仲初云。水出萌渚峤。南流入于临。临

卷一二二六九

。温水出牂柯夜郎县东至郁林广郁县为郁水漓水出阳海山南。过苍梧荔滴县。又南至广信县入于郁。封水出临贺郡冯乘县西牛屯山西南流入广信县。南流注于郁水。此盖三水所会之地。谓之三江口诏于广州弃市。灵运恃才放逸。多所陵
维基 正史类

卷四十

置唐兴县。长寿二年,改名武盛。神龙元年,复为唐兴。天宝元年,改为延唐。泠水,在今县南六十里

江华汉冯乘县,属苍梧郡。武德四年,析贺州冯乘县置江华县。贞观十七年,改属永州。上元二年,还道州。文明元年,改为云溪县。神龙元年二月,复为江华

新唐书卷四十一 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

,铣平,更名唐兴,长寿二年曰武盛,神龙元年复曰唐兴,天宝元年又更名。有铁。江华,中。武德四年析贺州之冯乘县置,文明元年曰云溪,神龙元年更名。有锡。永明,中。本永阳,贞观八年省入营道,天授二年复置,天宝元年更
经部 小学类

卷三十四

 也注吕吉甫曰冯恃多资气骄满也旧注冯读如愤非(又不满之意张衡西京赋惟帝王之神丽惧尊卑之不殊虽斯宇之)
(既坦心犹冯而未虑注宫室神严所以别尊卑故此宇虽宽坦心未摅散也)又古郡名前汉地理志左冯翊故秦内史太初 
 元年更名又冯乘县属苍梧郡(又官名周礼春官宗伯冯相氏注冯乘也相视也)又冯夷神名 又集韵披耕切音怦冯 
 闳大也一曰虚 (第 35-4a 页)
史部 正史类

卷六

(应劭曰舜葬苍梧九/嶷山名今在零陵营)
(道文颖曰九嶷山半在苍梧半在零陵如淳曰舜葬九/嶷九嶷在苍梧冯乘县故或云舜葬苍梧也师古曰文)
(说是也嶷音疑其山九峰形势相似故曰九嶷山○宋/祁曰旧本是也下有九字嶷字下 (第 6-31b 页)

卷四十一

析营道置铣平更名唐兴长寿二年曰武盛神龙元年复曰唐)
(兴天宝元年又更名有铁)江华(中武德四年析贺州之冯乘县置文明元年曰云汉神龙元年更名有锡)
永明(中夲永阳贞观八年省入营道天授二年复置天宝元年更名有银有铁) (第 41-23b 页)
史部 编年类

卷一百二十二

水出牂柯夜郎县东/至□林广□县为□水漓水)
(出阳海山南过苍梧荔浦县又南至广信县入于□封/水出临贺郡冯乘县西牛屯山西南流入广信县南流)
(注于□水此盖三水所/会之地谓之三江口)诏于广州弃市灵运恃才放逸
多所 (第 122-26a 页)
史部 地理类

卷三十

江华县(中北至州一百一十三里/)
本汉冯乘县地故城在县南七十里至隋不改武德四
年分 (第 30-18b 页)
冯乘县置江华县属营州八年属道州
营水出县东北
淮南王子庙在县南七十二里荆州记云淮南王安被
诛其子奔至此城门 (第 30-18b 页)

卷三十六

  临贺 封阳 冯乘 桂岭 荡山 富州
临贺县(下郭下/)
本汉旧县也自汉至陈不改隋大业二年省临贺县入
富川县十二年重置属苍梧郡武德四年改属贺州县

北四十里有大山山有东游龙中二冶百姓采沙烧锡
以取利焉
临水东去县十步又有贺水合更名临贺水
封阳县(下北至州一百四十五里/)
本汉旧县属苍梧郡在封水之阳故名吴属临贺郡隋
属桂州武德四年属贺州
长林山在县东五里
临贺水东去县百步冯乘县(下东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汉旧县属苍梧郡界内有冯溪因以为名吴属临贺
郡至隋不改大业三年改属零陵郡 (第 36-9a 页)

卷一百六十一

  临贺县旧五乡今二乡本汉县因县置郡以邑内临水
贺水为县名皇朝开宝四年废贺山封阳二县并宝

城场为县属 皋亭屯按荆州记云皋亭屯有青石方
三丈许石上有磨刀斧迹春夏明净有新磨处秋冬渐
生苔秽传云是雷公磨霹雳 大竹盛弘之荆州记云
临贺山中有二竹大数十围有磐石径四五丈方正青
滑如弹棋局两竹屈垂拂扫石上绝无尘秽未至数十
里闻风吹如笙箫之音 巢竹土地有巢竹丛如大戟
坚中俚人以为矛 篣竹有毒人以为觚刺虎中之则
死 幽山在县西四十里南按苍梧北通道州山中有

古度木实大如珠结成后数日化虫飞去 临水源出冯乘县西北灵山下南流至县界 温泉去县东北四
十五里源出劣山下半岩石壁中出泉三道一道水热
一道水冷一道水温其 …… (第 161-4b 页)
  富川县西北一百里元二乡今三乡舆地志云汉旧县
属苍梧郡吴黄武五年改为临贺县郡有富水因为县
名皇朝割乘冯县入县额 富水在县西四十里源
出浮盖山下南流入富州思勤县其水灌注田畴居人
丰赡因名富水 废冯乘县在州北一百二十里汉旧 (第 161-5b 页)
县属苍梧郡隋大业二年隶零陵郡皇甫谧云舜葬苍
梧九疑山在冯乘县东与道州营道县接境皇朝废
入富川县 秦山在县北三十里高二千馀丈南接富
川北连道州吴孙权未立时此山夜忽 (第 161-6a 页)

卷一百六十四

  封川县五乡州所理汉元鼎六年置广信县属苍梧郡

在风水之阳梁置梁信郡隋平陈改置成州隋末废州
为封川县移理封州 属苍梧郡唐武德初置封州于
此县 礼寿山在县东南四十里高一百三十丈多藏
雷电霹雳土人呼为霹雳山 麒麟山在县北八十里
高五百丈以居人莫麒麟所居姓名名之 西江水在
县西一百三十步源出邕州经浔融象郴等州入藤容
梧至当州合桂江水按南越志云汉元鼎六年自巴蜀
徵夜郎兵下牂牱会番禺即此水 封口水在县北十

四里源出贺州冯乘县经州界 班石山在县东六十
里其石五色故曰班石山有风穴即𩔖苑云风穴出苍
梧郡者草多芳菊 龙石山出石膏 (第 164-9a 页)

卷三十六

又西南
径广信而南注郁水
上富川县二汉属苍梧郡吴以后属临贺郡隋属贺州
唐因之天宝中更名富水后复故名故冯乘县唐属贺
州皇朝开宝四年省入有秦山富水
中桂岭县本建兴吴置属临贺郡晋太康元年改为兴 (第 36-8a 页)

卷三十五

(源出贺州冯乘县合封口入大江)龙吟水(在金镂村有莫状元读书/堂山水清响人呼为龙吟)
堂舍宅生堂(郭功父题李封州丨丨 (第 35-3b 页)

卷四十

 (因之今领县/一治苍梧)
事要郡名苍梧(以丨丨名郡始于汉武然不知何所夲/檀弓云舜葬于苍梧之野传以为南越)
(地湘中记九疑舜之所葬汉书载汉武望祀虞舜于九/疑又与檀弓不合汉文颖注曰九疑山半在丨丨半在)
(零陵如淳曰舜葬九疑九疑在丨丨之冯乘县九域志/谓九疑山亦名丨丨山未免皆牵合按太史公云舜南)
(狩行死于丨丨之野归葬于江南之九疑是为零陵则 (第 40-7a 页)

卷四十一

 (𨽻荆州宋改为临庆齐为临贺国隋置贺州改临贺/郡其后又更为绥越郡唐置贺州因贺水以名皇朝)
 (平岭南贺州首入版图开宝四年省荡山封阳二县/及宝城场入临贺冯乘县入富川今领县三治临贺)
事要郡名临贺(舆地广记云临水西流右合贺水/县对二水之会故以临贺为名)风俗
俗 …… (第 41-8a 页)
十三里山/多桂竹东接连北接道)白云山(去/富)
(川县五十里/乃丹霞福地)银殿山(去富川县百五十里旧冯/乘县山上常有白云故名)萌渚峤
(元和志在 (第 41-8b 页)
冯乘县北一百三十里即五岭之第/四也按今州与道州华县分界于此峤之上)临水(源/出) …… (第 41-8b 页)
(旧冯乘县西北灵/山下南流至县界)贺水(源出富川县地名石龙亘郡城/合桂岭水至三江口谓贺江梧)
(江封/江也) (第 41-9a 页)

卷六十五

 (入属永州唐省入营道县寻复置属道州后改曰永/明宋废县为镇后复置元仍旧夲朝因之编户十八)
 (里/)江华县(在州南七十里夲汉冯乘县地属苍梧郡/晋属临贺郡隋属永州唐武德中析置江)
 (华县属营州后改云溪县神龙初复为江/华属道州宋元仍 (第 65-16a 页)

卷八十四

 (属平乐府本朝/因之编户一里)富川县(在府城东北二百六十里本/汉旧县属苍梧郡吴属临贺)
 (郡隋初属贺州后属始安郡唐初仍属贺州天宝初/更名富水县后复旧宋以冯乘县省入元因之本朝) …… (第 84-9a 页)
 (即/此)周塘(在平乐县东乡里积/水灌田四时不涸)龙门滩(在贺县东南八/里寰宇记云水)

 (深百寻大鱼自跃登此门化而为/龙不过者曝腮点额故又名龙溪)
土产银 铜(贺县/出)(富川及废冯乘县出)钟乳(平乐恭城/二县出)红蕉布
 (平乐/县出)白蜡(富川贺/县出)箸竹(平乐恭城二县出县妇/能 …… (第 84-13b 页)
 (口占诗云明朝蓬岛去白云满头飞翌/日未启扄而人马遽失时疑为叶靖云)
古迹乐州城(在府城西南三里唐初/置贞观初改曰昭州)孤州城(在府城东/南四十里)
 (唐天册元/年筑寻废)昆崙城(在府城东/南四十里)冯乘县(在贺县北一/百二十里汉) (第 84-16a 页)

卷一百三十六

至平乐府贺县界一百)
(五里西南至富川县界七十里东北至桂阳州蓝/山县界三十里西北至永明县界三十里汉置冯)
(乘县
属苍梧郡后汉因之晋属临贺郡宋属临庆/国齐仍属临贺郡梁陈因之隋改属零陵郡唐属)
(贺州武德初析置江华县 …… (第 136-31a 页)
东合瀑带水又东北合兴/化水又东径桐口铺南入道州界合沲水)冯水(在/江)
(华县东南水经注冯水出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其水导源冯溪西北流带约众流浑成一川谓)
(之北渚历县北西至关下又左合萌渚之水又径/营道县而 …… (第 136-49b 页)
与东河/合东河水源出岭东山皆即古冯水派也)萌渚
  水(在江华县西南水经注萌渚水南出于萌渚之/峤北径冯乘县西而北注冯水县志西河源出)
(舂头源为正派其下有红花牛部流车旦久诸源/会成大江绕沱山而北潆洄曲折名曰 (第 136-50a 页)

卷一百三十七

之南有城周)
(一里有奇元/时移今治)冯乘故城(在江华县西南汉置唐析/置江华县元和志江华县)
(本汉冯乘县地故城在县南七十里盖隋唐间徙/治也宋开宝四年省旧志在县西南六十里广西)
(富川/县界)江华故城(在今 (第 137-3a 页)
江华县东南唐书地理志江/华武德四年析贺州之冯乘县置)
(元和志县北至州一百十三里九域志在道州南/九十里盖己徙而北也县志唐初置县在五保之)
(地神龙初 (第 137-3a 页)

卷一百七十五

   宫岭(在平乐县北二里宋邹浩谪官时僦居处高/百馀尺四望形如金字一名金字岭下有感)
(应泉浩有/诗并序)冬热岭(在恭城县西五里高峻难/行严冬过岭亦汗流浃背)麦岭
(在富川县东北六十里与/湖南永明江华诸县交界)桂岭(在富川县东南一/百二十里贺县东)
(北百里与湖南江华县广东连山县接界即古临/贺岭也一名萌渚峤裴渊广州记五岭一曰临贺)
(邓德明南康记五岭第四曰临贺萌渚岭水经注/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也元和志萌渚峤在冯)
(乘县
北一百三十里桂岭在桂岭县东十五里寰/宇记岭高三千馀丈东接连州北接通州名胜志)
(萌渚峤废冯县基在焉晋 …… (第 175-10b 页)
  贺江(自富川县发源南流经县东又南至贺县东/与临水合又南入广东开建县界本古临水)
(也水经注封水出冯乘县西谢沐县东界牛屯山/谓之临水东南流径萌渚峤西又东南左合峤水) (第 175-13b 页)
(又径临贺县东左会贺水又西南流至郡南又西/南径封阳县东为封溪水又西南流入广信元和)
(志临水东去临贺县十步又有贺水合更名临贺/水又临贺水东去封阳县百步寰宇记临水源出)
(冯乘县西北临山下南流至临贺县界明统志谓/之贺水云源出富川县灵亭乡东流合临水旧志)
(贺江源出富川县石鼓山之 (第 175-14a 页)
巅迤逦而南合神源/大源诸水经县城东南合西沟芦溪将军诸水又)
(过峡头钟山经贺县城东合临水又东合橘江至/县东南八里有龙溪水注之湍流奔激亦谓之龙)
(门滩/按水经注临水大于贺水其发源之冯乘/县与经流之萌渚峤并在今富川界而贺水别出)
(兴安在今贺县东北界元和志寰宇记皆与水经/注合是今贺水之实为 …… (第 175-14a 页)
   绥越废县(在富川县南隋书地理志始安郡富川/县大业初省绥越县入焉唐书地理志)
(梧州苍梧县贞观八年以贺州之绥越来属十二/年省绥越旧志废县在荡山县南百里/按绥越)
(凡再置俱不知在何时今考唐志贺州本绥越郡/隋志永平郡贺州陈置绥越郡则县之始置疑在)
(陈时其重置当与沙亭/等县同在武德四年)冯乘废县(在富川县东北/元和志冯乘县)
(东南至贺州一百八十里界内有冯溪因以为名/本汉旧县属苍梧郡吴属临贺郡隋大业三年改)
(属零陵郡唐 (第 175-18a 页)
武德四年属贺州寰宇记废冯乘县在贺州北一百二十里开宝四年省入富川旧志)
(在今县北七/十里灵亭乡)封阳废县(在贺县南元和志封阳县 …… (第 175-18a 页)
 ︹土产︺金(元和志蒙州贡麸金宋史孝宗时广/西提点刑狱李椿奏罢昭州金坑)(元和/志昭)
(州贺州富州俱贡银九域/志临贺县有太平银场)(唐书地理志临贺/县有铜冶在橘山)
(元和志贺州桂岭县东南/程岗北朝岗并有铁□)(唐书地理志贺州冯/乘县有锡冶三富川)
(县有锡元和志临贺县北有东游/龙中二冶百姓采沙烧锡以取利)钟乳(元和志平/乐县东有) (第 175-33b 页)

卷四

 (省永明县为镇元年/复为县仍属道州)(属道/州路)(属永州/府道州)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七里
  江华县
 两汉(冯乘县属/苍梧郡)三国吴(分苍梧立临/贺郡县属焉)(因/之)(改郡名/为临庆)
 南齐(复为临贺/属如 (第 4-26a 页)

卷十一

 开洞穴石有文彩权以为瑞唐天宝中改名吴望山
 冬冷山在县南一百二十里接粤西贺县界
 歌父山在县东南五十里盛弘之荆州记冯乘县 (第 11-72a 页)

卷四十四

  万人冢在城西南更鼓滩上罗定都司吴锡绶等
战没处事见名宦传


  恭城县

  谢沐县汉置隋废水经注谢沐在冯乘县西乐水
贺水及灌阳之观水皆出其界 案今在县境又
在贺县境

  故城唐置在县治东凤凰山下三面逼江废址 …… (第 45-36a 页)
  宋叶靖墓在县西相传去墓十里旧有大悲寺元
丰初客有叶姓者宿于寺口占诗云明朝蓬岛去
白云满头飞翌日未启扄而人马遽失时疑为靖



  富川县

  故城在县治西南七十里钟山下自汉至元皆因
之明徙县于霭石山前今废为堡

  冯乘县在县治东三十里去贺县治北一百二十
里汉置界内有冯溪因名唐析县北地以入江华
宋开宝间废

  绥越县在 (第 45-37a 页)

卷九十八

  吴贼政刑暴虐赋敛无极孙休遣使邓句敕交阯
太守锁送其民发以为兵吴将吕兴因民心愤怒
又承王师平定巴蜀即纠合豪杰诛除句等驱逐
太守长吏抚和吏民以待国命九真日南郡闻兴

去逆即顺亦齐心响应与兴协同兴移书日南州
郡开示大计兵临合浦告以祸福遣都尉唐谱等
冯乘县因南中都督护军霍弋上表自陈又交
阯将吏各上表言兴创造事业大小承命郡有山
寇入连诸郡惧其计异各有携贰权 (第 99-3a 页)

卷三十六

 水注之郁水又东(案水近刻/讹作林)封水注之水出临贺郡 冯乘县西谢沭县东界牛屯山亦谓之临水(案近刻/脱亦字)
 (水讹/作贺)东南流径萌渚峤西(案近刻/脱径字) (第 36-19a 页)

卷三十八

 县南有舜碑碑是零陵太守徐俭立营水又西径营 道县冯水注之水出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其水
 导源冯溪西北流(案冯溪二字近刻/讹在下句县字下)县以托名焉冯
 水带约众流浑成一川谓 …… (第 38-6a 页)
 关下地名也是商舟改装之始冯水又左合萌渚之
 水水南出于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也其山多锡
 亦谓之锡方矣渚水北径冯乘县西而北注冯水冯 (第 38-6a 页)

卷三十六

 之郁水又东封水注之出临贺郡(晋地理志临贺郡/领县六曰临贺谢)
 (沐冯乘封阳兴安富川今广西/平乐府贺县乃汉临贺县地)冯乘县西谢沐县东
 界牛屯山谓之临贺(疑当作/临水)东南流萌渚峤西又东 (第 36-26b 页)

卷三十八

 太守徐俭立营水又西径营道县(今道州及/宁远县)冯水注

 之水出临贺郡冯乘县(临贺郡吴置本汉临贺县吴/以县置郡自唐宋俱曰贺州)
 (今为贺县属平乐府 (第 38-7a 页)
冯乘/县今为永州府江华县)东北冯罡其水导源西北
 流县冯溪以托名焉冯水带约众流浑成一川谓之
 北渚历县北西至 …… (第 38-7a 页)
 五岭之
第四岭也(萌渚峤今曰临贺岭在贺县境广/州记云大庾姑安临贺桂阳揭阳)
 (是为/五岭)
其山多锡亦谓之锡方矣渚水北径冯乘县西
 而北注冯水冯水又径营道县而右会营水营水又 (第 38-7a 页)

卷三十六

溜水出郁林郡)潭水东径阿林县又东径猛陵县泿水
注之又东径苍梧广信县漓水注之郁水又东封水
注之出临贺郡冯乘县西谢沭县东界牛屯山亦谓
之临水东南流径萌渚峤西又东南左合峤水庾仲
初云水出萌渚峤南流入于临临水又径临 (第 36-22a 页)

卷三十八

  营水出营阳泠道县南留山(沈氏曰当作营山)西流径九疑
山下磐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
一溪岫壑负岨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大
舜窆其阳商均葬其阴(全氏曰按胡三省曰太史公云舜南狩崩于苍梧归葬于
江南九疑则苍梧九疑两地也合而言之者误也)
山南有舜庙前有石碑文
字缺落不可复识自庙仰山极高直上可百馀里古
老相傅言未有登其峰者山之东北令道县界又有
舜庙县南有舜碑碑是零陵太守徐俭立营水又西

径营道县冯水注之水出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
其水导源冯溪西北流县以托名焉冯水带约众流
浑成一川谓之北渚历县北西至关下关下地名也
是商舟 (第 38-6b 页)
改装之始冯水又左合萌渚之水水南出于
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也其山多锡亦谓之锡方
矣渚水北径冯乘县西而北注冯水冯水又径营道
县而右会营水营水又西北屈而径营道县西王莽
之九疑亭也营水又东北径营浦县南营 (第 38-6b 页)
子部 杂家类

卷十九

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室南征
三苗道死苍梧(三苗之国在彭蠡舜时不服故往征之/舜死苍梧葬于九嶷之山在苍梧冯乘)
(县
东北零/陵之南)禹沐浴霪(淫/)雨栉(节/)扶风(禹劳力天下不避/风雨以久雨为沐)
(浴扶风疾风以 (第 19-2a 页)
子部 类书类

卷一

 东阳记曰歌山在吴宁县南相传昔有船从此下过

 见一女子登山而歌故名乂荆州记曰冯乘县亦有
 歌山
 纪义宣城记曰盖山有舞水闻人歌舞水即
 出涌应节

银山金水
 湘州记曰曲江县有银山山多素 (第 1-20b 页)

卷五十二

为殒星县西有孤
石挺出其下临潭或有见根者如竹根
又曰樊重母畏雷为石室避之悉以石为阶砌今犹存
又曰临贺冯乘县东五里有故县庙相传汉淮南王安
被诛其子奔逸来至一夜忽化为石人当县门而立百
姓怪而观之其迫察者手足无不 (第 52-5b 页)

卷五百七十二

盛弘之荆州记曰临贺冯乘县有歌父山传云有老人
不娶室而善歌闻者莫不洒泪年八十馀而声逾妙

病将困命乡里六七人与上山穴中邻人辞归 (第 572-10a 页)

锦绣万花谷 后集卷三十二

声入云霄高帝令戚夫人歌出塞望归之曲侍婢数百
皆为之后宫齐唱声入云霄(西京/杂记)
馀音傅谷
临贺冯乘县有老姥善歌馀音傅谷数日(出/荆)
(州/记)
响遏行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而辞归青饯
于郊乃抚节 (第 72-20b 页)

卷十三

入永阳属零陵郡唐贞观省入营道天授复永阳属
道州天宝更今名 江华本汉苍梧郡冯乘县地吴属
临贺郡隋属零陵郡唐武德析置江华县属营州贞观
属永州上元属道州文明改云汉县神龙复故名 宁
远本 (第 13-22b 页)

卷十六

    贺州(倚郭一/外县二) (临贺/富川) (桂岭/)
郡号贺山 贺水 临贺 桂岭 临庆
州沿革星纪鹑尾之次秦属南海郡汉属苍梧郡吴分
立临贺郡宋改临庆国齐复临贺郡隋废郡为贺州大
业废属始安郡唐武德置贺州绥越郡天宝曰临贺郡
五代马氏有之后入南汉(沿革/表)

县沿革临贺汉属苍梧郡又封阳县吴以临贺为郡治
封阳属焉隋立贺州大业废属始安郡省临贺置绥越
荡山二县寻皆省封阳属苍梧郡唐复临贺县为州治
封阳来属天宝置荡山县本朝并入临贺 富川汉属
苍梧郡又冯乘县地隋富川属贺州始安郡冯乘属零
陵郡唐武德二县来属天宝改富川曰富永后复故
桂岭本汉临贺县地吴置建兴县属 (第 16-8b 页)

卷八

塞之宿昔而白石满焉至晋初其文愈明焉象皆焕彻
如玉焉(汉晋/春秋)
文石为瑞冯乘县有秦山孙权僣称尊号之时此山夜
忽有声如雷因发洞穴其间可六七里其中石有文采

又有石柱石鼓石弹丸郡上言之 (第 8-47b 页)

卷七

而义之赐郡名汉嘉
武当县有一溪岸土色鲜黄乃可啖(上/)
临贺冯乘县东五里
有故县庙相传汉淮南王安被诛
其子奔迹来至一夜忽化为石人当门而立百姓怪而
观之其迫察者手足皆浥 (第 7-3b 页)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十六

道记曰
恶道两边连山临溪高巘壁立相重属莫测其源其孤
崖绝岩百丈千寻钟乳石穴幽邃潜洞 盛宏之荆州
记云冯乘县有歌父山传曰老父少不娶妻而善于讴
歌年八十馀病将终命乡里六七十人与上穴中邻人
辞归父老歌而送之声振林 (第 31-7a 页)
集部 楚辞类

卷一

(曰舜葬于苍梧之野注云舜征有苗而死因葬焉苍梧/于周南越之地今为郡如淳曰舜葬九嶷九嶷在苍梧)
(冯乘县故或曰/舜葬苍梧也)夕余至乎县圃(县圃神山在昆崙之上/淮南子曰昆崙县圃维)
(绝乃通天言已朝发帝舜之 (第 1-27b 页)
集部 别集类-唐

卷十

 (洞十五岩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六源八桥九井三穿三漏此最著者)北渚(水经注/冯水出)
 (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其水导源西北流县冯溪/以托名焉冯水带约众流浑成一川谓之北渚楚辞)
 (帝子降/兮北渚)青草 (第 10-26a 页)
集部 别集类-宋

卷四十六

   望夫石
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武昌山北有望夫/石云昔有妇人与)
(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夫而死化/为立石因名之○李白诗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又)
(古诗少年莫远/行远行多不归)还似九疑山上女千秋长望舜裳衣(九/疑)
(山在苍梧冯乘县其山九峰形势相似故曰九疑山父/老相传舜尝登此山或云舜崩葬于此山下有舜祠○)
(檀弓曰舜葬于苍梧之野盖 (第 46-8b 页)

卷四十四

 (阳郴县南山又西黄水注之水出县西黄岑山山则/骑田之峤五岭之第二岭也钟水出桂阳县南平部)
 (山即部龙之峤五岭之第三岭也冯水出临贺郡冯/乘县又合萌渚之水水出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
 (也溱水东至曲江县西南与连水合出南康县凉热/山连溪山即大庾 (第 44-11b 页)
道部 太清部

卷二十七

南征三苗道死苍梧(三苗之国在彭蠡/舜时不服故往征)
(之书曰舜陟方乃死时舜死苍梧葬于九嶷/之山在苍梧冯乘县东北零陵之南千里也)
禹沐浴霪雨栉扶风(禹劳力天下不避风雨/以久雨为沐浴扶风以)
(疾风为/梳𣗽也 (第 27-002a 页)


维基 类书类

卷二十六

  江西志书〈新建县 靖安县 永丰县 广昌县 万安县 瑞州府〉
  湖广志书〈德安府 云梦县 彝陵州 攸县 常德府 龙阳县 宁远县 江华县 新田县〉
  福建志书〈福州府 罗源县 惠安县 将乐县 邵武府 漳州府 漳平县 海澄县〉
  广东 ……南山一带多野火,谓之烧畬。
宁远县
元宵候晴,俗云朝晴果坠木,午晴晚稻熟,将夜雨打灯,早禾秆一束。江华县上元,白昼各行户装演故事。奏鼓乐驰马于街市。
新田县
元宵,剪纸为灯,营中或有为龙灯者。乡村庆游。

卷三十一

  江西志书〈武宁县 宁州 安义县 德化县 德安县 新淦县 新喻县 瑞州府 新昌县〉
  湖广志书〈崇阳县 通山县 钟祥县 云梦县 黄州府 罗田县 江陵县 祁阳县 宁远县 江华县 新田县〉
  福建志书〈建宁府 建安县 建阳县 将乐县〉
  广东志书〈香山县 雷州府 西宁县〉 ……以生之。生意稍迟,以桑枝揉水喷之,种即萌动。浸早谷种、布白豆、黄瓜、茄菜诸种。晴则和暖,雨雪极寒。江华县春社,各乡村醵钱、宰屠,召各巢猺女击大鼓,乐神作社,相饮而罢。
新田县
春社日,各村备牲醴、香楮以

卷十

泽为好,馀处亦有不可轻信。萧炳曰:如蝉翅者,上爪甲者,次鹅管者,下明白而薄者,可服。
苏颂曰:今道州江华县,及连英韶阶峡州山中,皆有之。生岩穴阴处,溜山液而成,空中相通,长者六七寸,如鹅翎管状。色白,微红。

卷一百三

沅州

黔阳县
麻阳县

永州府 领州一、县六。
零陵县
祁阳县
东安县

道州

宁远县
永明县江华县靖州,领县三。
会同县
通道县
绥宁县

郴州,领县五。
永兴县
宜章县
兴宁县
桂阳县
桂东县

卷一二七一

置。元因之。明洪武元年,邑人蒋齐贤、尹子盟等以地归附,遂定为永明县,隶道州。皇清因之,编户十七里。江华县汉之冯乘,属苍梧郡。晋属临贺郡,皆古南越地也。隋改隶零陵。唐武德中,以零陵之冯乘,置贺州。又析贺州 ……元因之冯乘县,旧治在今县西南六十里,贺州之富川县地有冯乘市是也。明洪武元年,邑人刘仲兴以地归附,定为江华县,隶道州。皇清因之,编户五里。
新田县
明崇祯十二年,割宁远之南北乡,置新田县,即唐时,延唐所析大历 ……自县至本府二百二十里,至省城二千二百里,至
京师,水路七千一百里。
东西广九十里,南北袤七百里。江华县东至本县西岭,界二百四十五里。自界至广西平乐府贺县九十五里。
西至永明县枇杷,界三十五里。自界至永

卷一二七三

箫韶峰,北注与瀑、巢合流县南。潇水 出朱明峰,南流至三江口,与沱水合。沱水 出石城娥皇二峰间,南流至江华县,又西过道州,至三江口与潇水合流。
砅水 出女英峰,由江华东南与沱水合。洑水 出桂林峰,南流至江华合

卷一二七四

  永州府关梁考
职方典第一千二百七十四卷
永州府部汇考四
永州府山川考三
    府县《志》合载江华县半逢山 在县南,有水流至半泷与沱水合。禾田山 在县东南,高不可登,下多沃壤,故名。豸山 在县东,一 ……沃灌之益。文德乡,陂十二,塘三。
允平乡,陂七,塘四。
谢沐乡,陂六,塘三。
永川乡,陂三,塘一。江华县沱水源远而流长,洄溪泉甘而宜稻。砅水、洑水流自东北,冬冷宜迁,出于西南,然皆会于沱水,布于五乡,均 ……一丈,周五百五十丈,东西南北四门各有楼,串楼五百五十间,濠堑五百五十五丈,阔一丈四尺,深一丈五尺。江华县城池 旧有千户所,今俱归并宁远卫,天顺六年,徙所归县,筑以土城,包砌以石,上有串楼,立三门,今开东南 ……北二十五里。
上墟下墟渡 在县西南四十里。
周塘渡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
邑口渡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江华县宜兴桥 在旧治。
成津桥 在治西五里。
白芒桥 在治南六十里。
浪石寺前桥 在治南五里。
惠政桥 

卷一二七五

治西北,寝室三间,串亭一间,正堂二门各三间,厨舍二间,后厅三间,今废。鲁观巡检司 在县南五十里,原属江华县,名涛墟巡检司,明隆庆五年知府史朝富改设本县九疑鲁观二洞口地方。
北面巡检司 在县北八十里,下漕洞, ……后倒塌,与阴阳学同署异舍,今倾圮。
僧会司 在县西西经寺,今与寺并废。
养济院 在厉坛左边,今废。江华县治 天顺六年建置,中为正堂,左贮仪仗册籍,右为库房,堂下东设吏户礼承发四房,西设兵刑工架阁铺长五房, ……门、启圣、名宦、乡贤祠,不半载而焕然重新焉。至明伦堂则仍季令所建之旧,因而重葺之,然近亦大加丹艧矣。江华县学 《旧志》唐神龙元年创在县东,宋崇宁元年迁于县北,建炎三年复移县治之东,绍定元年丁亥县令许洞重修,

卷一二七七

本县门摊钞价,银一十九两五钱三分九毫三丝五忽七微。
闰银九钱四分二釐三毫。
前件二项,镇废无徵。江华县官民田地塘七百四十顷六十五亩八分八釐四毫三丝。
田七百二十九顷八十七亩六分五釐七毫,地二顷八十六亩 ……推择长而老者用筦家政墓田以供时祀,学田以劝子孙,犹存古风。柳子厚谓:民无争讼,俗尚韵歌。信有然矣。江华县江邑淳古衣布帛,而不文绣,食稻粱而不珍错,去奢从俭,此可风矣。但男女配耦,率不问年,且不行亲迎礼,

卷一二七八

异,神灵凭式,走祀甚众。武后庙 在县西四里,地名塘背,其神灵感祈嗣应如答响。
南岳庙 在县西一里。江华县山川坛 在县东。
社稷坛 在县西。
城隍庙 在县治西。
邑厉坛 在县东北。
南岳庙 在县南二里。 ……废。
马蹄观 在县江南二十里。
真庆阁 在县治西百步许。
元帝阁 在文昌宫东,崇祯间知县杨方亨建。江华县浪石寺 在县南五里,宝应一年建,宣德间修。普光寺 在县南兴德乡,至正时建,天顺间修。兴福寺 在县南

卷一二七九


高明铺   白鸡铺 过此入全州,以上五铺皆西路抵全州界。
甘溪铺   岑江铺   火烧铺 过此即江华县,以上三铺俱南路抵江华县界。华岩铺   午田铺   新车铺 过此即入永明县,以上三铺皆西路抵永明县界。
宁远县
总铺 在县前 ……步兵二十三名防守冷水铺。
十字铺   平立铺   新造铺
枇杷所前铺 以上四铺皆东南路抵枇杷所界。江华县总铺 在县前。
酉家铺   水岩铺   高桥铺
松林铺 以上四铺俱北路抵道州界。
山爻铺   下岭 ……留门官二名,
屯丁一百名,供守城池差役之用,新设千总一员,管理本所屯饷,康熙二十七年屯田归并属县。江华县明洪武初设立江华右千户所。
又设立白芒营高寨营金鸡营神仙营,衡永二卫,轮拨军二百五十一名防守,又民 ……皇清悉行裁革千百户以及军人止议,留门官二名,
屯丁二十四名,供守城池差役之用,康熙二十七年并裁屯丁隶江华县
明洪武初设立锦田所。
又宁远卫轮拨千户一员,领军一百二十名于锦田所哨守。皇清悉行裁革千百户以及军 ……阳大者为桌,次者为屏,小者为砚。墨 出东安县。
纸扇 出宁远县。
五倍子   黄檗皮   芭豆 俱出江华县
白蜡   零陵香草 俱以产零陵者为佳。

卷一二八○

凤翼亭 在青莲庵之西。
月波亭 在县西三十里,久已颓废,古今诗刻尚存。
真庆阁 在县治西百步许。江华县冯乘城 在县西南三十里富川县界。
池洞城 在县东北水路二百二十里。
寒亭 在煖谷之侧。
思来亭 在 ……墓 在紫微冈欧阳脩撰墓碑。
吴将军墓 在圣人山麓,邑人崇福乡吴舜举也。天圣间侬智高寇广南,举平之。江华县宋朝请大夫李冰壶名长庚墓 在县南五里有碑。
新田县
宋翰林学士郭凤墓 在南乡赐谕葬。
明诸生黄光宙

卷一二八一

矫时名,迹彰显丑如此,为于戏阳华,将去思来,前步却望,踟蹰徘徊。
《寒亭记》前人
永泰丙午中巡属县至江华县,大夫瞿令问咨曰:县南水石相映望之可爱,相传不可登临,俾求之,得洞穴而入,划险以通之,始得构茅亭于石

卷一三○三

上吉水 按《县志》:源自本乡良溪山。
横水 按《县志》:源自本山坑水。
小龙水 按《县志》:源自湖广江华县,流入湟川。象鼻潭 在县北沙坊。
《府志》未载山川。《通志》歌舞冈 在府城。《郡国志》云:南越王佗三

卷一四二三

里,至
京师七千八百六十里。
贺县
东与广东连山县界,
西抵昭平县界,
南抵广东开建县界,
北与湖广江华县界,
东南与广东连山县界,视东较远。
东北复与湖广江华县界,视北较远。
西南与梧州府苍梧县界。
西北与富川县界。自本县至府一百八十里。
荔浦县
东至平乐县界

卷一四二六

谢岭铺 以上诸铺万历十年创建。厅事门垣两廊俱全。东至湖广界岩口交十里。
东南至车下湖广界二十八里,至江华县城五十五里。
东北至湖广永明桃川六十里。
西至恭城界茅塘石口八十里。
西南至昭平燕塘一百零五里,至平 ……东南至连山县界一百五十里,至连山县城二百五十里。
东南至怀集县界八十里,至怀集县城二百里。东北至湖广江华县界一百六十里,至江华县城二百五十里。
西至苍梧县界一百五十里,至苍梧县城三百五十里。
西南至苍梧县界一百五十里,至苍梧县城

卷一百六十九

阳下全州,经永州至湘口,与潇水合,又下衡州,与蒸水合,趋长沙入洞庭。
沲水,源出石城娥皇二峰,南流至江华县前,又西过道州至三江口,与四水合流。
砅水,源出女英峰,由江华县东南与沲水合流。洑水,源出桂林峰,南流至江华合沲水。洄水,源出杞林峰,即岿水东流,经蓝山县界,又东北

卷一百三十五

营公廨。乙未,填星犯亢宿。庚戌,荧惑犯太微垣。是月,镇南王孛罗不花来朝。十二月,立道州永明县白面墟、江华县涛墟巡检司各一,以镇遏猺贼。甲戌,诏整治学校。是岁,禁私刱寺观庵院。僧道入钱五十贯,给度牒方出家。 ……。是月,般阳路长山等县饥,赈钞万锭。彰德路安阳等县饥,赈钞万五千锭。夏四月丁丑,道州土贼蒋丙等反,破江华县,掠明远县。戊寅,彰德有赤风自西北起,昼晦如夜。甲申,享于太庙。丁亥,临贺县民被猺寇钞掠,发义仓粮赈

卷七十

死。泣血三年,口不尝五味,身不衣裘,帛服除之。明日,沐浴危坐,旬日不食而死。事闻旌之。
赵向贞
按《江华县志》:赵向贞,太平乡民赵志伦女,年十八。为乱兵所获,不从,矢口大骂,拔贼佩刀刺贼。贼怒断其手足,弃去

卷一百九十三

翁姑老,叔尚幼,事将谁诿。众皆叹服,翁姑没,既毕葬,为叔娶妇而没,万历中奏请建坊。
蒋埙妻费氏
按《江华县志》:费氏,费斗达妹。适蒋埙一年而孀,遗腹生春,家贫,母令改适,截发自矢,始终无二,事姑孝,育子勤,邑令胡琏及台省诸官俱为诗颂之。
刘绣越妻李氏
按《江华县志》:李氏,从化乡李守女,年十八,归诸生刘绣。越两岁,生子钟杰,方两月,夫亡,翁早丧,姑怜其少,欲夺

卷一百八十

忽彻悟。崇宁元年,示寂。遗偈曰:四大之身,水月空云。一轮湛湛,廓落乾坤。至今碑塔犹在。
蒋大士
按《江华县志》:蒋大士名永雄,太平乡华陂村人。居近舜祠,常葺庙貌,专奉香火。生宋熙宁甲寅二月二十六日,及长,孝

卷三百五十一

营中病者、死未葬者、孕者、嫁娶者,赡给有差。朝廷从寿昌朱橐请,以飞虎军戍寿昌,并致其家口,力争止之。江华县贼苏师入境杀劫,檄广西共讨平之。司马遵守武冈,激军变,劾遵而诛其乱者。理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寻擢礼

卷一百六十五

营中病者、死未葬者、孕者、嫁娶者,赡给有差。朝廷从寿昌朱橐请,以飞虎军戍寿昌,并致其家口,力争止之。江华县贼苏师入境杀劫,檄广西共讨平之。司马遵守武冈,激军变,劾遵而诛其乱者。理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寻擢礼

卷二百四十

隆瑞倜傥乐施予,少好奇节,晚岁益畅意觞咏泊如也。乡弟子因其宅多种梅,称之曰:梅园先生。
刘护孙
按《江华县志》:刘护孙,从化乡人。至元甲午荒,有官来县踏勘,邑令恐扰害,以丰熟报。即转任去,护孙奔至永州,再三

卷二百四十二

,赖公而生,信有死罪,赖公而免,敢拜公赐。后为南京户部主事,径诣京奏巡仓御史,罢官归。
蒋复春
按《江华县志》:蒋复春,太平乡人。天顺六年天旱,纳米四百石入本县仓赈饥,朝廷旌为义民,授七品承事郎散官。
张善

卷二百六十五

:后五十年位方伯,吾孙为属吏,愿自爱。时思邈之孙溥尚未生,及溥为萧丞,而齐卿徐州刺史。
回溪翁
按《江华县志》:回溪翁,唐太宗时人也。姓张,字子厚,家江华之回溪。元次山闻而就之,见其容若少壮,问其年,已九十

卷三百

吼久之不息。狗儿疾呼曰:速掷鸡二只来。鸡入乃止,盖刀得血而后收也。后不知所终,岂所称剑侠者非耶。
江华县志》:冯国宝者广东阳山人,身长六尺,力千斤。应募充千长守高寨营。隆庆五年广贼陈龙洲寇岭,东贼众五千馀

卷五十二

今为桂东县令,乃昔峒寇之所巢龟鼎虽务怀柔亦不姑息。革暴而良渐有端,倪还定安集龟鼎大有力焉,从政郎道州江华县令莫价志气好修文采,亦富见于议论,每事正平华之在舂陵号为难,治价力行抚字之政,不忍鄙夷其民,学道爱人

卷一百二十四

危之际,不负贾之托,不谓之义丈夫可乎。
《元史·顺帝本纪》:至正元年夏四月丁丑,道州土贼蒋丙等反,破江华县,掠明远县。丁亥,临贺县民被猺寇抄掠,发义仓粮赈之。十一月丙子,道州路贼何仁甫等反。庚子,猺贼寇边,

卷二十一

高一丈三尺,广一丈,东西北池深五尺,阔一丈,南阻江无池,门四,曰东,曰南,曰西,曰兴文门,各有楼。江华县城池, 旧有土墙,明天顺六年始砌以石,覆以串楼,立东西南北四门,周围三百六十馀丈,高一丈广八尺,成化 ……一丈五尺,厚一丈,池深一丈五尺,阔如之,门四,曰东,西,南,北,各有谯楼。
锦田守禦千户所城池, 在江华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明洪武初筑,弘治间重修,周围三百二十四丈,高一丈,阔五尺,池深五尺,阔如之,门二,曰

卷六十三

仓。
永州府
零陵县义仓。
祁阳县预备仓。
东安县永丰仓。
道州常平仓
宁远县义仓。
永明县义仓。江华县广积仓, 常平仓。
新田县储积仓。
靖州永丰仓。
天柱县布政司民仓, 永丰仓, 预备仓。
会同县际留

卷六十七

麻阳县库。
《永州府》
本府库。
零陵县库。
祁阳县库。
东安县库。
道州典积库。
永明县兴济库。江华县库。
靖州大安库。
天柱县节库。
会同县耳房库。
通道县耳房库。
绥宁县钱帛库。
郴州库。
永兴县库

卷一百五

珍也。居下流而委弃,历终岁而堙郁,望高鉴兮暗投,幸馀光之洗拂。
《寒亭记》元结
永泰丙午中,巡属县至江华县,大夫瞿令问咨曰:县南水石相胜,望之可爱,相传不可登临。俾求之得洞穴,而入栈险以通之,始得构茅亭于石

卷一一九○四

 沅江县桃源县 龙阳县 沣州  石门县 安乡县慈利县 永州府 零陵县 东安县 祈阳县道州  永明县 江华县 宁远县 宝庆府邵阳县 新化县 武冈州 新宁县 辰州府沅陵县 卢溪县 辰溪县 溆浦县 沅州黔阳县 麻

卷一一九○六

。时有五处。按通典云。一塞上岭。今南康郡大
庾岭是也。二骑田岭。今桂阳郡服岭是也。三都
庞岭。今道州江华县永明岭是也。四洭渚岭。今
江华界白芒岭是也。五越岭。今始安郡北零陵
临源岭是也。此秦人戍守之道也。汉 ……一统志本州北至上都五千五百
五里。 北至大都四千七百五里。 东至桂阳
州小东门桥界一里。 西至道州路江华县
西岭八十里。 南至怀集县界黄连山二百八
十二里。 北至桂阳路临武县界雷鸣水八十
里。 东到桂阳州 ……自界首到韶州府四百五十里。共六百六十
里。 韶州府英德县一百五十里。共三百六十
里。 西至湖广道州府江华县地名西岭九十
里。自界首到江华县二百四十五里。共三百三
十五里。 南至本县界正宾乡一百六十里。自
界首到本府清远县二百里。共三百六十 ……。自界至桂岭县三十里。南至广州怀集
县界一百二十里。以废地铺为界。自界至怀集

县六十里。 北至道州江华县一百二十里。以
杉子铺为界。自界至江华县三十里。 东南到
桂阳县界乡八十里。以板岭为界。到桂阳县一
百里。 西南到广州怀集县一百二十里。以上 ……五千六百一十里。 东北至
大都四千八百一十里。 东北至本州一百五
里。东至本州上平铺界七十里。 西至江华
界西岭八十里。 南至怀集县界一百九十
里。 北至本州大鹏山八十里。 东到本州一
百五里。 西到江华县一百八十里。 南到怀
集县一百九十里。 北到蓝山县二百二十五
里。东南到开建县四百五十里。 东北到临

卷一一九八○

双行注文|冰。鸣水岭〈永州府志在永州府零陵县。距城南一百一十里有瀑布水声闻数里。故名。地接全道二州界。〉黄
蘖岭〈元一统志在永州府零陵县。距城东南一百二十里其山接道州黄蘖洞。一在连州府桂阳县。郡国志云。卢水北出黄蘖岭复有进水出焉太平寰宇记。〉白芒岭〈郡县志在道州江华县西。亦名毗渚五岭之一也。〉永明岭
〈郡县志在道州永明县。旧名都庞。五岭之一。〉同山岭〈元一统志在永明
维基 正史类

卷四十

为唐兴。天宝元年,改为延唐。泠水,在今县南六十里

江华汉冯乘县,属苍梧郡。武德四年,析贺州冯乘县置江华县。贞观十七年,改属永州。上元二年,还道州。文明元年,改为云溪县。神龙元年二月,复为江华

永明隋改汉

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第一百九十六 

营中病者、死未葬者、孕者、嫁娶者,赡给有差。朝廷从寿昌朱橐请,以飞虎军戍寿昌,并致其家口,力争止之。江华县贼苏师入境杀劫,檄广西共讨平之。司马遵守武冈,激军变,劾遵而诛其乱者。

理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寻

卷三十八本纪第三十八

廨。乙未,填星犯亢宿。庚戌,荧惑犯太微垣。是月,镇南王孛罗不花来朝。

十二月,立道州永明县白面墟、江华县涛墟巡检司各一,以镇遏徭贼。甲戌,诏整治学校。

是岁,禁私创寺观庵院。僧道入钱五十贯,给度牒,方听

卷四十本纪第四十

阳路长山等县饥,赈钞万锭。彰德路安阳等县饥,赈钞万五千锭。

夏四月丁丑〔朔〕,道州土贼蒋丙等反,破江华县,掠明远县。戊寅,彰德有赤风自西北起,昼晦如夜。甲申,享于太庙。丁亥,临贺县民被徭寇钞掠,发义仓粮赈

卷二十四 本纪第二十四

给帖木儿补化宣让王印,镇淮西。召威顺正宽彻不花还。

  夏四月丁丑,道州贼唐大二、蒋仁五等作乱,陷江华县。甲申,有事于大庙。庚寅,车驾幸护圣寺。中书右丞铁木儿达识为中书平章政事,中书左丞阿鲁灰为右丞,参知

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以道明习法律,延祐初,辟广西帅府掾。会瑶蛮反,以道单骑入贼巢,谕使降。由是知名。

  累迁道州路江华县尹,邻县瑶贼相戒,毋入江华县境,以道夺豪民占水利,溉良田数万顷,废黄泥渡,别通水道,使民运盐米,水潦至,不为病。民立碑颂之。  天历二年,中书省奏,江华县尹聂以道授武昌推官。文宗惊问:“聂以道廉吏,今才为推官耶!”初,文宗南迁,闻其名,召见赐宴加劳,故稔

明史/卷

属湖南宣慰司。洪武元年为府。九年四月复降为州,以州治营道县省入,来属。西有营山,营水出焉,至泥江,与江华县之沲水合。东有潇江,至青口,合于沲水。又西有濂溪,源出州西安定山下,东北合宜水,谓之龙滩,下流俱入湘 ……:

  宁远州东少北。南有九疑山,介衡、永、郴、道之间。山有朱明峰,潇水出焉。又南有舜源水,北流与江华县沲、潇二水合为三江口。南有九疑、鲁观巡检司,在九疑、鲁观二峒口。

  江华州南。东南有故城。今治本

明史/卷

年十一月移治霭石山下,而置边蓬寨巡检司于旧治。北有秦山,接湖广道州界。东北有氓渚岭,即临贺岭,与湖广江华县分界。又东有富江,南合贺水。西南有白霞寨、西北有寨下市二巡检司。

  贺府东南。元贺州,直隶广西两

本纪十八 宣宗本纪二

等二十州县卫、湖南武陵等十州厅县卫、甘肃渭源等七州县、贵州桐梓县灾民口粮籽种。

  二月戊寅,湖南江华县瑶贼赵金龙作乱,命卢坤等剿之。己卯,御经筵。甲申,梁中靖奏查办邪教株连冤抑,谕斥之。辛卯,钟昌降调。

卷六十八

里。袤五百九十里。北极高二十六度九分。京师偏西四度五十三分。领州一,县七。江蓝同知一,嘉庆十九年移治江华县涛墟市,后又迁于锦田所城。通判一,道光十二年移治新田县杨家铺。零陵冲,繁,难。倚。城内万石山。西:西
经部 书类

卷七

峤即)


(黄蘖山庞音龙水经注作部龙南接广东连州界邓德明谓都庞在九真大谬)第四萌渚


岭在永州府江华县(亦称萌渚峤即古临贺岭又名白芒岭今名桂岭高)


(三千馀丈南接广西平乐府贺富川二县界)第五越城岭 (第 7-8a 页)
经部 礼类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

 蓝山县南(亦称都庞峤即黄檗山庞音龙水经注作/部龙南接广东连州界邓德明谓都庞在)
 (九真/大谬)第四萌渚岭在永州府江华县(亦称萌渚峤/即古临贺岭) (第 212-31b 页)
史部 正史类

卷四十

年复为唐兴天宝元年改为延康泠水在今县南六十
里 江华 汉冯溗县属苍梧郡武德四年析贺州冯
溗县置江华县贞观十七年属永州上元二年还道州
文明元年改为云溪县神龙元年二月复为江华 永
明 隋改汉营浦县为永阳置 (第 40-52a 页)

卷四百三十七

寿昌并致其家口力争止之江华县贼苏师入境杀劫
檄广西共讨平之司马遵守武冈激军变劾遵而诛其
乱者理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寻擢礼部侍郎直学 (第 437-16b 页)

卷三十八

废寺钞一千锭以营公廨乙未填星犯亢宿庚戌荧惑
犯太微垣是月镇南王博啰布哈来朝十二月立道州
永明县白面墟江华县涛墟巡检司各一以镇遏猺贼
甲戌诏整治学校是岁禁私创寺观庵院僧道入钱五
十贯给度牒方出家 (第 38-14a 页)

卷四十

佩虎符提调屯田是月般阳路长山等县饥赈钞万锭
彰德路安阳等县饥赈钞万五千锭夏四月丁丑道州
贼蒋丙等反破江华县掠明远县戊寅彰德有赤风自
西北起昼晦如夜甲申享于太庙丁亥临贺县民被猺 (第 40-13a 页)

卷四十四

元道州路属湖南宣慰司)洪武元年为
府九年四月复降为州以州治营道县省入来属(西有营山
营水出焉至泥江与
江华县之沲水合东有潇江至青口合于沲水又西有濂溪源出州西安定山下东北合
宜水谓之龙滩下流俱入湘水)
北距府百五 (第 44-17b 页)
十里领县四 宁远(州东少北
南有九疑山介衡永郴道之间山有朱明峰潇水出焉又南有舜源水北流与
江华县沲潇二水合为三江口
南有九疑鲁观巡检司在九疑鲁观二峒口)
江华(州南东南有故城今治本宁速卫右千户所洪武 (第 44-17b 页)

卷四十五

  平乐府(元大德五年十一月置)洪武元年因之领州一县七北距
布政使百九十里 平乐(倚东南有鲁溪山西北有漓江又北有乐川水东经昭潭
流合焉又东有榕津寨巡检司又有水浐营土巡检司又东有龙平寨巡检司昭平堡土巡检司废又东有团
山□东南有广运堡足滩堡又南有甑滩堡俱弘治后置)
恭城(府东北南有乐川水又东有势江南有南
平江北有平川江西南有西水江俱流合焉东北有镇峡寨东有势江源二巡检司又有白面寨西岭寨二土
巡检司)
富川(府东少北元属贺州洪武十年五月改属浔州府后来属西南有钟山县旧治于此洪武
二十九年十一月移治霭石山下而置边蓬寨巡检司于旧治北有泰山接湖广道州界东北有氓渚岭即临
贺岭与湖广
江华县分界又东有富江南合贺水西南有白霞寨西北有寨下市二巡检司)(府东南元 (第 45-25b 页)
史部 编年类

卷七十

之何患于不治太上皇帝谓祖宗成宪/朕之家法不敢改也是宜宝之以为致治之龟鉴)
𠡠令所删定官陈琦责监道州江华县博易场(琦初见/十月戊)
(戌/)琦尝上书言台谏论列吕颐浩不当又讼监察御史 (第 70-8a 页)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卷十一

 (骑田一曰上岭山又曰黄岑山在今湖南郴州南都/庞亦曰永明岭在今湖南永州府永明县北萌渚在)
 (今永州府江华县西南越城亦曰始/安岭在今广西桂林府兴安县北)与越杂处
彗星见
(戊/子)三十四年烧诗书百家语
 始皇 (第 10-9b 页)

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 卷三

 (递运所南城县蓝田巡检司又革凤阳开封怀庆平/阳等肝属递运所凡数十处省左右布政司一员革)
 (五军都督府断事官革夔州府大昌县省卫辉府胙/城县训导二员省永州府江华县县丞主薄各一员)
 (革各府照磨所检校司狱省广州府连山县以其地/入连州等甚详宪章录载有革略阳县革南丹 (第 8-35b 页)

卷一百七十二

金字经一藏 二月印造至元钞九十九万锭中
统钞一万锭 三月己未汴梁地震 夏四月丁丑道
州土贼蒋丙等反破江华县掠明远县 戊寅彰德有
赤风自西北起忽变为黑昼晦如夜 庚寅帝幸护圣
寺 命中书右丞特穆尔达实为平章政事 (第 172-14a 页)
史部 别史类

卷一

  郡县
建隆三年以青州北海县为北海军
建隆四年以秦州大潭县治成纪开封府东明镇为东

明县义州山寨镇为安化县(义州太平兴国/初改为宜州)潭州弘道
县为营道县又以潭州江华县隶道州
乾德二年以襄州阴成镇为光化军以襄州谷城镇为
乾德县隶光化军以朗州桃源乡为桃源县以扬州迎
銮镇 (第 1-15a 页)
史部 诏令奏议类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卷七之一

  檄广东之三江协连山县查明矿徒散匿何处有
  无聚集严行防范约束在案(臣/)查蕉木山西系广
  西之贺县东接广东之连山县并与湖广之江华
  县
相近因蕉木山出产矿砂广东附近穷民乘间
  偷采驱则散回各家每岁必有几次即湖广广西
  之人亦间有在内 (第 7-62b 页)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卷六十上

  等处总兵官杨国相移咨四月十六日据游击杨
  京瑛呈称行劫荆家贼夥当即四路悬立赏格访
  查严缉据江华县民凤成伟等禀称深知此案贼
  犯来历住居广西贺县等处地方情愿报效前往
  缉拿等情随挑选健兵十名令把 …… (第 60-63a 页)
  去后兹于十一月二十二日据永州府宁远县报

  称本月十五日接江华县锦田司巡检毛峻德自
  广东广州府禀称盗首七十七已于十月二十六
  日会同四会县把总典史在广宁地方拿 (第 60-95a 页)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卷二百二上

 奏
既遇斯等穷奇不得不有一番处置倾耳以听朕结此
案可也
  雍正七年七月二十一日广西巡抚(臣/)金鉷谨
 奏为奏
闻事窃查湖南江华县鸭头源张家寨两案盗犯(臣/)
  后准到湖南抚臣王国栋咨移据夥盗供出广西 (第 202-63a 页)

卷一百四十九

民怀其惠今为桂东县令乃昔峒寇所
巢龟鼎虽务怀柔亦不姑息革暴而良渐有端倪还定
安集龟鼎有力焉从政郎道州江华县令莫价志气好
脩文采亦富见于议论每事正平江华之在舂陵号为 (第 149-15a 页)
史部 地理类

卷三十

  弘道 永明 延唐 大历 江华
弘道县(上郭下/)

本汉营浦县属零陵郡隋改永阳县贞观八年省入营
道县天宝六年改为弘道县
大阳原在县南五十步多小斑竹相传云舜崩之后二
妃寻湘水以手拭泪把竹遂成斑也
营水南自江华县流入
永明县(中东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汉营浦县隋改为永阳县武德四年移于州西南贞
观八年省天后又置 (第 30-17a 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