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黄蛰虫丸[大黄蛰虫丸]

 qyphhh 2022-10-28 发布于上海
大黄虫丸
大黄虫丸
大黄虫丸,中医方剂名。为理血剂,具有祛瘀生新之功效。主治五劳虚极,干血内停证。形体赢瘦,少腹挛急,腹痛拒按,或按之不减,腹满食少,肌肤甲错,两目无神,目眶暗黑,舌有瘀斑,脉沉涩或弦。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大黄䗪虫丸
主要成分
大黄、甘草、黄芩、桃仁、杏仁等
药品禁忌
孕妇忌用
出处
《金匮要略》
百科名医权威合作机构
科学、实用的健康科普
简介
  • 通用名:大黄䗪虫丸
  • 英文名:DaHuangZheChong Wan
  • 商品名:大黄虫丸(同仁堂)
大黄虫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 熟大黄、土鳖虫(炒)、水蛭(制)、虻虫(去翅足,炒)、蛴螬(炒)、干漆(煅)、桃仁、苦杏仁(炒)、黄芩、地黄、白芍、甘草。
大黄虫丸的性状特征
  • 大黄虫丸为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味浓,味道甘、微苦。
大黄虫丸有哪些主要作用
  • 活血破瘀、通经消癥。
  • 可缓解腹部肿块、面色暗黑、肌肤甲错、潮热羸瘦、经闭不行等症状。
大黄虫丸用于治疗哪些病证
  • 用于治疗由瘀血内停,冲任二脉受阻,血海空虚所致的闭经,缓解面色暗黑、肌肤甲错、潮热消瘦、经闭不行等症状。
  • 用于治疗由血瘀不行,积结日久所致的瘕,缓解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晦暗等症状。对于子宫肌瘤及月经不调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以服用大黄䗪虫丸。
用药前须知
  • 大黄虫丸为处方类药物,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购买和使用。
  • 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服。
  •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各种类型肝炎、肾功能不全、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开具处方时请主动告知医生,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品,请告知医生。
  • 过敏性体质者,谨慎服用。
  • 运动员慎服。
  • 孕妇禁止使用。
  • 哺乳期女性使用前需咨询医生。
  • 儿童使用前需咨询医生。
大黄虫丸的制剂规格
  • 大黄虫丸为丸剂,每丸3克。
如何服用大黄䗪虫丸
  • 服用时间:最好在饭后服用。
  • 服用方法:口服,温开水送服。
  • 服用剂量:水蜜丸一次3克,小蜜丸一次3~6丸,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1~2次。
温馨提示
  • 儿童需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大黄虫丸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 因大黄虫丸中含有蒽醌类药物大黄,正常用药后可见大便次数增多,个别患者出现腹痛腹泻,如果患者不能耐受或出现腹痛加剧,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症,可减量服用或停服本品。
用药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忌饮酒、饱餐。
  • 服药3~7天,或服药期间症状未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 大黄䗪虫丸与其他中药和西药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如果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服用前请务必咨询医生,以防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温馨提示:
  • 使用中成药时,首先需要请中医进行辨证,做到合理应用。
  • 不要自行根据症状盲目加量、减量服用,也不可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长期服用。
  • 发生不良反应时请停药,并及时去医院就诊,以确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调换药物。
  •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 不要听信广告宣传使用中成药。
  •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成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 存放于阴凉处,密封保存,注意防潮。
  • 如果希望了解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 [2]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成方制剂卷(上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