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总需一束光

 施训洋 2022-10-28 发布于安徽

昨天的推文发出后不久,就收到了很多暖心的回复。其中有我读大二的女儿和我在大学短期深造时的班主任,她们的话又让我的“焦虑”很快退潮。

“还是很感谢爸妈的鼓励与引导的,特别是老爸!爱你们!”女儿在朋友圈的留言,让我充满了力量。

自从女儿读大学,她就很少在我的文字里出现。其实,并不是不关注,而是不想过多地干扰她的生活。女儿已经长大了,有她自己的生活空间。

可能是受我的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女儿也喜欢写写文字。女儿的文字读来让我赏心,她的诗和散文还很有格局。

时光啊,你慢些走,可好?

你怎的如手中细沙?

越攥紧你,却流得愈发急?

时光啊,你慢些走,可好?

青春才几年,却被盗走了三年!

我们渴望自由,却屈从于现状。

时光啊,你慢些走,可好?

时间会证明一切,我们坚信,历史终将被铭记!

来日方长,未来定是万丈光芒好!

(女儿的这首诗,得到了她老师的肯定,也得到了我作家班班长的肯定。)

如今,女儿的进取心越来越强,大一下学期通过了英语四级。前几天,女儿发回信息,告诉我们她报名考英语六级。

女儿在大学的每一天都很充实,尤其是与同学的交往很和谐,特别是与舍友的关系相处融洽。她与舍友的每一次集体活动,都会与我们分享,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我在大学短期深造时的班主任留言比较长,读了很是暖心。只是还没等我记录下来,她就删了。

好在,班主任很快就私信了我,而且聊了更多。我才发现,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关注着我。

“我把给你朋友圈的评价删了,想想也许我说的并不能科学周到,毕竟你自己是优秀的教师。”

“优秀”这个词用在我身上,有点惶恐,毕竟还是有很大差距。

“中学老师,可能教大孩子习惯了,未必能接受小学生入门的过程之慢。我同学就是,两口子分别是初中老师和高中老师,他们开始时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像他班里最优秀的,但是事实不符合他们的期望,于是就焦虑,甚至传达给孩子一个信号:她很差,智商不行!这是我评论里想表达的主要意思。”

确实,我在辅导儿子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闪念。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而忽略了他还是一个幼儿。

不过,我还是不喜欢将孩子与别的孩子比,总认为只要与自己比就好,今天与昨天比,明天再与今天比。关键看目标达成度。

“我在做中小学教师面试评委的时候,肥西一位有经验的老师说了一句话:数学老师的孩子,数学往往不好。”

班主任转述的这话,我并不完全同意,毕竟没有准确的数据支撑。但,细细回想一下,还真有那么一点点。幸亏我还教过小学语文和初中化学,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数学老师。

这话,这“经验”,不但对班主任触动很大,对我的触动也很大。

“我想作为数学教师,或者作为教师,我们可能有些时候对孩子居高临下了就像你说的,焦虑往往是期待超过现实,还有一种情况:认知不够全面,眼光不够长远还有统计说,教师家孩子成才的比例大,心理问题的也偏大。”

班主任不愧是高校教授,每一句话,每一个表达,都很精准,让我倍受鼓舞。

班主任的女儿就是一名初中生,她对自己教育女儿的方式进行有效调整。这对我是也是一种好的启发。

“所以我自己也是不断调整对我女儿的教育方式,尽量在她需要我说的时候慢慢地说。看过好像是你写的你同事的教育方式:教育无痕。我很有共鸣。”

班主任的“慢慢地说”让我心头一颤,我更多地是快速地表达问题。

我读着老师发来的信息,心中暖暖的。

班主任最后又和我谈到了她说的那位同学:上面说的我同学,他在家把他一年级的女儿“教育”得哭天喊地,当时打电话给我时就意思说小孩接受能力不行,后来还多次跟我交流他给小孩做的题,我就发现他想得太复杂了,或者说对一个初入学的孩子要求的梯度太高了。我“教训”我同学好几次,现在他不那么“用力”了,孩子状态也越来越好。

老师的话,对我是一次提醒,让我找准了方向。

生活,还是要把期望值看的低一点。不但对孩子,对自己也应如此。

正是有与老师的一番交流,在得知“教坛新星”向市级推选中落选时竟没有丝毫的失落。

从16进7,从7进4,每一步都是一次历炼,经历是一次成长。

这,对于我也是一件好事,可以将所有的心思转到课堂教学研究和儿子的教育上来。

思考,实践,反思,积累,下一步,我将转场课堂教学研究,向我的同学刘清清老师学习,做一名“研究”型的老师。

课间领孩子们跑步时,有孩子过来送奖状,说是班级得的。

三等奖,不错的,有差距才有上升的空间。

生活,需要一束光。真好,我总能在困难时遇上。

感谢每一束照亮我前行道路的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