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vivo蔡司联合实验室:移动影像创新为何“代代都强”?

 壹观察 2022-10-28 发布于北京

vivo蔡司联手,深入三大维度影像创新

作 者 丨 宿艺
编 辑 丨 子淇


与蔡司战略合作两年之后,vivo官方于1028日发布了一条《探访vivo蔡司联合影像实验室》的长视频。

超过6分钟的视频内容包含的信息量很大,简单概括来说主要回答了业界与用户长期以来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

vivo与蔡司联手初期,业界也曾有“真合作还是假贴牌”的质疑,三代产品(从X60到X80系列)之后,为何这种声音都消失了?

“蓝上加蓝”组合之下,vivo X系列为何每代都能取得显著的影像技术与体验突破,并持续成为同时代手机影像创新的“典型标杆”?

“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接下来还能做什么?

vivo蔡司联手,深入三大维度影像创新

vivo与蔡司的合作深度,其实远超外界想象。比如在位于德国 Oberkochen 的蔡司总部,以及中国东莞的vivo全球总部,皆建立了“vivo蔡司联合影像实验室”,这让双方的技术与产品人员可以更好地调动总部资源与各自优势,同时更加高效地推动多个维度的影像创新。

技术层面双方在光学、器件、算法等技术领域皆进行了深入合作,实现“专业硬件”与“顶尖软件”创新两大难关的持续突破。

蔡司作为全球最顶级的光学企业,如何将优异的传统光学玻璃镜头放置在空间“寸土寸金”的智能手机之中,这是双方合作面临的首个核心突破点。解决方案分为两步:将光学镜头模组尽可能的小型化,同时保证蔡司镜头追求极致成像性能与复杂场景要求;2)探索材料与工艺领先的手机高精度光学镀膜技术,使其达到严苛的“蔡司T*镀膜”苛刻的光学工艺质量标准和成像质量规格

光学影像元器件从工艺和良品率来讲,由小到大易,从小而大难。手机手机镜头不仅较小且形状不一,将蔡司品质镜头塞进手机,无异于“在指甲盖上做微雕”,同时还要面临5G智能手机如今在重量、厚度、结构堆叠、手机信号、发热等一系列难题。此次公开的探访视频中,蔡司影像专家给出揭秘答案:借助虚拟样机、虚拟孪生等数字技术,蔡司与vivo联手攻克了这一难关,“每个智能手机镜头表面都使用了高精度镀膜技术”,这也让vivo从X60系列开始就解决了智能手机时代包括iPhone用户都一直饱受困扰的鬼影、炫光等影像难题。

当然,vivo与蔡司的联手远不止光学硬件领域,而是深入“真实世界-成像系统-后处理算法”的整个vivo影像技术矩阵。例如基于颜色感知、拍摄处理、色彩显示上准确表达出色相、纯度和明度的“蔡司自然色彩”,其背后是双方人员通过实验室中使用精确校准光源与室外拍摄的细致对比与反复调整优化,保证了vivo X旗舰手机在各种复杂光线场景中依旧可以如蔡司相机一样完成对人眼自然颜色的准确记录表达。

还有基于领先算法与蔡司光学设计经验,针对Biotar、Plannar、sonnar、Distagon等蔡司经典镜头人像风格复刻的多元化镜头包,以及在好莱坞导演偏爱、三次获得奥斯卡科学工程奖的蔡司经典电影镜头打造的“cinematic电影模式”。蔡司技术人员在视频中表示,蔡司电影镜头拥有专业和独特的视频记录和表达方式,双方基于这一技术优势与影像特点,共同推动在智能手机中实现了这一电影感模式和氛围,包括首次在安卓行业内实现了带有变形宽屏幕镜头风格的虚化效果。这也是vivo影像技术人员将其称之为“vivo并不是加滤镜,而是加味道”的重要原因。

而这些“味道”,就是vivo与蔡司联合通过多重移动影像创新,将专业用户们一直津津乐道的“蔡司味道”通过移动影像向大众用户传递的共同目标。

产品层面,双方联手重点打造的“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作为上述技术创新的“合集”,已经在vivo X60、X70、X80三代产品系列上得到了充分验证。

从X60系列开始,vivo借助相比同时期竞品“足够长的影像长板”站上了“全球顶级手机影像旗舰”的位置,之后的vivoX70 Pro+的影像表现更是足够惊艳,在更加成熟的“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与vivo自研专业影像芯片V1等一系列顶尖影像技术与定制元器件的共同加持下,vivo X系列不仅赢得了众多专业影像创作人的高口碑认可,被媒体评价为“2021年度中国5G影像旗舰新标杆,也由此建立了大众用户对“vivo=影像领先”的广泛认知。而在此之前,这一认知主要存在于苹果和华为两大手机品牌。

今年上半年发布的X80系列,则让vivo在移动影像与高端旗舰赢得了用户口碑与市场销量的“双认可”。开售首月,vivoX80系列即在国内3500-5000元价格段安卓手机5G高端市场斩获了23.5%的超高份额,成为该高端价格段绝对的TOP1机型。之后更是在今年被称为“最卷618”大战中入选京东安卓高端手机金榜,即使在发布半年后的今天依旧保持了非常不错的市场热度与持续销量,这在被称为“新品如海鲜保质期”的中国手机市场尤为不易。同时根据Canalys最新公布的数据,vivo在2021全年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第一品牌之后,今年前三个季度皆稳居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这些市场表现皆从侧面印证了用户对“vivo影像”的高度认可。

品牌层面,作为一家176年以来持续深耕光学镜头领域并拥有盛誉的全球影像品牌,蔡司代表的不仅仅是顶尖的光学技术,同样在影像文化、专业影像人群、高端品牌方面拥有显著的影响力。

双方合作之初,就宣布将共建长期内容专题“vivo蔡司大师影像”,将影像文化与创作热情传递给全球广泛人群,实现“人人都是创作者”的目标。在此之后,我们也看到了包括“以专业致敬专业”的主题影像展、VISION+影像计划等活动的快速落地,以及如今双方共同推动的《探访vivo蔡司联合影像实验室》视频传播,这也让“vivo=高品质手机影像”与更广泛的大众用户群体建立了长久的心理认知与品牌认同感。

由此可以看到,vivo与蔡司的合作已经深入了技术协作、产品共同定义、品牌联合推广等多个重要维度,背后则是双方彼此高度认可与互相信任,以及对推动顶级移动影像创新与推动大众普及的共同愿景。

海外媒体曾向蔡司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蔡司对 vivo 手机相机的贡献是什么?”蔡司相关人员给出了明确答案:蔡司与vivo 的合作是非常“密集的”,简单来说“双方影像专家沟通的频率是最高的,内容也是最深最独特的”。这其实也是X系列影像旗舰的“三代组合拳”打出之后,vivo影像的持续跨越晰可见,以及之前“真合作还是假贴牌”的质疑声音快速烟消云散的重要原因。

登上移动影像顶峰,vivo是认真的

X系列十年,见证了vivo登上移动影像顶峰的全过程,期间没有“花哨的炫技”与“苦难历史”,更多是“埋头种因”的持续探索前行,概括来讲主要有四大“坚持”。

首先,坚持影像技术创新的“长期主义”。

从2014年vivo发布的X Shot全球首发同时具备f/1.8超大光圈与光学防抖方案、2018年vivo X23发布14EV动态范围的Super HDR技术开启了移动影像“逆光也清晰”的全新阶段、再到之后的X30 Pro实现60倍超级变焦与50mm专业人像镜头、X50 Pro搭载行业首个超小型防抖微云台、X60 Pro+首次搭载蔡司T*镀膜与蔡司光学镜头,再到搭载自研芯片的X70 Pro和X80系列两度突破移动影像算力天花板,再到近期vivo影像战略发布会上密集首发的一系列高密度创新影像技术与顶级定制元器件 ......

可以发现,坚持技术创新“长期主义”的vivo移动影像的创新节奏越来越快,步伐不断加大。而这种“加速度”,实际上也是对坚持长期主义创新者的最好褒奖。

第二,坚持移动影像创新的“专业主义”。

影像作为智能手机用户如今的“第一刚需”,任何突破都是大量创新技术共同聚合推动的成果,这就要求目标打造“影像新标杆”的手机企业不仅要拥有完整的综合技术实力,也必须具备专业的科学精神,以及对专业影像演进的准确判断。

就如vivo影像人员在视频中所说:“vivo是把色彩当成科学在研究”。包括vivo围绕“比肩专业影像设备”、“比肩专业摄影团队”、“比肩专业后期能力”构建的“全链路影像技术矩阵”。而在其背后,是vivo在深圳、东莞、杭州、上海、西安建立了五大影像研发中心、是超过千人专业影像团队,以及如今超过1200件影像专利授权的强力支撑,共同推动vivo一直追求的“性化的专业影像”不断向前演进。

第三,坚持影像创新的“技术长赛道”战略。

2020年开始vivo将设计、影像、性能、系统确立为“四条技术长赛道”。一方面,四大核心技术互相融合进一步加速了vivo影像的技术实力与创新空间,并在与蔡司的合作中赢得了对方高度认同,有力支撑了“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从技术设想走向现实,并伴随X系列发布实现了快速迭代升级。另一方面则让vivo影像拥有了在聚焦赛道领域“上不封顶”式的强大投入与长期引领创新。

也是从这一时间开始,vivo X系列赢得了“影像旗舰新标杆”的持续引领地位。vivo研发人员也在视频中对此表示:“vivo相信扎实的技术底座,是所有影像创新的基础驱动力”。

第四,坚持“双轮驱动”模式。

vivo是如何在日趋同质化的影像赛道上做到显著差异化创新并持续领先的?答案就是“内驱自主创新”+“外驱开放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

这种选择非常容易理解,影像是一种连接多学科的复杂技术创新。当跨入移动影像时代,光学、材料、算力、算法、智能化场景感知等跨领域的软硬件一体深度融合趋势,意味着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独立成长”并持续领先。vivo的选择,是在自研芯片、自研影像算法、场景化智能感知与功能创新等领域深入创新,同时基于开放共赢策略积极寻找业界最顶级的合作伙伴,通过“找更专业的人,做更专业的事”密切协作,探索传统光学厂商与手机企业之前都未能达到的新边界。

实际上,之前华为与徕卡的合作已经充分验证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而vivo与蔡司的深度合作如今同样重要:在移动影像创新趋缓与内卷的趋势下,行业和用户都迫切需要足够有差异化、技术与体验进阶足够明显的新影像引领品牌。而完成“三代影像突进”的vivo X系列,就是这个新答案。

《壹观察》评论

vivo不是与蔡司合作的第一家手机企业,但智能手机时代这个新的“蓝上加蓝组合”在过去两年时间的表现,可以用“超出期待”来评价。

vivo长期以来是“强影像”手机品牌,但平心而论距离“影像巅峰”总感觉还有一段距离。与蔡司战略合作与两年的深度联手,终于让vivo影像跨出了登上顶峰的最重要一步。

而“超出期待”的创新背后,其实不仅仅是两家企业在各自领域长期深耕后的“技术聚变”,同样是两家品牌从合作之初就建立起来的彼此欣赏与高度互信。2020年“官宣”合作之初,vivo与蔡司的接触已经长达四年。蔡司对自己的品牌与技术羽毛非常爱惜,vivo对与顶级光学品牌的合作也非常慎重,毕竟行业之前并不缺乏因“贴牌”而草草收尾的案例。这让双方在合作的每一个方向、细节和未来设定都进行了细致规划。

vivo相关人员对《壹观察》表示:“小蓝标在贴上手机之前,都需要经过蔡司一系列严苛测试,包括不限于上文的实验室项目,以符合蔡司的标准。如果测试出现问题,蔡司会将之反馈给 vivo,并一道解决”。可以说,“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背后,已经很难说哪些方案是 vivo 的贡献,哪些来自蔡司的贡献,也唯有如此,才是真正深入的携手创新,并且走的更长久。

《壹观察》了解到的另一个信息,是早在与蔡司合作之初,vivo内部高层就提出了明确要求:“不能用短期视角去考虑vivo x 蔡司,而是要追求真正的技术合作中,实现更为长久的品牌联合”。X系列三次产品迭代之后,双方共同用“打造人性化的专业影像”、“代代皆标杆”的影像技术与产品创新践行了这一理想与信念。

而根据近期vivo影像战略发布会上沟通的信息,伴随全新超大底、全新自研芯片、手持拍星空的“苍穹夜景系统”、“超感⼈像系统”等高密度软硬影像技术发布,可以预见“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也将完成重要的技术与体验进化,这也让我们对接下来vivo的“下一代影像旗舰”(极大概率就是vivo X90系列)充满期待。


END

「壹观察」创始人宿艺

原搜狐科技通信主编

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搜狐搜索「壹观察」

百家号、微博、抖音搜索「宿艺」关注更多

丨智能硬件丨通信丨新零售丨人工智能丨

丨智联网汽车丨智能家居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