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这首诗人人会背,但老师从不会如此

 寂寞的雄鹰 2022-10-28 发布于辽宁


我觉得总有一些诗词我们是后知后觉的,比如李白这首《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小时候以为这就是在讲一种轻快,但只有真正地了解了李白所经历的故事,才能明白它的内涵。

这首诗写于公元759年,安史之乱发生之后的第四年。战乱正在平息,生活也在逐渐地恢复,但是很多人的人生却从此发生了改变。

王昌龄在两年前被害身亡;王维在摆脱牢狱之灾后一步一步地高升;高适成为彭州刺史统辖一方;杜甫被贬华州。可以说盛唐顶级诗人或多或少的都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

这一年华州出现了大旱,唐肃宗宣布大赦天下。此时的李白正在流放夜郎的途中,突然重获自由,于是就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这一年李白59岁,鬓发斑白,荣光不再。此时的李白距他离世只剩下三年的时间。

十几年前他还是让整个盛唐为之疯狂的谪仙人。唐玄宗降撵相迎、贺知章金龟换酒。

这十几年发生了太多,多到足以颠覆一个人的命运。当初因为厌倦了当玄宗身边的御用文人,李白主动上书请求还乡,他终于不再是那个权贵养在深宫里的金丝雀,但也从此开启了他漂泊的后半生。

44岁,李白在河南遇到高适和杜甫,三人一起巡山问道。

45岁,回到他在山东的家,被老婆嫌弃无能无用。

46岁,梦游天姥山,决定离开山东。再下江南拜访昔日好友贺知章,结果去了才发现贺知章已经去世。此后他漂泊金陵、扬州等地又是三年。

51岁,他在河南商丘和宗氏成婚,随后一起北上幽州,同时发现了野心勃勃的安禄山,预感到了风云将会大变。

53岁,他再度南下,又花了三年时间,他一路从河南到扬州,再到安徽秋浦,最终抵达宣城。

这个时候,改变大唐命运的安史之乱也爆发了,于是李白跟妻子宗氏又开始南奔避难,他当时恰恰就投在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中。李璘后来拥兵自重,被打为叛军。因此李白也受到了牵连,被判流放夜郎。

当了解了这些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这首诗,你还会觉得仅仅是在写重获自由之后的轻松吗?

朝辞白帝彩云间

早上我告别了高耸入云的白帝城,再一想,是不是又正如昔日他上书请辞,离开那个困住他的长安城,也离开了权力的是非和浮华呢?

千里江陵一日还

江陵虽远但地势较低,顺流而下一日可达。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上山时的每一步都步履维艰,但下山却只要一瞬间。像极了我们的人生。

这两句初看之下非常平常,但他的巧妙就在于借地势的高低讲行程,却又隐喻了人生的起伏。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里面的“猿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郦道元在《三峡》中写: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白从白帝城到江陵一定会途经三峡。“猿声”是一种悲情,所以猿声不住正是悲情不止。

此时,他早已不是那个二十来岁仗剑去国的潇洒侠客,他是一个脆弱的迷途羔羊;是不尽责的人父母、人夫;是失去友朋的孤雁;是潦倒颓唐的半百衰翁。

他曾经绚烂过、璀璨过、夺目过,也失去过、惆怅过、痛苦过。这些错综复杂的感情糅合在一起,都在向他讨一个答案。

那就这样吧,李白没有回答。世间对他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纷扰和爱恨也从不曾消灭过。然而轻舟已过万重山,它只留下了他的背影,走向更远的远方。

所以,你明白这首诗背后所承载的情感和信息了吗?谁的人生不是喜忧参半又步履不停呢?

那些过去的耿耿于怀拉扯着我们,然而我们彼此终究是要趋向更远的远方,所以就请学会整理自己的情绪,变得轻盈一点儿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