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炎、湿疹六经辨证与气血水辨证图

 出租车99 2022-10-28 发布于福建

皮炎、湿疹六经辨证与气血水辨证图

皮炎和湿疹的临床及组织学所见基本上无差异,皮疹的形态变化也相同,湿疹的所有皮损的局部之症辨证方法大体是:红斑和丘疹相比,丘疹的进行性炎症病变比红斑重,组织损伤也严重,故属于阳性反应即热盛;丘疹与水疱,水疱与脓疱,脓疱与糜烂相比,也是如此。一般是在湿疹三角图中(图17a),越向三角形顶端发展,其热证越炽盛,然后是随着向结痂、脱屑、浸润肥厚、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或脱失方向进展,炎性反应减弱,呈现退行性炎性病变,越接近三角形底边越显示寒性反应。从阴阳、寒热相对的概念来说,阳角即热象在湿疹三角图顶端最盛。越至底边越表现为阴象即寒象。还可看到,以中线为准,排列于左侧的皮损比排列于右侧的皮损偏阳性、热性,而排列于右侧的皮损较之排列于左侧者阴性、寒性。

但这是一般的看法,在多个红斑、丘疹或水疱中,也有阳(热证)盛的,也有偏于阴证(寒证)的。因此在对红斑与丘疹加以比较时,不能笼统地说红斑较丘疹偏于阳证,其炎症症状也弱。在比较丘疹与浸润肥厚损伤时也是如此。在每个皮疹中也有阴阳之差,有如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性皮疹中也有热盛者和比较弱的,这在临床上常可见到。阴阳,寒热有时不易辨别,辨证时必须详细观察皮疹的性状。

图片

还有一种皮炎、湿疹的辨证方法,是观察湿疹过程的辨证方法。上述湿疹三角图(图17a)是表示皮炎、湿疹的典型病损过程,如详细全面观察这种过程,可看到从炎症初起症状至晚期的炎症性病态,其皮肤病变以局部渐向更大范围扩展,直至波及全身,呈现复杂而多样化,而且在发病过程中有时引起脏腑功能障碍或是相反脏腑功能障碍和病变,亦可成为皮炎、湿疹的主要因素。

从皮炎和湿疹的全部过程来看,其各种病损形态,恰如《伤寒论》中急性热病的六经传变的见证,从阳证期至阴证期所显示的各种病态。湿疹初期的红斑性湿疹相当于太阳病期从丘疹性湿疹到小水疱性湿疹相当于太阳病期向少阳病期的移行期及少阳病期脓疱性湿疹、糜烂性湿疹、结痂性湿疹表现为湿疹极期的病态,相当于阳明病期脱屑性湿疹、浸润肥厚性湿疹、皮肤萎缩、色素沉着、脱失等慢性皮损和退行性炎性病变相当于阴病期

另一种辨证方法是根据皮炎和湿疹的病理变化进行辨证,这是按汉方医学病因病理学的气、血、水概念而辨证。即皮炎和湿疹的痒感,是由气的变化而引起,气机失调引起水的变化,导致汗腺分泌异常,从而发生痒感,气机失调引起的皮肤病变多见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湿疹中水疱、脓疱显著者或伴有浮肿者,是局部水湿代谢失常所表现的病理变化,在组织学上可见高度的海绵形成和表皮内水疱形成以及真皮和皮下组织浮肿等,辨证为局部水湿停滞证。皮下出血、紫瘢以及血疱形成的类型辨证为血证,常被认为是瘀血之症。有明显结痂和渗出倾向的病型,多为血证与水证相兼的病理变化

对皮炎和湿疹进行汉方治疗时,必须根据来自局部症状的上述三种辨证方法,即按照每个皮疹性质的表里、寒热、虚实辨证法,观察皮炎、湿疹的病理过程,联系《伤寒论》六经病按三阴三阳的病情传变辨证法,以及根据病因病理学的气、血、水概念的辨证法。同时还要掌握患者有无全身性病变(整体之证),准确的决定每个患者的证。

……

图片

根据局部之证选用的方剂,以湿疹三角图基础排列如图17b。但这是以部之证为基础的选方准则,究竟哪些方剂合适,仍需根据患者当时的病情和体质条件,以及内脏器官与皮炎、湿疹的相互关系确定方剂,并按病情作必要的加减。

说明:以上内容摘引自吴生安《汉方医学》一书,若有侵权,请联系编者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