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朋友说:演讲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获得听众的认可吗?没错,是这个目的,但郑老师告诉你,不要指望所有人都认可你。 演讲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获得听众的认可吗?没错,是这个目的,但不要指望所有人都认可你。 很多演讲者在分享时,总希望自己的演讲能获得台下所有听众的认同,而一旦带有这样的心态,当听众提出异议时,甚至发现听众没有专注听讲时,就会认为是不是自己讲的不好,或者是不是自己哪里表现不佳,消极情绪瞬间被点燃,自信心大受影响,演讲效果大打折扣。 演讲的真相是,无论台上的演讲者是谁,总有一部分人喜欢,一部分人不喜欢,一部分人无感。 
奥巴马任职期间支持率屡创新高,最高是60%,拜登最新支持率不到40%,万人之上的总统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认可,更何况我们呢。 佛祖普度众生,全球佛教信徒三亿五千六百万,占全球总人数的4%,是佛教不好吗? 不是的,或许是有些人的认知没达到,或许是有些人有自己的信仰,佛度有缘人。 再好的一款产品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再好的一个观点也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再好的一个人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人和人是不同的,需求和想法不可能都一致,正所谓众口难调。 不要试图迎合所有人,当你陷入“被所有人都认可”的误区时,你将不在是你。 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 爷孙俩骑着驴到城里去赶集,爷爷觉得孙子小,就让孙子骑上去,自己牵着走。路人看到说,这孙子太不懂事了,爷爷那么大岁数,居然自己骑驴让爷爷牵着走。 孙子愧疚赶紧下来,让爷爷骑驴,自己牵着走。路过的人又说了,爷爷太狠心了,孩子那么小,不心疼孩子,自己骑驴让孩子走路。爷爷听了,又赶紧把孙子抱上来,继续往前走。 路人看到说,这爷孙俩太狠心了,这么一头瘦驴俩人同时骑,爷孙俩又下来牵着驴走。又遇路人,笑着说,这爷孙俩真傻,有驴不骑,自己走。 爷孙俩犯傻了,骑着不是,牵着不是,干脆俩人抬着驴走。 想迎合所有人,就会迷失自己。 
你演讲的风格也许有人不喜欢,你演讲的观点也许有人不认同,你演讲的方式也许有人不care。 现实就是这样的,你不是人民币,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你。 你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带着一颗成长的心,不断的向上、向善、向好。 先做自己,才能影响别人。 生活中也是一样,不要指望所有人都认可你,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活成了别人眼中的你。 做好自己,更不要迷失自己。 — END — 演讲看上去是嘴上功夫, 其实需要很多能力支撑。 每晚19:30-22:30 欢迎来我的直播间 跟1w+同学一起成为更具影响力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