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晁错死的冤吗?不冤!不懂人心和人性,注定难以善终!

 子霄读史 2022-10-28 发布于北京

公元前155年(景帝二年),晁错向汉景帝上疏削藩,本是一番忠君报国的好意,没想到,却成了把他推向刑场的催命符!

晁错的父亲得知后,马上从老家颍川赶到长安,对晁错说:“你这个糊涂蛋!这事如果成了,那是皇帝的功劳;事情不成,那全是你的责任。你简直蠢到家了,怎么会办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

晁错并不认为自己有错,反驳说:“这件事对国家来说是有利的,我也就不在乎别人怎么非议我了,只要皇上明白我的忠心,这就够了!”

晁错的父亲跺着脚哭了起来:“我怎么有你这么儿子啊,晁家灭门之祸就在眼前,你居然还不自知,我又能说什么呢?”说完,竟然服毒而死。

十多天后,吴王刘濞听说朝廷要削藩,马上联合楚国等六个藩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这就是七国之乱,一时间天下大乱。

晁错的老对头,袁盎听说七国叛乱,差点高兴得跳起来:“晁错的死期不远了!”

果不其然,汉景帝慌了,乱了阵脚,袁盎跑去觐见汉景帝,对汉景帝说:“其实这事不难解决,七国诸侯不是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嘛,那就把晁错杀了,他们没有了借口,自然也就罢兵了,陛下杀一人,而救天下,这牺牲是值得的。”

汉景帝一番衡量之后说:“我不能因为晁错一个人,得罪了天下人!”于是,汉景帝被说服了。

晁错被请去了法场,他还以为要见皇帝,穿上了朝服,很正式,唉,没有想到,走到了长安东市,就此踏上了不归之路,一代名臣,腰斩而死,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一律处死,惨呐!至死,他还是不明白啊!

汉景帝知道晁错冤枉吗?知道,但是,杀他一人,虽然七国依然继续叛乱,但是却把朝中的大臣聚合起来,大家开始齐心合力,居然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从这个角度来说,晁错死得很值啊,他在的时候,偏偏不能整合朝中的各方势力,所以说,他死得也不冤。

晁错,错在哪里?

【1】没有认清人心和人性。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一个刚登基两年不到的汉景帝身上,错看了别人,也高估了自己。正如《罗织经》所说:“成事享其功,败事委其过,且圣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

【2】谋国先谋身。你连自己都保全不了,凭什么让人相信你能谋国?所以,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别怪世人势利与薄情,只能怪他没有看清这个世界。

【3】谋事之道,谋定而后动。削藩肯定是对的,正如晁错的“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毫无疑问,他说得都对,但是,应对方案呢,藩王不服造反,怎么平反?根本没有一二三条预案。所以,晁错慌了,让汉景帝御驾亲征,开玩笑呢,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汉景帝也慌了,选择听袁盎的建议,结果晁错不明不白地就得当了冤死鬼。

【4】顺势而为很重要。晁错是一代名臣,这没错的,他在经济和军事方面有积极作用,但是,削藩绝对操之过急,缓缓图之未尝不可。汉文帝时期,晁错就曾多次上书,提出削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议,但汉文帝并未采纳,说明时机并不成熟,晁错太过于关注自己,而忘了大势所趋,所以说,顺势而为很重要。

这是《罗织经》中的一个故事,用晁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性之私,争功诿过,再正常不过了!不懂这个道理,被人害了都不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