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何凭什么功成名就?我总结这三点,史书上你一定读不到!

 子霄读史 2022-10-28 发布于北京


公元前206年10月的一天,一群破破烂烂的农民军,进入了雄伟壮观的咸阳城。此刻的咸阳,早已不是雄霸战国的那个大秦国都,她像一个失去依靠的少女,可怜巴巴地注视着,这支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军队,在咸阳城里耀武扬威。

这群门口的野蛮人是谁?

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沛公刘邦。

此刻,这支没见过世面的团伙,正在四处抢房、抢粮、抢妹子,他们中绝大数人,都是第一次来到咸阳,瞬间就被咸阳征服了。当然,他们也很快意识到,自己就是这里,这座金碧辉煌城市的征服者,于是,他们疯了似的去可以抢的地方,抢占一切可以占有的东西。

这个时候,连刘邦这个领头羊都屁颠屁颠地跑到宫里去了,其他领兵大将更是不知道去哪儿了。

但是呢,有一个人却不为所动,这个人就是萧何。

有人问他:你为怎么不去抢些金银财物?

萧何听了,摇摇头说:有远胜于金银珠宝的东西。

接下来,他派人先去接收秦国的丞相府,把法律、图册等重要文件,小心收藏起来。

下属不解地问他:这些东西既不能吃,又不能喝,还不能当钱花,有什么用呢?

他告诉诉下属:这些东西日后必有大用,等将来你就知道了,这些东西的价值远远超过了珠宝。

下属听了摇摇头,不以为然。

后来的实事证明,正是因为萧何掌握了这些秦朝的重要文件,让刘邦对全国的地形地貌、人口多寡等情况了如指掌,为刘邦争夺天下以及后来治理天下,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晚上从《权谋书》中读到萧何一段,不由为萧何的大格局、大智慧,拍案叫绝!

怪不得刘邦倚重萧何,这简直是一个最佳大管家啊!

结合萧何的一生,我们不妨对萧何的成功做一个高度总结,从小吏到丞相,我认为萧何身上有三个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

【1】选对老板,追随到底。从在沛县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的那一刻起,萧何就给自己做好了定位,追随一个老板,去时代的风口上赌一把,赢了功成名就,输了接着做回小吏。所以,他自己不出头,推举刘邦做领头人。

【2】成就老板,成就自己。别人都忙着抢好处,萧何忙着为领导的未来考虑,别人都想着自己该如何获利,萧何想的是刘邦该如何规划。一个时时刻刻为老板着想,站在老板的位置和高度考虑问题的人,会混得差吗?老板会不喜欢这样的员工吗?老板会亏待这样的员工吗?不会!除非老板傻了、瞎了!

【3】副手思维,体现价值。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萧何身上有一种典型的副手思维。别小看这种副手思维,做到极致,你一样可以成功,萧何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刘邦没想到的,萧何提前想到了,刘邦没有做好的事情,萧何查漏补缺了。毕竟,刘邦只有一个,刘邦的功臣可以有很多,萧何却是最重要的那个。

看完这三点,你觉得萧何怎么样?是不是一个很高明?正如《权谋书》中所说:“君子谋国,小人谋身。谋国者,先忧天下;谋己者,先利己身。”萧何的一生,可以说是这一观点最经典的注解。

这句话也是《权谋书》第二卷【筹谋卷】的开篇语,这一卷的核心是告诉我们如何高瞻远瞩地看待问题以及定位人生,里面每一句都用了历史故事做注解,告诉我们如何谋全局、全己身。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一下小编,会持续为大家做解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