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州传》连载2 零陵,因舜帝而得名

 张效雄 2022-10-28 发布于湖南

零陵,因舜帝而得名

零陵这一地名的由来,与上古五帝之一舜有关。

据传,汉代太史公司马迁为撰写《史记》,曾游历九嶷山,追根溯源,他考证的结论是: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也就是说,舜帝死后葬在九嶷山,舜帝的陵墓叫零陵。

另外一种说法是:零陵得名于潇水支流古泠水。《水经注》“泠……水南出九疑山”,泠读音ling,在上古“泠”与“零”是通用的, “泠水”又作“零水”,不是冷水。“疑”与“嶷”通假,因舜帝葬于九嶷山麓的泠 ( 零 ) 水河畔,舜陵因水而名,故称“零陵”。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仅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 的,为中华民族做出过卓越贡献的部落酋长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当地百姓则把他们敬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三皇五帝时代”,也称“上古时代”“远古时代”或“神 话时代”。一些人甚至简称为“三皇五帝”,视之为中华民族始祖。这种传说表述,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中华上古文明,近现代考古发现了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的龙山文化遗址群,证明三皇五帝时期确实存在。

舜帝驾崩于苍梧,葬于九嶷,才有了零陵这个地名。

如前所述,“零陵”的“零”同“泠”,是潇水的源头古称。陵是帝王墓, 意为皇帝的陵墓所在之处。二是“零”这个数字,看似无,其实是最大的数字,零陵意为最伟大的人的陵墓在于此地。

舜帝何许人也?

舜帝本姓姚,名号为“重华”。

舜帝是颛顼的第六代孙,颛顼是五帝之一,位于黄帝之后, 帝喾之先。

《史记 · 五帝本纪》说,舜名重华,重华的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gōu)望, 句望的父亲叫敬康, 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 从昌意至舜已经是七代了。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他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后为庶人,已经处于社会下层。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嚚、弟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 必欲置舜于死地。舜却对父母不失人子之道,十分孝顺;对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家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他及时逃避;稍有好转后,则马上回到家人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他的处境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巧妙地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舜因其德行,后来被尊为中国古代的“圣君”之一,是一位英明的圣主,杰出的贤君。舜少年时代充满苦难,父、继母及弟象同谋,屡要加害他,他仍以孝悌之心感化了父母及弟弟,被孟子称为大孝。帝尧试舜才德,考验他的勇气和治理能力,认为舜是个大才,能担当天下重任,遂先让他摄政,继而禅位给了舜。

舜摄政和继位后,行大道,天下为公,举贤任能,强化分工, 驱除腐恶,赏罚分明。他命禹治水,大功告成;教民耕耘, 发展生产;施民教化,制定律令;兴办教育,躬行礼乐;广开言路,讲信修睦,使天下长治久安,物资丰富,人民康乐,被后人推崇为“虞舜盛世”。

因其功德,九嶷山的舜帝陵庙,历代享受祭祀。舜是一位永垂史册的伟人, 也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是中华道德文化的源头。《史记》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从舜帝开始,中国才有了明确的道德观和原则。舜帝道德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至孝爱亲的伦理道德、勤劳守信的职业道德,勤政爱民的政治道德和天人合一的宇宙道德。

由此看来,永州自然是“道德文化的发源地”。

民间传说,舜帝南巡,其入湖南之路线由北向南,在洞庭湖北部的岳阳县、君山岛进入,入南洞庭湖区湘阴县的青山岛,到现望城区的乌山,过长沙路过韶山,在韶峰下奏过韶乐,跨衡山到东安县舜皇山,最后到南岭以南的宁远县,因病不治而亡,在当地归葬。其二妃娥皇女英闻讯南来,追至洞庭湖受狂风暴雨阻隔,泪洒君山,将青竹染为斑竹,命绝于此,至今君山岛留有二妃墓。

也有传说,二妃乘风飞到了东安,将当地的竹子泪哭为斑竹。是真的驾仙鸟南飞,还是魂飞九嶷山?不可深究,因是传说,均不可考。

舜帝的传说,与《史记》的记载差不多。民间也有传说,舜帝是避祸而逃到岭南。因为有人为获取权力,急于抢班夺权,欲要加害于他,舜不得不以南巡之名离开中原,远游至南岭其弟象的领地,求象庇护,以为保全。这个时候,象早已经为哥哥舜的道德感化,兄弟和睦,共度时艰。

不管如何传说,舜帝死于零陵,葬于零陵,既是传说,又有根据。

此后几千年里,后人无限敬仰,代代顶礼膜拜,如今宁远九嶷山有恢弘浩大的舜帝陵,自古以来有官家主持的祭拜仪式民间祭祀活动方式更是数不胜数,经百代而不衰,至今延续。

作者张效雄 ,记者出身的作家,高级编辑。代表作:长篇小说《风起》、散文集《寻觅天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