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
本期内容依然源于近期的美国陆军协会年度会展(AUSA2022)。这次关注的是会展上亮相的两个轻型陆地平台的上装武器系统。首先是美国Flyer Defense公司的Flyer72战术多功能突击车(TUV,简称F72-U)。F72-U是Flyer72轻型突击车的改型,而Flyer72轻型突击车是Flyer公司与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联合获得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1300辆订单的主力产品。 ![]() F72-U基本指标:空重3.3吨,载荷2.5吨,全重5.8吨,尺寸490×201×183cm,最大速度153km/h,公路里程1046km/任务里程483km,纵坡坡度60%,侧坡坡度40%,转弯直径12.19m,涉水76cm,垂直越障45.7-61cm,离地间隙35cm,车组3人。 ![]() 参展F72-U突击车的最大亮点是,它携带了10枚UVision公司的Hero-120巡飞弹。巡飞弹发射架分为上下两层,据称位于下层的4枚巡飞弹为待发弹,而上层的6枚只是备弹。而该车在驾驶室顶部通常部署重机枪或者遥控武器站的位置,安装了一个小型4面阵防空雷达。Flyer公司称该雷达与车载巡飞弹无关,它设计用于探测敌方无人机/巡飞弹并向车组告警,由此可见现在无人机/巡飞弹的扩散大大提高了对空警戒的需求。 ![]() 另外,本公众号注意到,F72-U突击车上没有配备指控巡飞弹的通信数据链天线。也就是说,F72-U只是一辆高机动发射车,车上这10枚射程40km巡飞弹的最终目标,不能由发射它们的F72-U决定。 ![]() 与框架结构的F72-U突击车相比,美国AM General公司参展的“刀锋版悍马”(HUMVEE Saber Blade Edition)轻型战术装甲车(总重6.4吨)就显得十分土豪了。该公司2020年推出了悍马NXT360轻型战术装甲车,不过今年该车更名为“悍马军刀”(HUMVEE Saber,可能是觉得NXT360发音太麻烦)。 ![]() “刀锋版悍马”的概念以“悍马军刀”为基础,在驾驶室顶部布置了一个法国Arquus公司的Hornet Air Guard反无人机武器站,并在尾部空间安装了一个专门设计的弹簧刀巡飞弹发射器。 ![]() Hornet Air Guard反无人机武器站配备了可发射德国莱茵金属公司40mm编程空爆弹药的德国Heckler & Koch公司40mm榴弹发射器,法国Cerbair公司的Hydra300反无人机探测/射频干扰天线和一个小型相控阵火控雷达。 ![]() 而巡飞弹发射器可携带10枚弹簧刀600巡飞弹和分布在两侧的4枚弹簧刀300巡飞弹。同时,本公众号注意到,“刀锋版悍马”与F72-U一样,也没有配备指控巡飞弹的通信数据链天线,即射程40km的弹簧刀600和射程10km的弹簧刀300的最终目标,都与悍马发射车没有关系。 ![]() 根据上述两个轻型陆地平台(重量5-10吨左右)的武器系统配置可以看出,近年来类似的选择体现出了越来越高的“平台无关性”。解释一下,本文借用“平台无关”这个术语来概述平台仅作为弹药的发射平台,而不负责弹药指控的系统选择。实际上,类似的情况也已经出现在部分无人平台上,典型的例子包括:通用动力公司的10吨级履带机器人(TRX),该无人车平台在2021年的美国陆军协会年度会展上推出了集成了24枚弹簧刀300,26枚弹簧刀600和一架无人机的原型车;而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任务大师XT无人车则搭载了6管Hero-120巡飞弹发射器。另外,有兴趣的朋友还以参考本公众号9月30日的《从新装备看轻量化军队的“游击战”选择》,其中多型装备硫磺石导弹的轻型有人/无人平台都属于这种“不负责任”的类型。 ![]() ![]() 这种“平台无关”的系统选择,一方面要求精确打击弹药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以及第三方末段制导或者全程通信数据链遥控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与轻型有人/无人平台自身的能力和定位有关。轻型有人/无人平台,顾名思义自重和载荷都不大,一般都突出高机动特性,主要用于轻装部队的侦察和突击行动,即使配备火控和通信系统其能力也有限,武器系统通常以枪械为主。但是有了低成本远程精确打击导弹和无人机/巡飞弹,这些轻型有人/无人平台瞬间火力翻倍,简直如虎添翼。尤其是此类远程精确打击弹药的“平台无关性”,更是充分释放了轻型平台的高机动能力,可以任其在战场上“放飞自我”,到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还不用瞄准。与此同时,免除指控要求还能够提高平台在信息化战争中的生存能力,否则集探测发射制导于一身的平台,难免因任务过于集中而失去灵活性,并增加电磁信号暴露遭到反击的风险。本公众号认为,对于轻型陆地平台来说,在信息化作战条件下,将弹药指控权交给弹药射程内需要火力支援的平台或者单位,才是真正能够释放轻型陆地平台潜力的最优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