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 | 失眠一年案

 知行中航中医 2022-11-25 发布于云南
治不能循理,则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诫医者凡遣方处药要找得到理论根据,如果偶尔治疗一个有效,就不要自己沾沾自喜,愚昧自己。治疗好一个病人是非常棒的,那么这种中医思维能否复制并灵活运用于临床方才重要。治好一个不是目的,是通过一个有效病案窥见更多中医之理,临床之理。

云某,女,60岁,在医院陪护病人期间经病人介绍来诊,主诉“头晕、失眠一年余”,主要症状:头晕,活动时头晕加重,缠缠绵绵无有尽时;难以入睡,口苦明显,梦多易惊醒,双下肢乏力,脉细稍弦,舌苔腻,偏黄。

曾间断服用中药治疗无效(这里不是为了凸显出我有多能耐,我们也有治疗不好病人这样的问题。追问这个历史有利于我们踩着别人的坑走路,避免陷入同样的境况。同时也有一个作用,看别人如何思考病人疾病这个问题,再对比自己如何看待同一个病人。多做比较则可若有所思而终有得。),别人所处之药大多是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之品。所用中医之法大多以脏腑辨证、气血津液为主。任何一种辨证方法都有不足的一面。而我善用六经辨证。该病人辨证为少阳证类,予柴胡剂类方加减,具体如下:

(这是第二次复诊药方,第一次处方去掉吴茱萸及干姜。)

病人口苦明显,活动后头晕加重,考虑为胆气不降,故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我没有说四逆散,四逆散与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有区别。)患者多梦易惊醒,考虑为心阳不固,故加了龙骨牡蛎重摄心阳,以鳖甲养阴清热,酸枣仁宁心安神。来看《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有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条文: 若流于腑,则口苦,呕逆,腹胀,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 少阳病,气上逆,今胁下痛,甚则呕逆,此为胆气不降也,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主之。 

病人一诊开了二剂,因为要试一试药,这个不奇怪。治得好自然是你的病人,治不好终究也不是你的病人。一个月后再来诊。自诉头晕、失眠症状明显好转,较之前好了六七分,特别是口苦症状已经消失,满心欢喜。脉呢还是细,没那么弦,舌苔腻减退,微黄。唯有大便不成形,故二诊加了吴茱萸3g,干姜6g以散寒温阳补脾。

无论中医理论再如何强,再如何自信,病人不会欺骗我们。临床我的体会是六经辨证更多时候优于脏腑辨证,即使脏腑辨证很明显也要用六经辨证的思路走一遍。人体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人体不会因为我们的有一种理论而改变它的特性。把脏腑辨证和六经辨证割裂开,那是在人为割裂同一个客观事实,实际是自己在割裂自己的思想、思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