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觉醒」青少年发火往往不是因为愤怒,是因为恐惧

 长沙7喜 2022-10-2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发火往往不是因为愤怒,是因为恐惧(抑郁家庭各角色发火真相)

发火往往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因为恐惧。恐惧别人知道他犯错了,恐惧告诉别人他失败了,恐惧承认他的缺点,所以他用愤怒去掩盖恐惧,我们恐惧的不是物,而是不敢面对的心。

发火是因为恐惧,「解决恐惧就可能不会再发火」

愤怒是因为在乎。「提前表达互相的在乎就可能不会再愤怒」

发火与愤怒,背后掩盖的是真正的真相

「1」家长要求去看心理医生,孩子对父母发火

发火不是因为他不在乎自己的精神健康,是因为他恐惧知道自己有病的那刻,恐惧家长会因此远离他,恐惧远离不是害怕家长不再爱自己,而是那个爱不再是原来的。恐惧周边的人会因为诊断而远离自己,恐惧成为社会中的异端。害怕自己被诊断后“并没有病”,父母后责怪自己。

「2」家长要求孩子打开门,孩子不给,家长发火踢掉门锁

门背后的世界不是未知,是对抗。家长恐惧看不到孩子在自己控制下,无法控制时,窥视与控制的欲望就会破裂,踢开不是为了更好的看到孩子,而是家长内心已经无法再承受一个不是透明的孩子,因为他成长了、独立了,变得不那么透明了。

「3」孩子不给家长打开门,拼死阻挡着,家长越推,孩子越发火

孩子恐惧家长看到自己的秘密,看到自己因为青春期懵懂尝试的自己秘密,看到自己不是家长眼里那个不正常的自己,看到自己在自我世界里追逐的自由,害怕这份自由被剥夺,被打破平衡。

「4」得不到自己要的物质,孩子对家长大发火

得不到的是物质,但是孩子恐惧的却不是物质得不到,而是发现父母已经不再因为自己的伪弱、伪怜而对自己嘘寒问暖,恐惧再也得不到那种对自己恭敬又不敢反抗的

「5」家长递药给孩子吃,孩子拍掉、发火

掉的药物,要么恐惧药物的副作用,害怕感到无力又无法控制的躯体。要么害怕自己好不起来,害怕父母对自己失望。要么害怕自己再也无力伪装一个无病的自己,恐惧药物也不能为自己所用。

「6」家长提到学校,孩子就发火

提到学校就发火,是因为恐惧自己再也没有语言控制权,不能压制父母。恐惧的核心不是学校,学校只是一个连接物,另一边可能是以前那个优秀的自己、某件与老师之间的事件、同学与环境对自己的霸凌与阴影

「7」家长触碰孩子的物品,孩子就立刻原地跳起来发火

触碰孩子熟悉的物品,并没有造成实质的破坏,但是打破了他熟悉的位置摆位,同时引导了他的内心向非舒适区的初次碰面。对物位执着的人,也是强迫与社恐最敏感的人群,如何逐渐让他们对熟悉脱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孩子日夜颠倒,家长火烧眉头

看到日夜颠倒的孩子,认为问题就是在睡眠上的家长,基本上与孩子可能永远无法建立上一个朋友关系,这样的孩子要么痛苦一生,要么可能会想尽办法脱离家庭。

家长发火,因为他执着认为问题就出现在睡眠。火的不是睡眠造成了实质的健康问题,而是因为他本身就认为睡眠是所有问题的根源,这点就直接让他不会追查问题的溯源,自己放弃了对孩子问题真相的探索。

这股,背后是他不愿意承认不是所有知识与常识都是按照社会的来,某种程度上,这种家长她不太想按照孩子的走向去养育孩子,她只想按照社会的共识去抚养孩子,一旦出现一些偏差,她感觉所有事情没有按照排练好的来,内心就一股火直烧上脑子。

这类型家长要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要的是社会的“孩子”。

「9」孩子不运动,家长就在内心一直烧着一股小火

孩子不运动,家长认为孩子就永远不能恢复,这种观念实质上是家长自我内心“偏执”与“懒惰”的投射,只想靠“运动”解决孩子的问题,往往自己可能也是缺少运动的人,但是没有做过一项事情的人就越加执着去想强加他人去做,这种的期待有期待孩子向好的心理,也有期待寄托孩子实现自己内心空缺东西的那种寄生意识。

自己不运动,孩子再不做时,某种程度也恐惧自己也再无法实现“幻想”的优秀孩子。

这个时代最可贵的就是“自由”,当你认为自己非常“知足”时,自由已不再属于你,作为“家长”我们可能已经没有勇气再体验自由,但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给予充分的“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