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 澄子 ![]() 深夜,闺蜜急吼吼地打电话给我, 说孩子学坏了。 起因是女儿找她要钱买文具, 结果晚上回家发现女儿买了一堆小零食, 根本没有文具。 闺蜜忧心忡忡地对我说: “她才5岁就撒谎,以后可怎么办呀!” 小小年纪就撒谎,长大肯定就废了。 面对孩子撒谎,这是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心的李康教授,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 说谎越早、越会说谎的孩子, 情商越高、自我控制能力也越强。 孩子说谎,并不完全是坏事。 ![]() ![]() 撒谎,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婴儿的大脑》书中说: 一般三岁左右,孩子就开始撒谎了, 刚开始是因为他们还分不清现实与自己的想象, 所以漏洞百出很容易识破。 到四岁的时候, 一个小孩每两个小时就可能说一次谎, 并且越来越难以识破; 六岁时,能九十分钟就说一次。..... 李康教授的研究,同样验证了这个观点, 研究发现: 2岁孩子中,有30%说谎,70%说真话; 3岁孩子中,有50%说谎,50%说真话; 4岁孩子中,有80%以上说谎; 并且从此以后大部分孩子会说谎。 撒谎,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随着孩子年龄越大, 说谎的比例也越高,说的谎也越真实。 ![]() 李康教授还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另一个有趣的结果。 孩子的谎言可按其目的大致分为五种: ● 白色的谎言,为了礼貌而说。 孩子得了生日礼物,明明不喜欢, 却说自己很满意。 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说白色的谎言了。 ● 橙色的谎言,是为了拍马屁而说。 明明老师唱歌唱得不好, 他说老师唱得真棒,我给你打10分。 这种谎言5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够说了。 ● 蓝色的谎言,这是为了集体而说。 9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开始说集体的谎言了。 ● 黄色的谎言,是为了谦虚而说。 明明考了100分, 却说考得不好考得不好,还需要努力。 9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说黄色的谎言了。 ● 黑色的谎言,为了自己而说谎。 为了获得关照、为了达到某个利益、 为了逃避责任、或是为了自我保护。 黑色谎言一般是孩子为了某种目的, 经过思考后撒下的谎。 区别于前面几种无意识的谎言, 黑色谎言更偏向“恶意”一些, 也是最让父母担心的一种。 ![]() ![]() 做好这4步,帮孩子改掉“黑色谎言” 如果你也为孩子的“黑色谎言”束手无策, 以下4个方法,帮助你解决: 1、调整情绪 发现孩子撒谎,父母可能有发怒的反应, 但与孩子沟通时, 一定要先控制好情绪。 因为你越生气,孩子越恐惧, 越恐惧孩子会越逃避,陷入恶性循环。 就像《家有儿女》中刘梅和刘星的沟通模式, 打得越狠骂得越狠,就越调皮。 反而夏东海温和的沟通模式,刘星更能听进去。 ![]() 2、相信孩子可以改正 不要因为一次撒谎,就上纲上线, 给孩子贴上不诚实的标签, 因为在“标签效应”下, 孩子会不自觉按照标签的结论去做事。 孩子撒谎是趋利避害的表现, 我们要相信孩子向善的本能。 钟南山曾透露,他小时候也曾说谎, 把本应上交学校的伙食费私藏起来,买了零食。 但母亲没有对他过多的责怪, 只是对他说:“你这么做是不诚实的。” 一向严厉的父亲则说: “南山,你好好想想,你这样骗我们,你到底对不对?” 钟南山后来回忆说: “父母的话,感觉比打我一顿,对我刺激更大。” 那天他一夜无眠,直到几十年后还记忆犹新。 ![]() 3、BIC沟通模式 如果孩子出现了严重的撒谎行为,父母也要及时进行干预, 可以尝试《可复制的领导力》中提到的BIC沟通法, 让孩子意识到撒谎会产生的后果。 B代表Behavior(行为) 比如把“你撒谎了吧”, 改成“老师说你数学考了60分, 但是你带回来的试卷却是80分。” I代表Impact(影响) 谈及影响,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 “这样会让你不知道自己对知识点掌握的真实进度, 也会让妈妈和老师伤心,” C代表Consequence(后果) 后果指的是长期后果,比第二部分的影响更为深远。 “长期这样下去的话,妈妈担心你因为有捷径, 就不去认真学习,不能掌握知识, 影响最后关键性的考试, 而且这样做也不利于你在班级中的形象。” 谈话与孩子的个人利益挂钩, 让他了解到, 如果一个人长期犯错,影响的一定是他自己。 ![]() 4、给孩子说真话的机会 所有玩笑话的细节里,都藏着认真的话。 记得我最开始发现女儿说“黑色谎话”的时候, 是弟弟刚出生没多久, 那段时间,她放学回家经常说自己被同学欺负了, 但我们跟老师联系,甚至查了监控却发现没有这回事。 直到我咨询了做心理的朋友, 才发现因为弟弟的到来,家人已经忽略了她很久, 女儿只是希望多一点陪伴。 后来我们每天增加了跟女儿的专属时间, 专门跟女儿聊了这个问题, 撒谎的情况果然变少了。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 当谎言摆在面前, 我们要学会多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 耐心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自己说出内心真实的需求, 如果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以适当考虑去满足。 ![]() 撒谎是孩子的自我防御机制, 当面对孩子撒谎时,不要急,也不要慌, 去坦然、平等地面对孩子的问题, 给到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 站在孩子那边,陪他们去克服困难, 面对这个世界。 —— End —— ![]() 作者:澄子。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