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境之争:中朝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

 9tx22v工人 2022-10-29 发布于重庆

前因:乙巳条约

1905年11月,在日本政府的逼迫下,大韩帝国政府签订了《乙巳条约》,朝鲜失去外交权。

1909年9月4日,清帝国与日本签订了《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界定了今中国、朝鲜边界划分。

一年前的8月19日,本驻清使阿部守太郎突然和清政府打了个招呼,声称:中韩间岛领土争端悬而未决,为保护韩国民众,于是派遣统监派员前往间岛,希望清国政府不要误判。

这一天,远在东北图们江,一队日本宪兵六十余人渡过图们江,从朝鲜进入中国境内。

文章图片1

图们江位置

阿部守太郎正是得到这个消息,才先封住清政府的嘴。

清政府还不清楚日本人要做什么,日本人却是谋划了好久。

日本浪人组织“长白山会”为此活动数年、捏造制作的无数伪证也纷纷发出。随后,日本成立了所谓的“日本朝鲜统监府派出所”,就设置在间岛地区。

所谓间岛其实是图们江的一块浅滩小岛,叫做假江。

1903年,朝鲜官员李范允照会清越垦局,把这里叫做间岛,说是朝鲜民众在在这里居住,妄指中国假江为“间岛”,想把这里归为朝鲜所有。

间岛问题就这样出现了。

清帝国和朝鲜一般以图们江为界,但图们江附近历来都是中朝混居的地界。朝鲜境内发生灾情时,朝鲜人民就会跨国图们江到清国境内开垦居住。清廷随即要求朝鲜政府将民众撤回朝鲜,但朝鲜政府却“支支吾吾”,使尽办法拖延。

再之后,双方进行了勘定边界的活动,但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

这就给了日本人运作的空间。

1905年,日本把俄国势力扫出朝鲜,和大韩帝国政府签订了《乙巳条约》,拿下了朝鲜的外交权。

文章图片2

日韩《乙巳条约》

所以这中朝边界的商谈,也就该是日本来决定,“大韩帝国”在这场争端中不过是日本的一个棋子罢了。

“间岛问题”只是一个借口,日本意在更广阔肥沃的中国延边地区。

清政府手足无措,但是头脑还算清醒。

如果不能尽快与日本展开交涉,日本侵占间岛的情况坐实就麻烦了。一个月后,在日本东京,清国驻日公使与日本外相围绕间岛问题展开会谈。

可是,之前的条约都有不明确的地方,而勘测也不了了之,到底怎么才能在边界谈判中占据优势呢?

有人想到了!

中国人修史记事,是行家里手,中朝交往数百年之久,累计的文案图册难道还不够说上一说吗?仗着资料丰富,清朝外务部姿态强硬。

清朝派了吴禄贞和周维帧两人,把中朝交往的大量典籍图册都清点出来,这可不是日本浪人撰写的八卦消息,而是中朝历年界务交涉的正式官方文件,证据确凿,内容详实。

文章图片3

吴禄贞,清末名将,革命烈士,和蔡锷、蒋百里是同学,在同盟会中资历与孙中山、黄兴相当。

浩瀚的资料让日本人也颇为头疼,找不到支持自己抢占间岛的依凭。

虽然日本嘴上放弃了,承认图们江是中朝界限。

清政府刚放下心,日本人又来了一招回马枪。

日本说要“保护韩民”,继续在该地盘踞,间岛问题单独拿出来太过明确,日本人就继续在东北生事,弄出了好几个外交或者治安事件,统称“东三省六案”,把“间岛案”也插进里面,一股脑地推给了清政府。

面对日本咄咄攻势,清朝政府认为领土问题更为要紧,于是在其他案件上妥协,换来了日本在间岛问题的让步。

1909年9月4日,《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由中、日两国政府签订。大清国与大韩帝国的边界就此得到确认。

这个过程中,朝鲜边境人民、日本政府、清政府都是主角,而朝鲜政府可以说始终处于边缘状态。条款签订完一个多月后,1909年10月27日,朝鲜统监府统监曾弥荒助才照会朝鲜内阁总理大臣李完用

文章图片4

大韩民国当时的掌权者李完用(左)朝鲜高宗李熙(右)

李完用只得复照表示:“对此准允,并已将协约用官报予以公布。”

在国家被日本拿捏的时候,他们只能在一切已经发生之后,才无奈地点个头。此后数十年,为了改变这种命运,朝鲜人的斗争从未停止。

后果:《日韩合并条约》

日本未能侵吞东北,加快了侵占朝鲜的步伐,1910年8月29日《日韩合并条约》签署,日本彻底吞并朝鲜。

结论:《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的签订承认了图们江为中、朝界河,解决了长达三十余年的边界之争。但条约的签订显示了朝鲜被日本宰割控制的命运,《界务条款》的签订成为了日韩合并的序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