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苏太湖第一村,宰相故里

 WYF_0605 2022-10-29 发布于上海

苏太湖第一村,宰相故里

--记黄山农友的一次秋游小聚(中)

王云飞

  我们这次秋游小聚守溪街,主要的游览景点是守溪街旁边的陆巷村。

  陆巷村,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地处东山半岛西侧,西邻太湖,东依莫厘峰。陆巷村起源于南宋,千百年来人杰地灵、藏龙卧虎,载入史册的有状元1名、探花1名、进士11名、举人46名,被誉为“进士摇篮”,又被称为“宰相故里”,因为明代宪宗、孝宗、武宗三朝元老、首辅王鏊的故居就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名人贤达为故乡赢得了名声,还给故乡留下了宅邸。直到现在村里尚有古建筑66处,保存完好的30多处,是苏州古建筑数量最多、保存较好、质量最高的一个村庄,有“太湖第一古村落”的美誉,其古村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橘子红了》《小城之春》《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江春水向东流》《画魂》等150余部影视剧都以此为外景拍摄地。

  陆巷村的格局是一街六巷,一街是紫石街,从西面的村口(古村景区西入口),向东伸去,在村中央转南,到达南面的村尾(古村景区南入口),一路上有六个巷与之相交。因为“六巷”中“六”字大写是“陆”,所以名为“陆巷村”(村名由来的另一说是王鏊的母亲姓“陆”)

  我们从环山公路进入景区西入口,首先浏览村口建筑和村口小河景观,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白墙黛瓦,马头翘角,一派江南水乡好风光。

  在村口小河边左转就是紫石街,沿着河边行走不远,就看到紫石街上第一个景点寒谷渡。寒谷渡修建于明朝年间,是一个石砌渡口,码头廊棚青瓦飞檐,面积不大却很实用。古时这里是出入古村的水路渡口,如今这里依然会停泊几艘乌篷船,供游客游玩。人们闲暇时间也会坐在这里唠嗑、休憩。

  看过寒谷渡,继续在紫石街前进。紫石街,始建于明代中期,长约一里,以紫色长条花岗石铺就,经过数百年的时光磨砺,石头表面呈现微微润泽的光亮感。紫石街的路底下是小溪,亦为古街的排水系统,经过寒谷渡,排入村口小河。据说春夏山涧水量充沛时,走在紫石街上能听到石板下淙淙的流水声,别具风情。

  紫石街路面不宽,有些地段甚至很窄,但很整洁,路边房前少有杂物。我们在清晨逛街,只见石板路上人影寥寥,街道两侧的路边房屋大多是商铺,有餐厅、小吃、茶馆、土特产、工艺品等,相当一部分是农家乐或民宿,此刻门窗闭着,卷帘门拉下,四周一片寂静。

  紫石街上的建筑,大部分是近现代的,多为商用,或前店后家。街上也有一些明清老建筑,有的还是大户,其中两家是凭票景点(怀古堂、怀德堂),其余高墙严门,不知庐山真面目。

  紫石街的南段,有“解元”、“会元”、“探花”三座牌楼,是陆巷村的标志性景观,铭记着王鏊的科举功名。明成化十年(1474年),王鏊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解元”;翌年,礼部会试取得第一名“会元”,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一时盛名天下(据说,要不是当时的考官嫉妒打压,王鏊本有望中状元,从而连中三元)。这三座青石柱子、全木结构的牌楼飞檐翘角,高高耸立,威严而又文气十足,是王鏊高中会元和探花的当年,王家在紫石街上建造的。

  探花牌楼高8米,宽4.2米,横跨紫石街文宁巷的巷口,王鏊故居“宰相府”(惠和堂)即坐落于巷内。

  会元牌楼高7.4米,宽3.9米,位于紫石街接近玉带泉的街口,与王家祠堂(怀古堂)、玉带泉和民国菜场形成一组景观。

  解元牌楼高7米,宽3.6米,立于紫石街南端,接近古村的南入口处。如果从守溪街走南入口进入古村,最先看到的是解元牌楼,接着是右手边一个巷口(文宁巷)的探花牌楼,第三个是会元牌楼。

  会元牌楼的西面有一座歇山顶瓦盖、砖柱、无墙的长方形小菜场,是民国时期建造的,现在既是古村景观之一,也是村里的便民生活设施。早上,整个村庄宁静安谧,就是这里热闹得很,村民、游客都在这里买菜,周边的街角也摆满了摊位、货堆,菜贩们的三轮车、摩托车则三三两两地停靠在路边屋旁,看上去乱糟糟的。不过七点钟一到,“脏乱差”便像变魔术一般消失了,很快就像古村其他地方一样,整洁安宁(见下图)

  民国菜场旁边一口古井,有木栅栏围护着,就像一颗硕大的眼珠望着天穹。

  我们还在六巷走走看看。陆巷村的古建筑,除怀古堂、怀德堂等少数几幢位于紫石街外,大多分布在六巷(见下表)

  我们看到六巷与主街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主街的景观,一路望去,两边多是各式商铺门面、招贴和广告旗,六巷里两边多是民居的高墙、门头,几乎没有店铺;二、主街路面铺的是长石板,六巷路面铺的是小石块或砖块;三、主街从村口贯通到村尾,六巷从主街走向莫厘山山坡,那里是大片的山地果园,有橘园、枇杷园、梅园。

  六巷的几个特点也有例外,那就是姜家巷。姜家巷是六巷里最长的一条,与其他各巷不同的是,其路面铺的是长石板,而不是小石块,而且其巷口一段有不少店铺,与主街紫石街有几分相像,为此我们还差点迷了路。

  因姜家巷而差点迷路,是在我们此行的第二个晚上,4位朋友一起去看古村夜景时。那晚,我们从守溪街出发,穿过街尾的“陆巷”木牌坊,进入杨湾村和陆巷村之间的砖街古道。砖街古道的路面是砖块铺成,路的两边都是枇杷林,路灯没几盏,非胆壮不敢夜行的。

  我们顺着砖街古道走到陆巷村的南入口,进入紫石街,一路观望古村夜景,一路聊天。在紫石街与姜家巷的交叉口,因为姜家巷很像紫石街,巷口店铺灯光明亮,有主街风范,我们竟鬼差神使地进了姜家巷,还以为不远处就是紫石街将到达的村口,打算出村口经环山公路回住宿地呢。不知不觉深入百余米后,看到一条通向寒谷禅寺的小弄堂,便拐进去,想去看看禅寺。谁知,路越走越窄,竟走到了山坡野地,不敢再走下去。退出小弄后,继续前行,地势越走越高。幸亏遇到村民,方知我们走的不是紫石街,此刻不是去村口,而是在上山了。急忙就地转身,原路返回,才回到紫石街。(另外,后来知道寒谷禅寺在山上,穿过那条小弄后有几百米上山路,没有路灯,不宜夜行)

  陆巷村的水系很特别,村里的水流都是道路底下的暗渠,在西面的村口和村边注入三条小河,在村里就看不到沿河成街、水巷纵横的景象,这也是它与江南水乡其他村庄不同的地方。以下三图都是在村口或村边公路上拍摄的。

  陆巷村的门票是65元一张,早上8点半之前和傍晚5点钟之后,进村是无需门票的,但只能逛街看巷,不能看凭票小景点。我们因为住宿地就在古村旁边,抬脚就到,因此三天时间里先后五进古村,其中早上、傍晚、晚上各一次,都是无需门票的逛街,以上讲述的古村风景,就是这三次的收获。

  陆巷村之所以被称为“太湖第一古村落”是因为它的古建筑。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内院和室内,如果只是逛街,不看凭票才能进入的明清古建,那等于没有来过。我决定买票参观,因为百度上说满70岁的,苏州本地人免费,外地人半票。真到买票时,才知道百度信息有误,无论哪里人,满70岁就免费。于是,此行的第二、三天两个上午,我们都去参观,这是笔者历年来游历江南古镇古村最为详尽的一次,以下就简要记之。

  陆巷古建筑目前开放参观的是惠和堂、宝俭堂、怀古堂、怀德堂等4处,还有遂高堂、粹和堂等2处因整修而暂时闭馆。

  1)惠和堂

  惠和堂位于陆巷村文宁巷北侧,是明代宰相王鏊的故宅,故又称“宰相府”。惠和堂规模宏大,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非常罕见的保存完整的明建清扩的大型古代厅堂建筑群,最近一次修缮在2012年。惠和堂的房屋、廊轩、门窗制作精巧,梁柱用料粗壮,大多取材楠木。各种砖雕、木刻和堂匾等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古时江南官宦宅邸的代表。

  惠和堂的布局是,进深五进,纵轴三路,齐头并进。

  中轴线上有门楼、轿厅、大厅、堂楼(主楼)、后楼(女眷楼)、后花园等。

  左轴线上有花厅、西花园、书楼、静观楼。

  右轴线上有门间、茶厅、灶间、杂房、厨房等。

  各进之间有天进、石库门、风火墙相隔。

  中、左轴之间,中、右轴之间,均有长备弄,既是纵向分隔,又是纵向通道。

  我们的游览路线是,先在中轴线上,从第一进看到第五进,然后在左轴线上从后面回到前面,最后看看右轴线。限于文章篇幅,以下按三条纵轴,只刊主要景观的照片,不再具体描绘(以下各堂之简记均循此例)

  中轴线: 

  门楼 ▼

  轿厅 ▼

  大厅 ▼

  堂楼(主楼)

  天井 ▼

  石库门(前后宅之分隔)

  后楼(女眷楼)

  后花园 ▼

  左轴线: 

  左备弄(西备弄)

  西花园 ▼

  书楼 ▼

  静观楼 

  右轴线

  右备弄(东备弄)

  茶厅 ▼

  杂房 ▼

  2)宝俭堂

  宝俭堂,位于陆巷村南端,始建于宋代,明清多次修缮,是南宋左丞相叶梦得故居,后为叶氏后裔世代居住。2001年被苏州许姓夫妇买下,花巨资修缮。现在对外开放参观,游客游园之余,还可以在园中喝茶。

  宝俭堂占地面积不大,以小巧精雅著称,保持了苏州旧时官宦府第宅园相连的格局。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角亭的花园,和灰墙白瓦、马头高耸、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相呼应,别具韵味,雕梁画栋,尤为恢弘。主要景观有大厅、明德楼、揽月楼、爱莲书屋、东花园、西花园等。

  大厅 ▼

  明德楼 ▼

  楼阁建筑 ▼

  宝俭堂的花园以水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亭阁轩庭、山石花木、假山曲桥,形成明净开朗的园中主景。园林主次分明,富有变化,园内有景,园外有山,建筑虽多而不见拥塞,山池虽小而不觉局促,是苏州古典园林以小胜多的范例。

  东花园 ▼

  西花园 ▼

  3)怀古堂

  怀古堂,位于陆巷村紫石街南段、会元牌楼的东面,地处古村中央,原为王家祠堂,即王鏊家族祭祖之地,三进院落,布局精致,占地约1000平方米。近年来经苏州张姓市民耗巨资修复。现大门、楠木大厅、花厅、前院、上院、花园等一应具备,小而不失风雅,行来让人赏心悦目。

  前院 ▼

  上院 ▼

  前楼(楠木大厅)▼

  怀古堂的花园,名为“粒园”,意喻小而精。该园面积虽小,却布局工整,疏朗有致,园内亭台、假山、瀑布、长廊,一应俱全。在别的园林能看见的景色,在这里全都能看到。

  粒园 ▼

  后楼 ▼

  4)怀德堂

  怀德堂,位于陆巷村紫石街南段,与怀古堂隔街斜对,原为王鏊后裔旧宅,据传是用惠和堂建造之余材建起。因王氏受朝廷俸禄,后裔受先祖厚德庇护,感恩怀德故名。清道光二年重修,1980年代由私人购买、修复,现设为“民俗收藏馆”,收藏、展示明清民国时期的各种民间古物和珍贵古湖石。主要景观有丹凤楼、揖峰园、主楼小院等

  丹凤楼,原系国民党要员顾某小妾之花园小楼,是从苏州山塘街整体移建于此。室内陈列了各种古物、家具、摆件,琳琅满目。▼

  揖峰园,怀德堂的花园,园中假山树木石头,错落有致,形态各异,妙趣横生,与后面的主楼小院之间,设了一个垒石登梯墙,墙上设景,还有亭台楼阁,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精致、婉转、巧妙。▼

  主楼小院,主楼下层是清代厅堂布置,上层是小姐房布置,小院古朴典雅,陈设了许多石雕精品,有的石阶铺的竟是石碑。▼

  怀德堂的石头藏品有灵壁石、英石、太湖石,其中最珍贵的是怀德堂第一宝、宋代花石纲遗物“瑞芝朵云峰”。我正对之拍照,怀德堂主人看见了,盛赞我有眼光。他说来这里一百个人里未必有一人赏识此宝。他的侃侃而谈,让我长了不少见识。▼

要阅读本号其他图文,请点以下公众号名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