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军S-300V系列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上篇)

 春城春短春芳 2022-10-29 发布于吉林

10月20日有网络媒体报道,10月15日,俄军的S-300V4远程防空系统,在距乌敌军217千米的情况下,将乌军的两架战机击落。创下了S-300V4防空导弹最远击落纪录。

文章图片1

由于前苏联陆军与国土防空军作战需求不同,苏联军工部门还为陆军野战防空部队研制出了风格迥异的S-300V系列,不但用于传统防空,还用于对付战术弹道导弹。

S-300V的研制

1969年,为苏联陆军开发S-300V系统的项目交由安泰科研生产联合体。系统总设计师是留里耶夫。他的手下有三员大将,分别是叶皮法诺夫、叶夫列莫夫和德里泽。他们几人共同为总体设计定下基调。1985年11月1日留里耶夫去世后,S-300V系统的后续改进工作由卡姆涅夫接手。

文章图片2

按照设想,S-300V系统应是一种机动式全天候多通道防空武备,主要防护对象为大规模部队集群、前线军事设施、行政工业中心等。

需要拦截的目标设定为:

美陆军现役潘兴-1/1A近程弹道导弹和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后者射程1800千米);

美陆军从1972年开始部署的长矛近程弹道导弹(射程100千米);

美空军AGM-69巡航导弹与BGM-109巡航导弹;

美空军B-52高空轰炸机;

美空军F-111战斗轰炸机以及其他突防战机。

革新家设计局特意对导弹设计进行调整,使之拥有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和无线电校正系统,并拥有半主动雷达导引头。导弹在发射后,飞行中段采用无线电校正加惯性制导模式,末段采用半主动自导引模式,大大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文章图片3

对S-300V的其他要求是:必须采用履带式底盘,具备全天候行动能力、部分装甲防护能力与核生化三防能力。系统到达阵地并完成战斗展开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S-300V系统于1984年定型列装,苏联陆军的编号是“9K81”。

S-300V系统,于1980-1981年进行国家试验,1983年,具有实战能力的S-300V系统交付苏联陆军。1986年苏军方面军防空旅成立了第一个S-300V导弹营,采用9M82和9M83两种导弹针对不同目标,拦截不同射程的导弹,可拦截中近程弹道导弹和空对面导弹的能力。

该系统所有战斗装备都安装在GM-830通用履带式底盘上,底盘尺寸为12.25x3.38x3.27米,最大功率522千瓦,最大时速65千米。每辆底盘都自带独立电源与导航通信系统,并具备核生化防护能力。

9S457-1指挥所

文章图片4

在S-300V导弹营里,指挥连装备一个9S457-1指挥控制站、一部9S15MT“视野”环形捜索雷达、一部9S19M2扇形捜索雷达。9S457-1指挥所是整个S-300V导弹营的“大脑”,任务有:接'收上级指挥所和预警卫星提供的预警信息,也接收发射连的火控雷达以及指挥连的两部搜索雷达的信息;自动监视目标飞行航迹,分析空情并确定目标类型;为发射连进行目标分配与指引,提出打击目标优先等级的建议;在复杂电子环境下保障信息通畅;分析系统内各战斗单元的战斗能力。

指挥所有七人值班,他们负责运算处理搜索雷达所获取的目标数据,可同时获得200个空中目标的信息,并对其中70个进行持续跟踪监视,还具备敌我识别能力。

9S457-1最多能同时锁定12个最具威胁的目标,并将目标信息发送给4个发射连,引导24枚导弹攻击。现9S457-1指挥所升级到9S457M版本,提高了计算机处理能力,能同时处理200个目标,并对其中100个目标进行跟踪监视,锁定24个最具威胁目标,引导48枚导弹攻击。

此外,9S457-1、9S457M指挥所都具备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的功能,除可指挥S-300V外,也可指挥陆军的2K11“圆圈”、2K12“立方”等导弹综合体。

作为指挥所的“耳目”,系统装备了9S15MT和9S19M2搜索雷达。

9S15MT,雷达天线的平均发射功率为10千瓦,波束宽度为1.5x1.5度,波束射角高低为0-55度,探测距离在10-250千米。其对大型飞机目标的探测距离为240-330千米,对弹道导弹与雷达反射截面积为3平方米的飞机目标的搜索距离为240千米。在距离10-250千米的区域内,9S15MT雷达可同时探测200个空中目标,对其中75个目标持续跟踪,并及时将20个最具威胁的空中目标信息传递给指挥所。

文章图片5

在自动搜索模式中,雷达对于美制“长矛”导弹的发现距离为95-110千米,对“飞毛腿”发现距离在115千米。9S15MT雷达有三个工作抗干扰的频段,还具备锁定干扰来源的功能,从而进行主动电子对抗。

9S19M2

9S19M2是一种三坐标捜索雷达,北约称为“高屏”,它工作在s波段,平均发射功率10千瓦,雷过天线可产生1.5x1.5度的集中波束,负责搜索指定扇区内的敌方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精确坐标,目的是在强电子干扰环境下也能截获高速小反射面目标。

文章图片6

在9S19M2可同时“咬住”16个弹道目标,有效作用距离为20-175千米。如果面对美国潘兴系列弹道导弹,可在72-170千米的距离锁定跟踪导弹。若针对美国AGM-69空射巡航导弹,可在18-192千米的距离内锁定跟踪目标。

9S19M2雷达改用相控阵天线,最大搜索距离为300千米,最大锁定目标高度为8万米,可同时锁定20个弹道目标。雷达还具备低旁瓣和跳频技术,拥有良好的电子干扰与反电子干扰能力,最多可识别6个干扰来源。

文章图片7

本文转载自兵器杂志,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