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0年来公认的两位欧楷大师,谁更胜一筹

 李武耀 2022-10-29 发布于广东

在书法一途,楷书法度森严,其规整的结字和用笔缺少随意性和流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书家个性的表现和感情的抒发,缩小了书法家创造自我的空间。所以,写楷书最难突破前人窠臼,最难成就一家面目。

今天为大家介绍300年来公认的两位清代欧楷大师,看看他们的作品对欧体有何保留,有何发展?

1

【姚孟起】

姚孟起,字凤生,一作凤笙,吴县(江苏苏州)贡生。以书名,正书宗欧阳询,尝临九成宫醴泉铭逼肖。隶书略仿陈鸿寿。兼治印,得蒋仁秀劲之气。偶作画,古拙如金农。被誉为“欧阳询以后,一人而已。”

姚孟起楷书《临九成宫宋拓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

【黄自元】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自六岁始,从祖父德濂习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接着又学欧阳询、王羲之、王献之等历代帖学大家。其字学谁像谁,学一家成一家。少小就名满乡里。后来,他几次参加科举考试,其书法上的成就也为其荣登皇榜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清朝楷书第一人”。

图片

黄自元的楷书尽管有个人风格和面目不鲜明,得整肃而失灵动,多法度而少情趣的种种问题,但其能自成一派,受皇家垂爱,得大众欢迎,同化一朝一代的审美趣味,引领一代书风,那也绝对是功德千秋的事。哪怕有人贬其为“馆阁体”,然而“馆阁体”也是独立一体,在书法史上自当有其重要的位置。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图片

图片

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图片

马齿的钩锋,应对着四点之中。如:鸟、马

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如:师、明、既、野、

下边为平画的字,应与底对齐。如:朝、故、辰

有几个捺画的字,应有缩有伸。如:谈、茶、黍

图片

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有的要藏笔锋。如:禁、林、森

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明显而上钩要隐藏。如:哥、柔

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短,仰钩要长。如;冠、寇、宅

以上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如:普、皆、齐

图片

以下部为主的字,下部应宽。如:表、禹

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施、腾、靖

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如:敬、敛、刘

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如;弼、辩、衍、仰

图片

以中间为主的字,中部应大。如:掷、番;

以上下为主的字,中间应小。如:莺、寡

纵腕笔,应弯曲而有力。如:风、飞、气

横腕笔,应圆润俊秀。如:先、见、元、毛

图片

纵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如;庭、居、底

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如:友、及、反、皮

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间。如;修、参、须、形

三点的写法,下点的提锋应与上点的结尾相对应。如:治、洪、流、海

图片

各位师友您认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