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能屈能伸真丈夫!

 酒醉的欢颜 2022-10-29 发布于海南
权杖,是古代部落或王国的头领手执的权力象征物,通常由杖身和杖头组成。杖身多为木制,在漫长的历史中,渐渐腐烂消失,只有石、陶、金属等制成的权杖头留存下来。

权杖最早在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出现,它早期是实用器,国王用权杖来敲击俘虏的头,惩罚俘虏,后来才一点点变成权力的象征。

这件彩陶权杖头,是甘肃出土的早期权杖头之一,属于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没有实际功用,仅仅是权力的象征。彩陶权杖头带有明显的本地特色,古代甘肃地区盛产彩陶,仅甘肃省内国有博物馆收藏的彩陶就达十万件之巨。
我在甘肃看博物馆,一路走一路看,从敦煌、张掖、兰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到天水,看彩陶看到视觉疲劳。最初在敦煌博物馆,看到彩陶还很新奇,每件都仔细端详。在兰州的甘肃省博物馆,有专门的彩陶展厅,介绍的很详细。

从兰州出来,就有点视觉疲劳,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的彩陶其实非常好,被郭沫若誉为“彩陶王”的“涡纹双耳四系彩陶罐”即出自临夏,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的馆徽即是这件“彩陶王”,只是,这时的我已经看饱和了,但馆内收藏确实又多又好又全。

这一组四坝文化权杖头,白色的为玉石,绿色的是石头。甘肃这片连通东西的土地,也是西部外来文化最早传入之地。四坝文化距今3800年至3500年,对应于中原王朝的夏与商。它的权杖头,和西方权杖头有很多相似之处,应该是文化交流的结果。
权杖头最早应该是从原始人的狩猎工具——动物大腿股演变而来。原始人利用天然的动物大腿股作为狩猎工具,让他们在捕猎时获取了一定优势,石质权杖头即由这种实用工具一点点发展演变而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四坝文化的青铜器越来越多。这件制作精美的四羊权杖头,不难想像它最初的样子——金光闪闪,精美绝伦。手执这样的权杖头,不怒自威。

这种代表权力的权杖,在中原王朝,以铜钺的形式出现。早期的铜钺,也是实用器。不同于战场上用来征战的兵器,铜钺的作用,和两河流域的权杖一样,是用来惩罚俘虏的。也就是说,它是刑具。能够用铜钺来惩罚俘虏的人,就成了拥有生杀欲夺大权的人,铜钺慢慢也就成了王权的指代。

这件西周耳形铜钺上,有老虎的形象。老虎很威猛,大张着嘴,铜钺的木柄正好嵌入其中。一个是“百兽之王”,一个是“人中之王”,“人中之王”手执“百兽之王”,尽显王者荣耀。

不知为何,忽然就想起了北燕冯素弗墓出土的青铜虎子,作为溺器,通俗点说就是“尿壶”,这个老虎也是大张着嘴。一个老虎在象征权力的铜钺上,处在人生的巅峰;一个是作为溺器的老虎,处在人生的最低谷。这个老虎,真不愧是“百兽之王”,太能伸能屈了。

中原用铜钺取代了权杖,但权杖并没有消失。石质权杖头依然在作为工具使用,后来,它在另一个舞台上,开始绽放光芒。在马镫出现以前,中原的骑兵,主要是用马来提高机动性和移动速度,这时的马,主要作用是交通工具。北方草原民族,弓马娴熟,骑马征战,主要的马上兵器是弓箭。箭矢的数量有限,通常是射完即止,不会在马上撕杀。后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也是学习匈奴的打法,骑马射箭。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在马上用刀相互砍杀呢?还真不是他们不想,也不是没有刀,而只是因为马镫还没有发明出来。人骑在高速奔跑的马背上,一刀下去,遇到的阻力与马的冲力会将人带下马,非死即伤。
这个时候,除了不与敌人正面硬抗的兵器弓箭,另一种兵器也找到了它的适用场合,那就是骨朵——石质或金属的权杖头。因为骨朵主要是用来敲击,并不会产生阻力,所以,它先是在北方游牧民族中成为马上兵器。

等到马镫出现,骑兵能在马上固定身体,他们手中的兵器也开始多了起来,而最主要的就是刀。后来,更是发展出了重装骑兵。这以后,战场就成了骑兵的舞台。

骨朵一点点从战场上退出,但它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许是北方人太喜欢它了,或者只是单纯的恋旧,实用功能弱化的骨朵成了仪仗队的仪仗兵器。这时的它,杖身变得更长,更加威严,充满了仪式感。
时代在变,人在变,物在变,一切,都在变化中,似乎只有变化才是永恒的。回望虎纹铜钺上的老虎,不禁感慨,就连它,也在变——能屈能伸,真乃大丈夫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