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为髓之海”,“头者,精明之府”,其主要功能是使人精神充足,肢体活动敏捷有力,耳聪目明。《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中风乃髓海不足,脑失所养,可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肢体乏力,甚则晕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等症。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骨生髓。肝主藏血,血脉充盈,则髓海得养。若精血衰耗,水不涵木,则可致“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故肝肾两脏与中风脑病关系甚密。 ![]()
“中风”的病理因素可以概括为“风、火、痰、瘀”。主要的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主因肝肾之阴下虚,则肝阳易于上亢,复加饮食起居不当,情志刺激,或感受外邪,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故见卒然晕仆,不省人事。或因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因暴怒血菀于上,气虚失运,瘀血停滞。皆可导致神窍被蒙,而出现中风诸症。 ![]()
风火痰瘀型 此型多见于形体肥胖患者,实证为主。除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主症外,多可见头晕目眩,面红耳赤,咳吐痰涎,口苦咽干等症。舌红,苔黄腻,脉弦或弦滑。 阴虚风动型 此型患者多形体消瘦,虚证多见。临床除中风主症外,还可见眩晕耳鸣,烦躁失眠,手足心热等症。舌红绛少苔,脉弦细数。 气虚血瘀型 此型初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不利外,还多见手足肿胀,口角流涎,纳呆,便溏等症。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 |
|
来自: 昵称6639864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