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记得你的第一部手机吗

 bmtz 2022-10-29 发布于江苏

曾几何时,你的心中泛起对佳人的思念,你拉开抽屉,拿起纸笔写下自己藏在心中的话......待到第二天一早,你将装在信封中的思念送入邮筒,只盼心中的人能够早日读到你对他/她的爱。

改革开放40周年,人们的通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书信到电话,再到手机以及后来的互联网,通信工具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进步与变迁。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书信几乎是相隔很远的人们交流情感的唯一方式。那时,车马很慢,交通不便,一封家书,纸短情长;一封情书,又承载了多少个思念的日日夜夜。

少则三五天,慢则七八天。

每一次收信都让人无比激动。

图片

三十年代贵阳的一个邮局,邮件全靠马匹驮运

图片

以前的喷水池邮政大楼支局

图片

五十年代的贵阳邮电大楼

图片

上世纪70年代末的女邮递员

9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固定电话越来越普遍,bp机、移动电话作为第一代移动通讯工具,悄然走进生活。还记得那些年的“大哥大”吗?如果那时候你的朋友中有用“大哥大”的人,那肯定是百分百的“土豪”。即时通讯的影子,已经慢慢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图片

bp机

图片

大哥大是个人身份的象征

图片

老式固定电话

图片

80年代邮电局电话接线员

与此同时,人们对娱乐休闲的需要也催生了许多以前不曾有过的事物出现,录音机、磁带、“小霸王”等等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家中。

图片

这大家伙,别提多高大上了

图片

磁带

图片

小霸王

图片

广播录音机

图片

游戏机,曾经大战俄罗斯方块

步入新世纪,通讯行业逐步发展,同时互联网划时代的诞生与兴起,QQ等网络聊天软件出现,慢慢的,bp机那熟悉的“嘀嘀”声越来越少,直到最终静默。

图片

1997年8月1日,贵阳169多媒体通信网开通,贵阳有了通向国内外的信息高速公路

图片

那时候,不少人家中的常见布置↑

图片

掌上电脑

图片

风靡一时的各路手机

那时,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当丰富多彩了,可谁有能想到,就在这十几年间,大家的生活又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大数据产业在贵州开花结果,各种现代化智能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订酒店、查公交、看新闻、刷脸支付......方寸之间,连接世界,看似科幻的情节就这样变得普遍。

图片

各种智能手机

图片

笔记本电脑

图片

强大的人工智能

图片

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本次数博会上,无人驾驶、虚拟试衣镜等“黑科技”引人关注

来源:多彩贵州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