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坛名家 | 王乃勇

 朝歌淇水悠悠 2022-10-29 发布于河南

图片

王乃勇

简历:

王乃勇 1969年出生。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副主席、草书委员会副主任,新乡市书协主席,中国书协翰墨薪传讲师团成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郑州大学书法学院草书所研究员。多次担任全国展评委,评委库成员。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国书协第六、七、八届代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文代会代表。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获河南省文艺成果奖一等奖,河南省第八届文代会代表。新乡市管优秀专家。作品被中南海、中国美术馆及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刻石等。

图片

图片

师友惠语

图片
俊逸雄秀数此君

——王乃勇书法观感

文 / 张志庆
王乃勇先生是我近十年来一直关注的书法家!

2006年,王乃勇获得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一等奖!那是一个丈二幅大轴,字径20公分左右,行中带草,一招一式,准确而到位,雄秀持重!虽然结字稍紧了些,但透着一股文雅之气。我站在作品前看了很久。他已经完全解决了用晋人的行书写法展而为大字的问题,而且自然妥帖,无做作之态,每一笔的起收和转换在不经意间完成,这与当时的作者拉开了距离,就在那时我记住了他的名字!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中国书法家协会每有大型展赛,获奖者中必有王乃勇!我关注的不是他的获奖次数和等级,而是他的字在变,越写越好!在第三届兰亭奖评奖中,他获奖的那件作品,较首届行展的作品明显放松了,“紧”的感觉没有了,字与字的关系松而不散,用笔稍稍放纵,开合关系明显,情调气息纯正,爽爽有一股君子之气!2011年,王乃勇先生获得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的作品是写在白宣纸上的六尺整张,也是全场仅有的几张写在白宣纸上的作品,笔法运用的更加熟练,在分组线连缀中,间以点法,使通篇断连相参,交替错落,以狂草之势驱笔,晋人风韵跃然纸上,而墨法运用更大胆,浓淡干湿交替变换,节奏变化明显而自然,章法开合有放,行与行变动,不留痕迹,全篇气韵畅达,俊健飘逸,可以看到王乃勇先生对行草书的驾驭已熟谙于胸。对技巧的熟练,使他能把注意力转移到情性的表达上,情性的表现成为其主要关注点,正所谓“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自我性情的表现,使其作品既古且新,透着一股俊逸雄秀之气,格调清雅,气度宏阔,我被他吸引,驻足凝神,享受这绝妙的作品所带来的美的愉悦!

王乃勇先生近十年来的变化和进步,是其由技而进入道的过程,其对书法技法的锤炼,为其性情的表达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我认为,要成为优秀的行草书家,首先要在技法上解决三个问题:

1.笔法问题 。笔法是行草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法没解决,等于上楼没有找到楼梯。笔法是深入单字,确立书法高格调的基本技法要求,也是区分一个书家是否入门的重要判断标准。笔法没解决,等于不会使用毛笔,因此在向高层次推进的时候,没有基础支撑。书家每次书法风格的转变和提高,必然伴随笔法的变化,所以晋人的笔法与宋代有差别,而与明清的变化则更大,一个书家如果分不清,必然会偏执一隅,不能进步,更谈不上发展。王乃勇先生行草笔法由明清入晋,再反观宋人,取其同,识其异,化而为我用,可见其智慧!

2.结字问题。赵孟頫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可知在用笔之外,结字也是书法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根据对书史的观察,书法家在结字上所在的功夫,可能是诸项中最多的,结字首先要掌握共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去寻找个性。因此,结字单个练习,要有量的积累,而量的积累要有时间,结字的练习有一个熟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需要量的积累,同样需要时间去保证;个性化的结字特征需要在完成上述两方面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显现出来,而又需要自我成熟和完善,所以结字是最吃功夫的一项。古人自小用毛笔习字,未应世时对结字共性特点已大致掌握,及成年则只需稍作调整,进行个性锤炼即可。而我们习字大都从好而入,随情所学,未下硬功夫所以结字能过关者较少。结字功夫做的到位,则中年以后仍能保持进步势头,否则,必走下坡路,会越写越差,书坛已有其例。结字的完成,必然形成自己的结字习惯,头脑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即“结字思维”,结字思维形成,则“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进入自由之境!王乃勇先生,自少时有明师指引,认真作字,功夫累积,无虚空,故十年之变,可知其书法之功也!。

3.章法问题。章法是对整篇字的组织,是整篇书法最炫目的技巧层面,是最外在。章法的开合、动静、聚散解决得好,最容易被感知,产生刺激效果,引起视觉反应。章法解决得好,通篇气韵畅达,浑然一体,多变而统一,纯净而丰富,王乃勇先生近十年来的获奖作品,在章法上都有好的表现,而且时出新奇,令人悦目。

以上三方面是一个优秀的书法家需解决的问题,不同阶段或有侧重,但最终都绕不开,而要取得长期的持续进步,也必然是在这三方面的不断提高。乃勇兄近十年来,不断调整变化,不断进步,观其作品,脉络清晰,层层推进,稳步而扎实,仔细推敲,可知在以上三方面所下的功夫准确而精纯!这使他的书写不急不躁,冷静而有激情,执着而坚定,这也是一个优秀的书法家所应具有的品质!

书法技法的解决不是阶段性的问题,他需要书法家终身去调整和完善,最终合于自己的审美理想,由此,而成为书法家全面修养体现的承载物。所以,技法的解决又是技进乎道的前提,而合乎道,又是每一个书法家终生要面临的问题!古人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使行者合乎天地道义,最终至于人生高境。为艺即为人,为人即为道,艺进乎道,人至于圣!历史上一流的书法家,都从这个过程中走过来,如王羲之,苏轼,王献之等。他们需要抛却一些世俗的看法和做法,经过物质财富来去往回,感情的浓淡疏亲,权位的高低得失的体悟和释然,使书法家心胸开阔,思维水平提高,继而达到艺术的高境界!所以,学书之路,“从者众,成者稀”。由此,可知学书之难!

技进乎道的融合和提升的效果,最终以是否有人文内涵而体现在作品中,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没有文化气息”。其实会写字就是文化,书法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书法家的任务就是将它打造的更加高雅,更合乎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美的最高理想。达不到这个要求,历史不会以书法家的名字来记述,作为一名书法家应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迟疑,彷徨,都会影响到书法家所达到的高度!乃勇兄不矜持,不受諻论左右,坚定如一,如晋人雅士,款款而来,令我侧目!

今年春,北兰序上巳雅集,乃勇兄来京,有幸谋面,所谈极为投机,乘兴挥洒,著纸染墨,皆在情理之中!挥洒时,以意趋笔的忘我之态,毛笔跳跃翻飞的潇洒之姿,至今映在眼前,使我对他的敬仰之情,又增三分矣!
图片

图片

艺术观点

图片
对当前草书创作的理解与思考
文 / 王乃勇

中国书法发展至今,从展览活动及学术交流到社团组织及受众对象,从社会群众基础及专业研究等可谓是空前繁荣。特别是对行草书的喜爱程度,从各种展览活动的投稿数量可见一斑。余从事草书学习和创作多年,有些想法与思考与各位师友交流。

图片

草书条幅  2021年  146cm×368cm

一、草书的衍变与传承

书体的衍变与产生基本有定论。根据有关出土资料研究,也存在有待探寻的余地。特别是草书,从春秋战国到汉代的各种简帛书的出土资料看,在临习过程中亦体会到,简牍书法在发展过程中有三个方向:

一类向东汉的隶书发展,汉各种风格的隶书、碑刻与度法碑刻有充分的证明。

一类向古草即章草发展,从史游、皇象、陆机、宋克、赵孟頫以及近代王蘧常等历代章草大家可以看出,发展衍生了成熟的章草书法。

图片

草书条幅  2021年  97cm×247cm

另一类向小草和大草书法发展。小草的发展,如王羲之的草书《十七帖》,解决了草书识别问题。其后各代皆有小草书家出现,其中的代表作有唐代孙过庭的《书谱》、怀素的《小草千字文》等。大草有张芝《冠军帖》孤本为先声,尽管存在争议。后有王献之《大观帖》开创了大草的先河及大草的连绵书写。唐代的张旭、怀素发展了大草的高峰,使用笔的恣肆与结体的夸张更加充分。宋代黄山谷在用笔速度有所改变,字间穿插、行间摆动有所增强,结体与布白的安排是其更大的贡献。明代祝枝山上接“二王”,改变了黄山谷的曲线与直线,结体与布白有所弱化,但整体章法的行距更加弥漫。徐渭更将此特征向前推进一步,乱石铺街,漫天飞雪。王铎在书法史上因为人生的缘故,可谓是一个悲剧式人物,他把绘画的涨墨法运用到行草的创作,是其最大的贡献。

这些理解与想法是在临习过程中感悟到的,因手边资料限制,未进行详细比较与论证,还请各位师友赐教,论证这些理解成立与否,能够促进自我的大草学习。

图片

行书对联  2021年  32cm×182cm×2

二、草书的情性与自然书写

孙过庭《书谱》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其中道出了点画与使转、形质与情性两对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真书使转隐藏在点画之中,草书点画隐藏在使转内部。与二者相应的是形质与情性,形质为基本点画,情性为精神世界,形质与情性同样相互依存。古人讲“因物念虑谓之情,自然所感谓之性”。情性即书家的本性。

草书创作讲究情性与激情,散其怀抱,放飞自我,以极纯熟的技法为基础,来表达自我的本性。目前草书的创作,通过展览与评审可以看到,一是精心于形制设计,二是作品有赖于纸张的色彩和做旧,三是章法上设计成分偏重,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弱化了草书创作中的自然书写,使作品偏向于设计的书写,缺乏了真情性的流露,从侧面也导致了展览体风貌雷同的形成。自然书写是草书创作重要的内在精神,不仅体现在点画与用笔,而且要贯穿于草法运用与字形姿态。

图片

草书中堂  2021年  124cm×247cm

三、草书笔法的碑帖融合

甲骨文、金文、楚篆、秦简、秦篆等古文字都是从实用角度出发,受书写或制作材质、形制等因素影响,在简与约的过程中,随着点画起伏轻重变化等书写技术的进步,从而促使新书体的衍变与生成。草书同样受此影响,从简牍书法到章草,从简牍书法到小草,都脱离不了其实用的首要目的,同时也有其结体美与节奏美。

特别是大草的发展,使草书与实用性愈走愈远,纯粹的艺术欣赏氛围更重。在大幅草书创作中,首先要从笔法上解决由小而大的问题,以古人帖学笔法的中侧藏露、八面出锋以及绞转为基础,行笔方法上强化涩行,顶锋刹纸,在行进中根据点画长短的需要,调整笔的倾斜度,同时也要强调笔法的使转与绞转。行笔速度上,浓墨处体现疾与厉,在枯墨处要强化留与慢,使点画具有金石感。大处看体现出点画的厚实与苍涩,且不失流畅,小处看也不失虚灵与雅致,也具有沉着、探索碑帖结合的方法。一直在尝试与摸索,力图有所心得。二是要在单字的结体上打破原有的结体规律,强化留白与收放的对比,在字组上进行局部的连带。三是在章法上利用墨色枯湿浓淡的变化形成块面对比。前有王铎,后有林散之,都为我们树立了成功的典范,特别是林散之先生将金石绘画融合贯通于书法创作当中,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四是自我情性的发挥,情境由心造,付诸情感的再现,徐青藤以天纵之才及传奇的经历为后世创作出传世大作,展现了大草的天真浪漫。

图片

草书中堂  2021年  124cm×247cm

四、草书的美感与意境

书法之美在于人文之美,在于文化之美。草书之美,在于其点画、布白、使转、情性,书家情怀流露其中。

一是草书的哲学美。草书创作是对立与统一、矛盾与和谐的集中体现。可以说一幅成功的草书作品,当是老庄哲学最完美的体现。

二是草书的时空美,即流动之美、清静之美。书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手、眼、心的把握,借助笔、墨、纸的相发,再使之以速度、轻重、虚实之变化来完成点画的感染、布白的构造,随着时间的推进,加之字组节奏、行间摆动以及墨色的渲染,最终创作出既有时间感又有空间感的草书作品。

三是草书的意境美。草书是最能代表书家情怀的书体,特别是大草书法,在点与线的纵横牵掣、钩环盘纡中进行空间分割,加上枯湿浓淡的墨色渲染,勾勒出黑白之间的深邃意境。首先是书文交融的意境,书写诗文自身的境界与书写技法的配合。其次是人书合一的意境。清人魏源曾讲道:“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道因技生,技由道存。书法是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参悟虚实之处,把握有意无意之间,臻于人书合一的意境。


图片

图片

作品欣赏

图片

图片

王乃勇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图片
王乃勇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图片
王乃勇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图片
王乃勇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1
图片
王乃勇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图片

王乃勇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图片

王乃勇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图片

王乃勇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图片

王乃勇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图片

王乃勇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图片

王乃勇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图片

王乃勇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图片

王乃勇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E N 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