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胡风全集》,才能读懂现代文学史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2-10-29 发布于北京

撰稿丨唐山

全文共15420字,阅读大约需要30分钟

鲁迅先生特别警惕民粹主义泛滥,但当时许多读书人痛感无法介入现实,为抚慰心中的无力感,便主动上交理性与判断力,神话民众的力量。早在1928年初,成仿吾便在《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中,高呼“打倒知识阶级”,认为:“我们要努力获得阶级意识,我们要使我们的媒质接近工农大众的用语,我们要以工农大众为我们的对象……克服自己的资产阶级的根性,把你的背对向那将被'奥伏赫变’(即扬弃)的阶级,开步走向那'龌龊’的农工大众!”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去世,22日下午遗体出殡,因事先无安排,临时让与鲁迅生前关系密切的10多名作家帮殡仪馆工作人员抬棺(所谓“16大佬抬棺”,是坊间误传),图中谢顶者即胡风。

在黑暗里在重压下在侮辱中
苦痛着呻吟着挣扎着是我底祖国
是我底受难的祖国!
在祖国
忍受着面色底痉挛
和呼吸喘促
以及茫茫的亚细亚的黑夜,
如暴风雨下的树群
我们成长了
为有明天
为了抖去苦痛和侮辱底重载
朝阳似地
绿草似地
生活会笑
 (当时“底”相当于今天的“的”)
 
这是1937年8月,胡风写下的长诗《为祖国而歌》的前几句,当时全面抗战已开启,风雨飘摇中,迷茫、愤懑、焦虑、苦痛、抗争……尽在笔端。这首诗被认为是最能体现“抗战诗”风格的佳作。
 
提起胡风,人们会立刻想到鲁迅先生的评价:“因此,我倒明白了胡风的鲠直,易于招怨,是可接近的。而对于周起应(即周扬)之类,轻易诬人的青年,反而怀疑以至憎恶起来了。自然,周起应也许别有他的优点。也许后来不复如此,仍将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胡风也自有他的缺点,神经质,繁琐,以及理论上的有些拘泥的倾向,文字的不肯大众化,但他明明是有为的青年。
 
胡风被称为“鲁迅的精神传人”,是著名的现代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编辑家、诗人,是“七月派”的教父。胡风去世前,儿子张晓谷曾问他最看重哪个身份,胡风毫不犹豫地回答说:“首先的主要的是诗人。”不仅如此,他认为鲁迅也是诗人,因为胡风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战士和诗人是一个神的两个化身。”
 
胡风(1902~1985),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文学翻译家,被视为“鲁迅精神的传人”。
 
作为诗人,胡风不仅写新诗,也写旧体诗,他一直带着诗意去生活、带着诗意去思考、带着诗意去抗争,他因此得到鲁迅欣赏,也因此承受了后半生的折磨。1955年,胡风遭错误批判,1979年出狱。从1980年到1988年,历时八年、平反三次,与他相关的问题才得到彻底解决,但胡风未能看到最终结果,他于1985年去世。
 
胡风是一位正直、个性鲜明、有才华的文艺批评家,对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胡风的指点和帮助下,“七月派”的成就引人瞩目,涌现出阿垅、鲁藜、孙钿、彭燕郊、方然、冀汸、钟瑄、郑思、曾卓、杜谷、绿原、胡征、芦甸、徐放、牛汉、鲁煤、化铁、朱健、朱谷怀、罗洛等优秀诗人,艾青、田间、邹荻帆等也被视为“七月派”中人,此外小说家路翎、邱东平、彭柏山,木刻家曹白,评论家兼小说家贾植芳等,都属“七月派”。
 
作为现代文学史中无法绕过的人物,胡风一生波澜起伏,写照出时代风云变幻中,人性的幽暗与挣扎。今年是胡风诞辰120周年,却少有人再提起他,而《胡风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还是20多年前出版的,此后不断有胡风的佚文被发现,原书除了有部分舛错外,还基于时代原因,对胡风的作品进行了改动。近年来,研究者多次提出,应推出新版《胡风全集》,但随着读者对胡风了解越来越少,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能都难变成现实,而旧版已成收藏者手中的罕物。
 

《胡风全集(全10册)》

作者:胡风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1-01

这套《胡风全集》如今市场上已难找到,堪称“书架上的神明”。虽有种种遗憾,却能从中读出一位文学前辈的浩瀚与真诚,他的热血,乃至他的偏执与疏忽,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限时团购价:259元

扫码下单

 
为更好理解《胡风全集》,本文分上下两部分:
 
上部分题为:读懂《胡风全集》,才能读懂现代文学史
下部分题为:从《胡风全集》中不仅能看到过去,也能看到未来
 
分两天刊发,对胡风的生平、创作与文学史地位等予以介绍,并以此纪念这位杰出的文坛前辈。
 

▌北大、清华他都看不上 

  
1902年,胡风出生在湖北省蕲春县的一个贫困乡村(在《为一个外国刊物写的自传》中,胡风自称生于1904年冬天,似误记),本名张桢,乳名谷儿,学名张光人。
 
胡风的母亲是童养媳,即“母亲是一个心肠慈善而多感的女人,对于穷苦的邻居和亲戚,总是偷偷的给予帮助;由于长年的艰苦的劳动和营养不良,害了贫血病,常常忽然间陷入了意识迷糊的状态”。“胡风”这一笔名的由来,即因母亲姓胡,模仿了鲁迅笔名的命名法(鲁迅的母亲姓鲁)
 
胡风的父亲张羽泰(又名张济世、张济发)“初为做豆腐的手工小贩”,是一名典型的中国农民,“性情刚直,治家非常严厉”。胡风兄姊五人。大哥张名山在家做面食(油挂面、炸麻花等),一直支持和资助胡风读书升学。1947年,在方、张二姓争湖产中被杀害。
 
胡风童年“做着牧牛、砍柴、看守稻子一类的事情”,在《我从田间来》中,胡风这样描写道:
 
我从田间来
蒙着满脸的灰尘——
望望这喧嚣的世界,
不自由地怯生生。
 
我从田间来,
穿着一身老布衣
从罗绮丛中走过,
留下些儿泥土的气味
 
胡风自己说:“我是穿着老布衣,带着泥土的气味挤进了有文化生活的社会的,我不是出生在'书香’之家,没有'积学’。”
 
童年经历塑造了胡风充满矛盾的性格:一方面,他性格峻急、狭隘,自视甚高;另一方面,他又缺乏勇气,不善与人沟通,经常陷入“不自由的怯生生”中。
 
“到十一岁或十二岁的时候”(似应为13岁,一说是10岁),顾风才被送进一所村学,“读了几年艰深的古书”,学者白玉兰在《胡风思想、创作与日本文化》中,称胡风此时已体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他曾反问老师:“我们读这些四书五经,并不能专攻术业,则何以济世,何以使穷人摆脱困苦的生活?先生教我们潜心师法之幽情,又怎能使我们理解和追求当前的事业和目标,怎能消除长期存在的疑虑?对于人世界的大问题,如权势者压迫农民,富人剥削穷人,客税累累,民不聊生,这济世之道又在哪里?济世之道不存,谁又能为贤师,为劳苦大众解惑呢?”
 
16岁时,胡风在饶石波先生门下读书,被评价为:“不走正道,将圣贤之道胡乱批驳,非读圣贤书的学生所为。
 
17岁时,胡风考入蕲州官立高等小学(当时小学四年级以上称高等小学,亦简称高小),他的好友夏振国回忆:“高小的胡风穿着大布长衫。一派农村孩子的朴实气质,显示着不同于他人的刚强性格。对坏事他从不随声附和、同流合污,对不学无术的阔少爷、纨绔子弟他则蔑视轻鄙,但对弱小却怜惜相助。”
 
19岁时,胡风考入武昌启黄中学,开始接触鲁迅作品,胡风与同学兼同乡方瀚(又名何定华,后曾任武汉大学副校长)、胡缄三(后改名胡建三,1924年入党,是当地最早的中共党员)等创立“新蕲春学会”,先后在武汉、南京、上海出版《新蕲春》。1922年12月,胡风的处女作《改进湖北教育的讨论》发表在北京《晨报副刊》上,从此走上文学之路。
 
1923年春,胡风来到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其前身即鲁迅曾就读的矿路学堂,巴金当时也在该校,比胡风高两个年级(此处采用巴金的说法,也有学者称只高一个年级),但二人当时不认识。
 
少年时代的巴金(图右)和三哥李尧林合影。
 
1925年,胡风与同学杨超(中共党员,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被杀害,年仅23岁)、朱企霞(现代作家,又名朱季遐、朱素川,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一起到北京,胡风同时考上了北京大学预科和清华大学英文系本科一年级。胡风选择上北大预科,可除了对鲁迅的“中国小说史”课(旁听)留下深刻印象外,对整体课程设置不满意,认为学不到什么东西。胡风写道:“渺小地被浸在北京的那一种生活情调,其实是封建社会的氛围气里面,我又渐渐地偏向了能够寄托远思的文学方面。”(原文如此,胡风的语言有时很晦涩)
 
在北新书局,胡风还邂逅过鲁迅,胡风说:“当时,我连上前向他致意的意思都没有。我知道,我是不配向他请教什么的。”显然,胡风的“不自由的怯生生”发作了。
 
第二年,胡风不愿再上北大,转到清华大学英文系二年级,依然不满意课程。2个月后,因母亲病逝,胡风决定回老家参加“大革命”。很快,“大革命”遭遇挫折,胡风痛失好友,他在诗中写道:
 
天心似焚
天色欲哭
将葬我于苦愤之渊?
这死寂的沸腾!
这沉默的叫喊!
 
1927年至1928年期间,深感迷茫的胡风曾在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部工作,还在驻扎在江西的国民党第三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当过28天科长,在此期间写过反共文章。
 

在日本才读懂普罗文学 

 
1929年9月,胡风与同学朱企霞一起东渡日本,1930年加入日本共产党和日本普罗作家同盟。1931年,胡风考入日本著名的庆应大学(英文系),在日本老教授火田的帮助下,领到了庚子赔款的半费,每月45元。
 
在日本留学的4年间,胡风与日本共产党密切接触,并担任了翻译工作,开始接触真正的普罗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