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红朱柿

 昵称45109175 2022-10-30 发布于浙江

       

西山头,天台雷峰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自从2021年苏台高速台州段通车后,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大山深处,猎足这个早先不为外人所知的世外桃源,感受山民简单而纯朴的生活。

金秋十月,因为漫山遍野挂满枝头的红金柿,西山村更成了一道游人纷至沓来的网红打卡地。

若有若无的秋雨中,驱车行驶在大雷山麓通往西山头蜿蜒的盘山公路上,但见四周群山环绕,层峦叠嶂。银杏泛黄,翠竹幽然,红枫参差之间,山雾缭绕其上。我与同伴数度靠边停车下来,欣赏这让人沉醉不已的山野景致。

西山头,是名副其实长在山头的村庄,雾霭霞蒸处,恍若与天连接。青砖、灰瓦的村舍,沿山势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座拥大自然馈赠仙境的西山头100多户村民,在此过着质朴而平静的生活。

此地的红朱柿种植由来已久。靠山吃山,早在清朝年间,山民们就根据这里的沙性土质开始种植柿子。目前全村红金柿的种植面积已达2千多亩 ,超过百年树龄的老柿树有二百多株。

村民们大多采用“茶柿混交”的种植模式。居当地村民介绍,茶柿套种可以减少虫害,提高种植单位面积的产出。

柿子成熟的秋日,枝头红艳艳的灯盏与下面翠韵流转的茶树相映成趣,靓丽的风景线成为西山头的一张活名片。

眼下,家家户户的廊下,收获的柿子或竹匾晾晒,或成串成条悬挂,红红火火的丰收气息洋溢在整个村落。

一位名叫王银香的80岁老婆婆,热情地邀我们到她家的新楼上看风景,她一边用手比划,一边用天台方言连声说着“不用钱!不用钱!”

老人家陪着我们,站在四楼的大露台上往外看,来不及收获的柿树上还有不少柿果垂挂在枝头,树下被雨滴浸染过的茶树泛着鲜绿,大片的菜地满目翠色。远处的山雾还未散却,如仙姑的裙裾飘摇在群峰之间。她指着右手边云雾绰约处最高的山峰告诉我们,那就是大雷山,是天台、临海、仙居三地界山。

一头银白如霜的发,一张刻着岁月痕迹的脸,一双黝黑粗糙的手,老人让我想起罗中立那张《母亲》的油画。

老人告诉我,她有四个儿子二个女儿,都在县城里工作,过年过节的时候,他们就都会一起回来。

老伴呢?我好奇地问。

在家呢,这会儿还在睡觉,老头身体比较弱,让他多睡一会。提起老伴,我捕捉到老人眼里柔和的光。

他在重庆的部队里当了十五年的兵,退伍回来后在县里的供销社工作,一直到退休,我们钱用不完的,呵呵。老人甜蜜的笑脸像极了一朵灿烂的菊花。

临走前,我买了老人摊在门口桌上卖的一些毛栗和柿子干。老人开心得像个孩子似的。她一下想起了什么,说让我等等 ,转身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纸一支笔,然后低头趴在桌上写下了“王银香”三个字,然后给我看。

“通往家的山坡上, 有几颗柿子树。母亲一眼一眼地望,望红了。”我要过老人的笔,在“王银香”的名字下写下了几行字。

人们在日子里苦苦寻觅的幸福,不就在此刻老人的笑容里,在这屋檐下高挂的串串红柿里呀!我想。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