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金庸笔下成一代宗师,是两位主角的祖师爷

 耳东话史 2022-10-30 发布于湖南

武侠故事大多会采用架空背景,这样更利于作者尽情的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金庸的故事不同,他在故事中加入了历史背景设定,甚至是历史人物,比如张三丰、王重阳等。

但除了历史人物之外,金庸还喜欢采用其他名著中的人物,比如《水浒传》中的不少梁山好汉都被写进了他的故事,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赛仁贵”郭盛了,这个在《水浒传》中没有太多存在感的好汉在金庸笔下是成了大侠郭靖的祖先。

除了名著,金庸甚至还提到过神话中的人物,就比如本文要提到的这位,金庸笔下的他是成了一代宗师,并且有两位主角是他传人。

一、金庸的武侠世界观

神话人物?可能有人要问了,金庸写的是武侠小说而非神话小说,怎么会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加入到故事中?

虽说武侠和仙侠、魔幻这些题材有明确的边界,但其实读者对这种边界是十分宽容的,而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观里还真存在过超越武侠范畴的设定。

(段誉剧照)

比如他在《天龙八部》一书的注解中就明确提到过这一点,算是他亲自吐槽了一番自己的作品。

原著道:“'六脉神剑’、'火焰刀’、少林派指法等将内劲凝聚集中,发出而化为毁物伤人的无形刀剑,仅为小说家夸大之言,并非真有其事,读者当做“寓言夸张”可也,在小说中仅为增添性味,不能作物理学、动力学之科学推究,尤其小读者不可信以为真……本书叙事,多有虚妄想像、夸张之处,盖以'天龙八部’为名,多有象征抽象,已踏入魔幻之神奇境界矣。”

所以适当的夸张化的设定其实是可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的,读者也不会因此而诟病“这不是武侠”,反而《天龙八部》算是金庸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不过他笔下真的有提到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吗?

二、金庸笔下的神话人物

《天龙八部》的故事中固然有超出武侠范畴的设定,却没有实实在在的提到某位神仙的名字,而在《笑傲江湖》一书中,金庸却提到过一位神仙。

(张果老剧照)

那是原著第二十九回中提到:“那通元谷在见性峰之侧,相传唐时仙人张果老曾在此炼丹。恒山大石上有蹄印数处,历代相传为张果老所骑驴子所踏出。如此坚硬的花岗石上,居然有驴蹄之痕深印,若不是仙人遗迹,何以生成?唐玄宗封张果老为'通元先生’,通元谷之名,便由此而来。通元谷和见性峰上主庵相距虽然不远,但由谷至峰,山道绝险。”

(吕洞宾剧照)

张果老就那八仙之一,这人后来是成了仙人,他虽没有直接登场,金庸却是让他的驴蹄子实实在在的留在了见性峰上,这一设定可以证明在金庸的武侠体系中的确是有超出武侠范畴的角色存在的,也正因为张果老存在于金庸武侠体系之中,同为八仙的另一个角色也浮出水面。

三、一代宗师

在《天龙八部》一书中有这么一个神秘的角色,其名为逍遥子,在创出了无数顶尖神功之后,他选择逍遥隐去。

关于逍遥子,书中只有这么一段描述:“好像是说,不老长春谷里本来有部神奇的书,教人怎样长生不老,现今这部神书给一个叫什么'逍遥子’的人拿去了,谷里只留下令人饮了可长葆青春的一道泉水。那两个采燕客说,谷里偶然会有人拉着大松树上的长藤,荡出谷来,但出来之后就回不去了。”

(虚竹剧照)

从书中的设定来看,逍遥子应该是宋初的人,而宋初最有名的修仙之人莫过于与张果老同为八仙的吕洞宾,两者形象也十分契合,一个身怀神功的人却突然失踪了,若逍遥子就是吕洞宾,一切就说得通了。

而逍遥子虽然没有登场,却是收获了两位主角传人,无需多言,这二人便是段誉和虚竹,他们能够从无名小卒一跃成为顶尖高手就是得益于逍遥派的神功。

其实回过头来想,逍遥派的某些武功的确是有些强得过于离谱了,若逍遥子是吕洞宾,也就不难解释为何逍遥派的武功如此精妙了,因为这压根就是超出武侠范畴的武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