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恩伯(1899年9月20日-1954年6月29日),原名汤克勤

 兰州家长 2022-10-30 发布于甘肃
汤恩伯(1899年9月20日-1954年6月29日),原名汤克勤,浙江武义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
汤恩伯于1899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府武义县汤村(现白洋街道汤村)[2]。他在家乡武义县上完小学后,1916年考入金华省立七中(现浙江金华第一中学)。后转学到私立杭州体育专校,1920年毕业。惹上官司遭县政府通缉,投入浙军陈仪部当排长。浙军被孙传芳打败,汤在杭州无出路,改名为汤恩伯。同乡富商童乐勋出资寻一人结伴留学日本,遂于1921年春一起赴日,学日语。1922年3月考入明治大学法科攻读政治经济学。1925年3月回上海写信给孙传芳请他保举考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遭拒绝后,经同学徐逸樵建议,设法谒见素不相识的陈仪,获得其推荐和经济资助,入读日本陆士第十八期步兵科。1927年夏,毕业回国,经陈仪保荐,入湖南陆军第一师任学兵连连长。1928年6月到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任军事教官,后任军校第六期上校总队长、军校教育处副处长。
1930年军校成立教导师,任少将旅长。1930年中原大战,任第四师副师长兼第十八旅旅长。1930年冬,参加围剿赣东北苏区,晋升为第二师师长。
1932年调任国军中的嫡系,中央军第八十九师长,参与围攻鄂豫皖红军,晋升为第十纵队指挥官,下辖第89师、第4师。1933年底指挥第十纵队参加了平定闽变,1934年1月13日攻克福州。任赣粤闽湘鄂剿匪军第十纵队司令官,辖第四、第十、第八十八、第八十九师。1934年参加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围剿。攻占瑞金。
1935年升至中将,任第十三军军长。第十三军为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嫡系主力之一。中央军当时有“陈、胡、汤”之称,汤即汤恩伯,陈、胡分别为陈诚和胡宗南。
中国抗日战争初期,1937年汤恩伯率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在冀、察地区编入傅作义的第七集团军,任前敌总指挥,1942年汤兼任第一战区副司令,曾以40万军队驻河南等地。1944年12月独山陷落,陪都震动,蒋介石急调汤部孙元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由四川入贵州解围。1945年4月至6月,汤恩伯任第三方面军司令,率第27集团军参加湘西会战,担负桂穗路防务。[12]1945年7月,汤恩伯在广西发动华南大反攻。1945年日本投降后,汤奉命进驻沪宁地区,任首都(南京市)卫戍司令。徐州绥靖公署第一兵团司令等职。
1946年2月15日,国民政府令:汤恩伯陆军中将特加陆军上将衔。5月28日,国民政府特派汤恩伯为首都卫戍司令。6月29日,国民政府特任汤恩伯、范汉杰为陆军副总司令,任命毛邦初、王叔铭为空军副总司令,任命黄维、陈良、何世礼为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副总司令。期间汤恩伯曾回到家乡武义,发表名为《农业为立国之本》的演讲,并筹资在战时绍兴稽山中学武义分部的基础上创立武义明招中学(现浙江省武义第一中学)并于1946年7月起担任第二任董事长。
1947年国共内战爆发,汤指挥进攻山东解放军控制区未能克敌,手下之国军主力,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在孟良崮战役中被解放军歼灭,汤因而被撤职,后转任首都(南京市)卫戍司令。8月16日,国民政府令免去首都卫戍司令汤恩伯本职,派张镇为首都卫戍司令。不过随后因黄泛区大会战,有其战功,因而又于1947年兼任陆军副司令,并曾代理总司令,此为汤恩伯军旅生涯最高职位。
1948年7月任衢州绥靖公署主任。1948年12月1日,蒋介石派汤恩伯兼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负责隔江保护南京、上海。
1953年,上任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但数月后被免职,后经友人协助,迁居东京。1954年,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院治疗胃疾时并发症逝世,享年54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