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兰州的新冠肺炎疫情反反复复。来了又去,去了又来,随着天气变冷,大有猖獗之势,城市又进入到"静默“状态了。
所谓“静默",其实就是封控,除公安和医务及生活物资配送等保障人员外,静止其他人员流动,这个方法是实践检验过的最有效、最管用的方法。我和妻子及女儿分别被封控在两个小区里,不能见面,只能打视频电话,我一个人享受着孤独。
我百无聊赖,电视没有什么看头,几部好看的电视剧被几个电视台轮番重播着。无奈之下,我把自已关进了书房,以书为伴。
慢慢的,我寻到了以前那些心仪的书,我重新打开它们阅读。慢慢的,便忘掉了自己身陷囹圄的困境和忧愁,品尝到了心无旁骛地安静和乐趣。此时的我才发现,书籍才是我最忠实、最长久的情人和朋友,她对我永远都不离不弃、不近不远、不怨不悔,她永远地对我友好,永远地希望我好。同时,她又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和才华横溢的智者,永远地对我口苦婆心,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竭尽全力地劝说,帮助我走人间大道。据医学界权威人土说,老年人多读书可以预防痴呆、健忘症等可怕的疾病。想起一句话叫"开卷有益",想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每当我读到一段感同身受的段落或是句子时,我都会合上书本,静下来闭目思考。一个人的一生,只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再加上耳闻目睹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这样的人生经历和见识是狭窄的、有限的,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进入到不同的时空,诸多他人的世界里,去了解和见识到更多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和经历。爱读书的人,都能无形地获得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读书不仅能使人多识草木、虫鱼之名,还可以上溯到远古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一切。
读书更为重要的是,加惠于人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老年人读书最好的方法是自由浏览,不必刻意地去深入细致地读,也没有必要限制自已下苦功夫去读,闲暇了,调整好心情,没有目的性的去读,大概地翻一翻便好,只要开卷,就一定有益。
你可以随意地翻一下《论语》,读一读其中的只言片语,从中去追慕先贤,学习他们的智慧,然后让自己去思考,感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你可以浏览一下新版的《史记》,从里面看看什么是严肃的历史精神,从舜禹身上看看什么是谦让、仁爱之美德,从越王勾践的身上知道“成大事必隐忍"的处世智慧;读一读《跨过鸭绿江》,从中感受家国情怀;读一读《平凡的世界》,从里面体验社会最低层的穷苦生活和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读一读《必要的丧失》,懂得坦然面对必然的丧失;读一读《历史不忍细看》,知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有它的局限性和真实性,等等……
一个爱读书的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之人。
一个人与书籍结缘,就是和世界上的文学大师为友,并跟他对话。
我之所以认为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开始的。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意思是说,读书使人向善,最奇妙的是能够从一片丑恶中找到一点点"真善美"来。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是说,读书不反使人高尚,还能使人避恶。我说,读书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读书的人一定是幸福的人,哪怕你入不敷出,穷困潦倒。
手里握着心爱的书籍,既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当下,被封闭在书房里孤独,此时,心里也充满着一丝淡淡的欣慰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