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鉴赏]四季诗——别董大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22-10-30 发布于吉林

历史大观园 历史典故 2020-07-19 22:24:30  0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tiáo,一说为今河北衡水)人。他是唐代边塞诗人的重要代表,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并称“边塞四诗人”。

  

董大,唐代著名音乐家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所以称“董大”。

一个是大诗人,一个是大音乐家,两个盛唐大才子此时竟都是极落魄之人。当这样的两个好友短暂相聚之后又要作长久离别时,作为诗人的高适便唱出《别董大》二首。这里选取的是第一首。

我们还是先稍稍了解一下董大有多厉害吧。同样是大诗人的李颀曾写过《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中这样说:“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现存的《大胡笳》《小胡笳》两曲,相传就是董大所作。

正因为如此,高适才能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如此苍茫的背景中,唱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如此豪迈的高调。曛(xūn),本是夕阳西沉时黯淡无光的景象,此刻也被诗人心中的豪情点燃。当然,也只有唱出如此豪迈的高调,朋友的内心才会有些许的安慰。不过高适能唱出如此豪迈的高调,除了朋友董大本来就高迈、自己的诗风本来就豪迈之外,也应当有对自己的安慰吧。

是啊!我是高适,哪里没有知我识我者,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我常想,“天下谁人不识君”从高适心中流出,并赠给董大,是何其贴切。但听到庸常人也以此相激时,就不免难过了。为什么?因为此中有假啊。很遗憾的是,现在类似的假话无处不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常常生活在一种虚假的想象之中,以为自己就是高适,就是董大,甚至比高适还高,比董大还大。所以,当今生活充斥着一种“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虚象。

 以上内容来自历史笔记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