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卒中日 II 争分夺秒,挽回生命

 ZGGDWWZS 2022-10-30 发布于山东

01世界卒中日来源及活动内容

2004年6月24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5届世界卒中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神经病学专家代表发表一份宣言,呼吁设立'世界卒中日'。2022年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中国卒中学会发布“2022年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和口号。

主题:识别中风症状,把握宝贵时间

口号:争分夺秒,挽回生命

文章图片1

02关于脑卒中的概念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文章图片2

1.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脑部血管破裂出血,挤压其他血管和脑细胞从而造成损伤。约占所有卒中的10-25%。

2.缺血性脑卒中(脑血栓、脑梗塞):大脑供血的血管被堵塞,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坏死。约占所有卒中的75-90%。

03脑卒中的危害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文章图片3

04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可防可治。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

文章图片4

易卒中状态:指患者发病前存在的一些促使卒中发作的条件, 从而形成卒中倾向的状态。其特点表现为血管的弥漫性激活,在此期间,患者可能会有更高卒中事件的风险。

常见的脑卒中前状态:①血栓前状态;②易栓症;③各种因素(吸烟、饮酒、感染、失水、剧烈情绪波动、过度疲劳、气温骤降、高温等)引发机体内环境紊乱的状态。

触发因子:指促使血管环境发生急剧变动,引致卒中发作的因子。

常见触发因子:感染(呼吸道、尿道、水痘)、手术(心脏或者其他)、颈椎创伤、怀孕或者产后、吸毒(可卡因、海洛因)、昼夜波动、药物治疗不当、冬季、空气污染、精神压力大、愤怒、消极情绪以及姿势的突然改变。

05哪些情况容易发生脑卒中

文章图片5

06脑卒中患者的自我评定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会针对40岁以上人群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和干预工作,推行脑卒中“8+2”危险评分。其中,“8”是指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8项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2”是指发生过脑卒中或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高危:具有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或者发生过脑卒中;或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判断为高危的人群建议立即向专科医师咨询脑卒中的预防。

中危:具有少于3项危险因素,且患有1项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

低危:具有少于3项危险因素,且无慢性病。

对于高中危人群都需给予定期的随访管理,同时针对其危险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诊疗处置。

07脑卒中的早期识别

三步快速识别脑卒中

文章图片6

2021年7月,中国卒中学会在第七次学术年会期间正式发布了识别卒中早期症状的

“BE FAST口诀”,前5个字母各代表一个早期症状,最后1个字母是提醒一旦发现卒中症状,就要马上拨打急救电话,立刻就医: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文章图片7

08脑卒中的快速处置措施

脑卒中患者急救应牢记三个时间窗:首先是3 ~4.5 小时的溶栓时间窗,个别人时间窗可以放宽到 6 小时;其次是 24 小时以内为取栓的时间窗。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 缪中荣教授来教你如何正确急救。

01

快速识别脑卒中

JINGYITONG

以下哪种症状,更像是脑卒中(中风)呢?

文章图片8

易错点:

大部分突发脑卒中(中风)患者早期可能并不会马上出现如『昏迷』等严重症状。

所以不少人出现了症状却自认为不严重,觉得『休息一会可能就好了』,结果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

正确做法:

我们推荐BE FAST原则(BE FAST中文直译:赶紧的)!让大家尽快识别脑卒中(中风):

B— —balance(平衡):

突然出现的头疼头晕,导致行走困难,走路歪斜等

E— —eyes(眼睛):

突然出现的单侧或双侧眼睛视物困难、黑矇等

F— —face(脸):

面部突然出现嘴角歪斜,鼻唇沟消失等

A— —arm(胳膊):

一侧肢体突然无力、麻木,抬起困难

文章图片9

S— —speech(说话):

突然言语不清,或是听不懂别人讲的话

文章图片10

T— —time(时间):

上述5点中一种或几种症状出现,尤其是三高患者等危险人群,则一定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医!

02

第一个电话打给谁

JINGYITONG

用BE FAST原则判断后,怀疑家人脑卒中,第一个电话要打给谁呢?

文章图片11

易错点:

脑梗死的黄金急救时间是4.5小时。

听起来似乎挺久,但去医院,拍片子等时间都会算在内,真正留给家人咨询、犹豫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正确做法:

怀疑中风,果断拨打120!不浪费时间与他人商量(包括在医院工作的亲友)询问。在没明确诊断之前,询问谁也没用!到医院后,也必须相信眼前的医生做出的判断!

医生提醒:不建议用私家车运送病人去医院,一旦中途遇到堵车或病人病情突然加重,私家车里的家人是无法处理的。且一般家属很难分辨哪些是有卒中绿色通道的医院。

03

正确的家庭急救

JINGYITONG

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听说过一些突发中风时的所谓『家庭急救药』,以下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易错点:

很多所谓的家庭急救方法,并没有科学依据,盲目进行这些急救,反而会帮倒忙!

错误一:吃降压药

后果:加重脑缺血

专家解释:卒中病人发作时,没有医生指导擅自给病人吃降压药,血压下降过低反而可能加重脑缺血。

所以,不要吃!

错误二:吃阿司匹林

后果:加重脑出血

专家解释: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防血栓的作用。对于脑梗死患者有一些意义,但脑出血患者服用反而会加重出血。送医前没人能100%分辨脑梗死和脑出血。

所以,不要吃!

错误三:吃安宫牛黄丸

后果:可能引起误吸、加重病情

专家解释:从中医上讲安宫牛黄只适用于“热闭”,而“寒闭”用了反而会加重病情,一般人无法分辨。强行给意识不清的患者服用,还有误吸、窒息的风险。

所以,不要吃!

正确做法:

等待救护车期间不乱喂药物、食物、水,也不要用指尖放血等。

让患者平躺,头转向一侧(避免如发生呕吐导致窒息),清除口鼻内的异物保证患者呼吸通畅,等待救护车即可。

当然,上述的正确做法都是针对已经突发中风的患者。当急症来临,并不是我们在家做得越多就越好!而我们应该做得更多的是在平时,如何尽量保证不发病。

10

4.5H内进行有效溶栓治疗

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卒中中心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等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时机称为时间窗。目前的静脉溶栓时间窗为起病4.5小时内。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取栓)等方案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

溶栓治疗

通过溶栓药物把堵在脑血管里的血栓溶解掉,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及时恢复供血,减少缺血脑组织坏死。

取栓治疗

针对颅内大血管闭塞。通过导管经血管内到达闭塞部位,使用特殊的取栓装置将血栓取出,恢复闭塞部位血流。

取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6小时以内,部分患者可延长至24小时以内。

手术/介入/药物治疗

急性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旦确诊,往往需要积极寻找并尽可能消除病因,同时进行降颅压治疗,必要时需急诊手术,其中因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急诊行动脉瘤栓塞治疗。

文章图片14

11

脑卒中的预防

(一)一级预防

01

防治高血压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核心环节,降压一定要达标。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控制在150/90mmHg以下;

冠心病患者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

糖尿病或肾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糖尿病伴缺血性心脏病,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老年人舒张压不要<70mmHg,否则可能有低灌注表现,如乏力、眩晕、嗜睡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单纯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不要低于130mmHg,双侧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不要低于140mmHg,否则有增加脑缺血的风险;

合理生活方式防治高血压,如低盐、戒烟酒、适当运动等。

02

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增加3.6倍,血糖异常加速脑血管病的发展,与脑卒中复发有关。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控制目标如下表。

03

防治血脂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较大。治疗中度高胆固醇血症,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19%~31%。

强化降低胆固醇预防脑卒中研究发现,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对危险。

文章图片15

04

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约有20%为心源性栓塞,其中以心房纤颤最为重要。非瓣膜性房颤发生卒中的危险每年约5%,是同年龄组的6倍,风心病房颤卒中危险增加17倍。

对于房颤脑栓塞低危患者,可不用抗栓治疗,对于中危患者,可用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凝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应抗凝治疗。

文章图片16

05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多由动脉硬化引起。狭窄程度超过70%的患者,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约为3%~4%。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主要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和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

06

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 6倍,长期被动吸烟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1.82倍。长期大量饮酒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比不喝酒者高3倍。戒烟限酒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

文章图片17

07

控制体重

肥胖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高于非肥胖者2.2倍,成年人BMI应控制在28kg/m2以内。

08

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同型半胱氨酸高于16μmol/L时应予干预。一般人群以饮食调节为主,也可采取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联合治疗。

(二)二级预防

除了和一级预防一样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卒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外,也可使用抗血小板药及他汀类药预防卒中。二级预防的药物三大基石分别为降压药、抗血小板药及他汀类降脂药。

12

脑卒中的诊疗误区

1、误区一:脑卒中发病太急,没有预兆

如果及时发现脑卒中征兆,抓紧抢救,75%的脑卒中可以被控制!

脑卒中发病虽急,但如果能注意到发病预兆,及时就医大部分(75%)的脑中风是可以被控制的。

这些脑卒中预警又叫小中风,一定不要轻视,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

我国70%以上的脑卒中是脑梗死,其最有效的治疗是静脉溶栓和取栓手术治疗。但是,静脉溶栓治疗对“时间”的要求极为苛刻,必须在发病4.5-6小时内接受治疗才能大大提高成功率;而即便是取栓手术,最长时间也只有16-24小时。所以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2、误区二:中青年人不必担心发生脑卒中

年轻人甚至儿童都有可能得脑卒中!

文章图片18

在人们的印象中,脑血管病与老年人密切相关,而中青年不必为此担心。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中青年人发生动脉瘤破裂并非绝无仅有,中青年时期如果不注意预防,同样会发生脑中风。据临床资料表明,绝大部分中风病人是在60岁以前发病。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年轻人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抽烟、喝酒、过度劳累、肥胖、高脂高糖饮食等生活方式都会使脑卒中在年轻人中高发。因此,中青年人切不可掉以轻心。

3、误区三:定期输液能预防脑卒中

所谓的“输液预防“,并不科学。

所谓的“输液通血管治疗”,主要是指有些急性脑卒中或心梗的患者可以通过用药或其他方法,把处于缺血边缘状态的组织重新救回来。但是这样的治疗条件限制很严格,溶栓药物只有条件符合了才会给患者使用,根本不可能随便拿来输液。真正能够预防脑卒中的方法是控制好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胆固醇血症等,规律口服二级预防药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4、误区四:降压药头晕、头痛才吃,平时不用吃

有些高血压患者经常服药不规律,总是凭感觉吃药停药。这种间断和无规律的治疗不但造成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且加重了动脉硬化,并对心脏、脑、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最终给血管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更容易诱发脑卒中。

文章图片19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确的服药方法是血压降到目标范围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规律服药,并定期对血压进行监测,减少血压大幅度波动。

5、误区五: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各种脑卒中

阿司匹林有增加出血的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临床实践中应用阿司匹林,应当先做好评估获益与风险医生在评估阿司匹林治疗获益和风险的权衡取决于 4 个方面:出血风险基础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阿司匹林治疗依从性以及年龄。

文章图片20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脑梗的发生,但是阿司匹林并不是万能的,抗血小板治疗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抗栓的同时势必会导致出血风险的增加。因此临床医生在进行决策时需要平衡治疗手段的疗效与安全性,也需要尽量纠正出血风险,以达到临床最大获益。

6、误区六:他汀类药物在血脂达标后即可停用

他汀类药不仅仅是降脂药,也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

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需要长期服用他汀才能见效,若中途停药会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继续增长、斑块脱落或不稳定的斑块发生破裂,上述情况都会引发卒中再次发生。
因此,
如果没有其他禁忌证,一般他汀类药物应该长期坚持服用。

7、误区七:脑卒中康复要靠「养」

发生脑卒中后,要尽早让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文章图片21

不少人认为,发生了脑卒中,应当让患者在床上完全静养,少活动。殊不知,这种完全静养会严重影响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甚至可能使偏瘫肢体出现肌肉萎缩或者关节僵硬。

而正规的康复治疗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应尽早实施,一般应在病情稳定后1周内开始。最佳康复期在发病后3个月之内。对3个月以上再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脑卒中后遗症期)也有一定的效果,关键在于方法正确。

13

脑卒中现场急救错误方式

文章图片22

1.惊慌失措:由于缺乏脑血管疾病的急救基础知识,一遇到紧急情况,就表现得惊慌失措,甚至茫然不知所措,反而不利于抢救。

2.野蛮搬运:有些患者家属为了“抓紧”时间,不管三七二十一,抱起或扛起患者就往医院跑,殊不知这样的运送方式往往会加重病情。

3.盲目灌食:有些家属盲目给患者喂水或饮料。正确的做法是,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做主给患者任何药物。

4.舍近求远:脑卒中患者早期处理时间可谓“一刻值千金”,抢救必须分秒必争,有的家属只追求医院的名气,而舍弃就近的所谓“小医院”,导致延误抢救时间。

5.转运失当:尽量选择急救车辆进行转运,避免转运途中的延误与转运方式的选择失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