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刻骨》:面对纳粹的死亡威胁,求一个12岁男孩布鲁诺的心理阴影面积

 读书的天蝎小木 2022-10-30 发布于江苏

《刻骨》中所有人见布鲁诺的第一面起就不喜欢他。

但没有经历过战争血与火的洗礼,没有体验过死亡带来的刻骨铭心的痛,没有经历过父亲失踪、母亲被枪杀、姐姐病亡,自己仍需要在集中营的死亡夹缝中求生存的,而不知何时才能逃脱,那种胆战心惊、那种茫然无措、那种如履薄冰、那种死亡随时随刻就在眼前的生活,就不足于谈论布鲁诺。

对于一个生活在富裕家庭、有关怀备至父母呵护的、12岁的小男孩布鲁诺来说,从天堂突然坠落到地狱不过如此。

初到隔离区的他,没有礼貌还自以为是,每一件坏事的背后都有他的身影,他抱怨自己早餐分量是如何的少,全然不顾粮食配给的情况下,哈伊姆的父母靠变卖首饰,才高价买来的这些珍贵粮食;他到厨房偷拿储藏砂糖,还有治咳嗽的小圆球糖,说谎又狡辩,这些糖是给生病的妈妈拿的,因为她需要在。

他拒绝哈伊姆进他们的大卧室拿衣物,丝毫不顾及是哈伊姆一家把最大、最舒适的卧室让给了他们一家;他偷看哈伊姆的日记,故意曲解引发矛盾,他根本就是一个被惯坏了的小男孩。

哈伊姆对爸爸说他很讨厌布鲁诺,说他像一头猪,但爸爸却说他还只是个孩子,他也被吓到了,这就是恐惧对某些孩子造成的影响,把他们变成怪物和恶棍。如果是在和平的环境下,布鲁诺也许只是个令人有点厌烦的小男孩,但在战争的背景下墙下,身为犹太人面对纳粹大屠杀的恐怖氛围,他很快就被生活给予了重击。

他骄傲的牙医父亲失踪了,很可能已被枪杀,母亲抑郁症甚至严重到精神恍惚。他所面对的环境是周围的犹太邻居总是突然消失,有的知道原因,有的根本不知道原因,有很多人会为了一块面包告发自己的邻居。此时的他,正被一种真切而无法忘却的恐惧所吞噬。

12岁男孩子的眼里,还无法像成年人那样思考问题,哈依姆的爸爸告诉孩子们:如果你们看到士兵就让自己隐形。布鲁诺却坚持:没人能隐形,真正的魔法根本不存在。他心智的成长,远远跟不上周围环境恶化的程度。

爸爸失踪,布鲁诺只能在卧室里大发脾气,但却没有人试图去安抚他,12岁的他,除了发发脾气又能做什么呢?他说错话被姐姐索菲训斥,就砰的一声关上门,一个人在楼道里哭泣,哭完了再回来。其实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是有一股悲凉掠过的。

当大家准备逃离,他一心想要把自己所有的12本漫画收藏都带上,即便被很严厉地提醒,出发时,他依然偷偷把心爱漫画书打包带走。直到体味奔逃滋味,他才不得不选择把三本漫画书埋在树底下。

困境中他天真地想:如果我们有翅膀就好了,就能飞离这个恐怖的城市了。

当妈妈走出地下室,他第1个爬上楼梯,想要把她拽回来,当妈妈被枪杀,他浑身瘫软地靠在哈伊姆爸爸怀里,12岁的小男孩第1次感觉到了悲伤、无助和无奈。

他跳跃铁丝网打到了哈伊姆的鼻子,哈伊姆骂他白痴,他选择了不回应。而是转身一把接住了哈伊姆爸爸扔过围墙的背包,然后带着一丝得意问哈伊姆,现在不是白痴了吧。虽然只是小细节,却嗅到了心酸的滋味。

逃亡途中。布鲁诺忙着做布鲁诺会做的事儿:把他收集的小石子---白色和灰色的鹅卵石,从马车后面丢下去,他向哈伊姆透露说,这样我们就能找到回家的路了……其实他们已经没有家可回了。

虽然,途中他还幻想集中营:也许会有热乎的食物和浴室,也许爸爸妈妈会在那儿等着我们,也许我们会有干净的换洗衣服,但现实很快让他认清了残酷。

在集中营第1晚,他提醒姐姐:为什么要告诉他们?你疯了吗?他们可能是间谍,他们会举报我们的。战争和苦难,让他迅速从孩子长成大人思维。

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他习惯用孩子眼光观察,他管不住自己的舌头,所以被马鞭狠狠地抽了嘴……这是他第一次挨鞭子,但不是最后一次。关进集中营后,残酷的生存环境,布鲁诺迅速学会了谄媚和讨好,用12岁孩子那种笨拙的方式去求取生存的提前进化。

他和警卫用德语交流,与他们一起欢笑,他是唯一一个那么做的孩子。他在其他孩子眼里成了贱人。他们孤立、藐视他,但布鲁诺自己却似乎并不在意,只为偶尔得到胡萝卜和土豆。

得知姐姐得了传染病,他怕传染不愿意去照顾她。但看到姐姐真的死了,他还是发出响亮的哀嚎声,想要扑到姐姐的身上,而全然不顾自己也会传染。他被打还是冒着风险给偷来宝贵的纸和笔……就像姐姐临死前说的,他是个没有恶意的孩子。

战争结束后,布鲁诺作为战争孤儿被美国家庭收养。在美国上了高中和大学。学了心理学,但他却从没有从事过那方面的工作,他总在漂泊,用旅行超越他的过去,用镜头和写作记录他到达和离开的地方,他用一生治愈他童年的创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