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第七届阿道夫萨克斯国际比赛作品(4)

 公司总裁 2022-10-30 发布于河南
图片

本届的阿道夫萨克斯国际比赛中

出现了许多让我们耳目一新的作品

小编将通过几期的推文为大家分别

介绍其中的部分作品

图片

Adolphe Sax

图片

Mischa Zupko(米莎·佐普科),米莎于1971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的一个音乐世家,其父Ramon Zupko(拉蒙·佐普科)是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最具影响的作曲家之一,一生获得了无数奖项与荣誉。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必定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从米莎出生的第一天起,音乐便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其开始识字时,他的父亲便开始向米莎传授钢琴、乐理等音乐有关的知识,最终米莎顺利的获得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音乐艺术博士。

图片

米莎在四个方向颇有建树,钢琴、作曲、指挥与教育,米莎在“太平洋交响乐团”组织的美国作曲家比赛中拔得头筹,成功的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此后又顺利的斩获多个奖项,这让他一时间在美国音乐圈名声大噪起来,米莎的创作并不多,他擅长为偏冷门乐器(竖琴、管风琴)与非常规组合创作(巴松与打击乐、钢琴与录音机),另外,米莎的作品名字通常别出心裁,像是《呼吸源》、《曙光》、《遗忘灵魂的视觉》、《七宗罪》、《第七封印》、《灰色阴影》等等都出现在现已发行的米莎作品集中。

《In Transit》于1999年春季受Timothy McAllister(美国古典萨克斯管演奏家、教育家,曾获格莱美提名奖)特别委托,最终于2000年年初完成并发行,次年4月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首演。

当我开始创作这首作品时,我正处于创作风格变化的时期,我觉得我创作的音乐似乎只触及到我音乐兴趣的一个小角落,我真的很想详细地探索一些自己从未触及的领域;我希望这首作品听起来像一部游记,其中每个乐章都代表了一种新的声音环境,这种环境既有风格上、也有时间上;就好像这首作品代表了一个旅行者,伴随着旅途的结束,他的新经历逐渐被过去的经历所渲染。

既然是游记形式,首要的任务是规划我的音乐目的地,最终我踏上了印象派的风景,灵感来自西雅图,我以西雅图的浓雾作为起点;接着去东部的迈阿密,有点受萨尔萨舞的影响还夹杂着一些爵士风格;第三乐章的挽歌我采用了部分我祖父在40年代创作的悲伤歌曲,宁静与凄凉;华彩乐章像驾车沿着纽约繁忙的街道行驶,以现代爵士风格结束;最后一个乐章更像是之前的延续,我沉浸在美梦中。

《In Transit》一语双关,既有'转变中’(米莎处于创作风格变化时期)又有'在途中’(游记形式)的含义,作品共分为五个乐章,分别是:

<Red Walls of Fog><红墙之雾>

<Mango Cafe><芒果咖啡馆>

<So Alone am I><孤身一人>

<Rush Hour!><尖峰时刻!>

<The Dream><梦境>

通过这五个乐章我们确确实实的能体会到一位作曲家的创造、革新能力,五个乐章将传统古典、当代古典、传统印象、传统爵士、现代爵士、桑巴舞曲、赞美诗、咏叹调等多种风格相结合,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对于演奏者而言,《In Transit》囊括'众技’,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考量技巧只是一个方面,它更多的是在考量一位演奏者的作品深度,对于不同风格乐章的衔接,从古典到现代、从印象派到爵士乐的理解深度,在练习时仔细聆听钢琴伴奏,此曲含有大量'对话’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