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治的需要(48)

 金苹果6 2022-10-30 发布于北京
Image

这帮以来俊臣为首的酷吏只是武曌掌控天下的一枚棋子。在向权力巅峰攀登的路上,她需要这样的棋子。酷吏可以打击异己、铲除威胁她安全的李室皇族旧势力。人们被陈旧观念束缚得太久了,想突破就得走不寻常的路。武曌一路走来,背负了太多人们的偏见和世人的执念。她一个女人,仅凭一己之力冲破了封建礼教禁锢千年的思想樊笼,实属不易。“女子无才便是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等等,诸如此类的思想毒瘤不知毒害了多少心智聪慧的女性。而她不但有才,还有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所以,她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开启了无人能敌的奔腾人生。

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她一次次从艰难走向辉煌。在被生活逼上绝路时,她总能绝处逢生、化险为夷。如今,她手握皇权,虽然还是太后,实则已成了大唐真正的主人。然而,要稳稳坐在那把至高无上的龙椅上,她还要费一番周折,还要经受一波比一波更猛烈的风雨洗礼。她知道不破不立。唯有用这股不倚重运行多年大唐体制的力量,才能冲破人们固化的腐朽执念。所以,来俊臣也罢,周兴也好,只是武曌选择的一把利器,是她成就一番伟业的工具而已。她大兴告密之风,让打小报告这种为世人所不耻的小人行为风糜大唐。这么做,就是为了一夜之间剥去所有人的面俱和伪装,让人们一丝不挂地行走在彼此的目光中,让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和罪恶从此裸裎在阳光之下。她要让全天下的人与人之间再也没有秘密可言。这一切都是政治的需要。

在酷吏中,除却前面讲到的索元礼、来俊臣,还有一个侯思止也不简单。他的发迹颇具传奇色彩。他原本跟武大郎似的在街上卖烧饼为生,没啥前途,混日子。要知道,做吃食生意挣得就是个辛苦钱,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忙碌,才能把日子过好。可这家伙好吃懒做,没过多久,烧饼铺关张了。或许,人家不安于做个烧饼郎,心中还藏着更大的梦想。孰不知,武曌给了他实现梦想的机会。可人不能靠梦想活着,总得要吃饭。他只好去给一个将军当仆人,在恒州参军高元礼的府上寻了份打杂的差事。在官员身边搞服务,耳熏目染,多少能听闻些朝廷七七八八的事。那些不会抓住时代机遇的人往往是远离朝堂的人,不关心政治的人。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超脱世事的闲人。他们多数如娄蚁般生生息息,活着、死掉,不曾有一丁点儿响动,似乎不曾来到这热气腾腾的人世间。然而,心性奸诈的侯思止虽目不识丁,可不想悄无声息地来到人世上,又悄无声息地离去。他还是要闹腾一番的。

这不,眼瞅着那么多混混甚至身陷牢笼的犯人因告密当上了官,过上了富足且有尊严的日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按奈不住那颗燥动的心,决意踏上告密之路。这也是时代给他改变草根命运的一次机会。于是,他大胆揭发恒州刺史裴贞与宗室亲王李元名串通谋反。这真是瞌睡碰见枕头了,刚刚好。太后需要这样的告密者,尤其是这种可以名正言顺除掉亲王的猛料黑材料。因此,他进入了武曌的视野。因诬告有功,他得了个游击将军的官职。一个卖烧饼的文盲就此踏上了开挂的人生。

然而,侯思止不满足于这么一个职位。那时,告密者往往可以得到五品官。于是,他请求太后,给自个儿一个御史的职位。武曌苦笑着说,“你不认识字,怎么判案呀?”不曾想,这货早有准备,得高人指点,不慌不慌地答道,“太后,獬豸也不认识字呀!可它能判别邪恶。”獬豸是传说的一种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和人性,两人相斗,便以角触无理者。它怒目圆睁,能辨别是非曲直,能识别善恶忠奸。它一旦遇上奸邪不忠的官员,就会扑上去用那独角将他触倒,然后张开血盆大口吃下肚子。它又有神羊之称,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武曌一听乐了,“人才啊,提拔重用。”于是,侯思止当即被任命为侍御史。一言之合,他便从卖烧饼的翻身成了朝廷命官。他有混官场的潜质,脸皮够厚心够黑,为人奸诈无赖,是个十足的无耻之徒。他还会玩欲擒故纵的把戏。武曌见他忠心耿耿,办事干净利落,有一次,武曌将没收的反臣宅院赏给他。他竟然振振有词地说,“臣子生来最痛恨那帮贼臣乱子,怎么能住进他们的宅子呢?”一句话说得武曌心里爽翻了天。这么不为毫宅动摇信念的忠贞战士,不就是大唐的中流砥柱么?她觉得侯思止太贴心了,于是更加信任他,也就放任他为非作歹。

侯思止胸中无点滴墨水,之所以能有这么优秀的表现,得益于他的主子高元礼。这个站在侯思止身后的高人出身渤海高氏,是当年大唐的名门望族,对官场的潜规则比侯思止要懂得多的多。小人得志必颠狂。侯思止升任中央官员后,便不在把身后高参高元礼放在眼里,断了交往。在太后的恩宠保护下,他嚣张跋扈,简直狂妄到上天的程度。东都洛阳城里有一个叫白司马坂的地方,还有一位将军名为孟青棒。侯思止虽认了几个字,可他把“白司马坂”看成“白司马反”,固执地认为一个名为白司马的人要谋反。但是白司马何许人也?在哪儿?没有人知道。而孟青棒被他想当然地认为是一种叫“孟青”的杀威棒,是用在犯人身上的一种刑具。于是,他每次断案时,都会质问犯人:“快说,谁是白司马?他在哪儿?”可犯人一头雾水,一言不发。他接着气急败坏地说,“快交待吧!不然,老子让你吃孟青棒。”诸如此类的笑话比比皆是,弄得人们哭笑不得。他活成了一个笑话,却无人告诉他真相。

侯思止属于典型的咸鱼翻身,却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他若继续拜高元礼为师言听计从,也不至于闹出那么多笑话。咱不认识字,可以找个学识渊博的秘书么。他替咱识文断字不就得了。可他偏偏要以己之短去示人。结果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他已经被暂时拥有高位的胜利冲昏头脑,无限地膨胀,放飞了自我。有一次,一个叫魏元忠的大臣被诬告谋反。这个案子落在了侯思止手上。他用一惯的手法,又逼问魏元忠谁是白司马,不然要他吃一顿孟青棒。魏元忠是条硬汉,压根儿不吃他这套。侯思止觉得自己权威受到挑战,一时恼羞成怒,扑上去一把拽到了魏元忠。

魏元忠轻蔑地看着满脸怒气的侯思止说,“想要老夫的头尽管锯下来拿去,何必要诬陷老夫谋反呢?再说,你也是堂堂朝廷命官,穿着官服人模狗样的,怎么会整天张口闭口白司马、孟青棒呢?那是什么狗屁话?你也不怕世人笑掉大牙。也就是老夫,不然没人教你。你一直就成了人们眼里的跳梁小丑。”侯思止惊出一身冷汗,“难道是哪句话触犯了皇帝的忌讳?”连忙笑着向魏元忠谢罪,“魏老兄,您消消气。刚刚是我不对。”说着,将魏元忠引到上座虚心请教。“不知哪句话说得不对?”魏元忠呵呵笑了两声,才将原委说清。一时间,不可一世的侯思止被魏元忠制服的消息满天飞。这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很快,传到了皇宫,传到了武曌的耳朵里。她听了后,只是哈哈大笑。

侯思止显然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后来,他竟然异想天开,也学来俊臣,想娶士族大家闺秀为妻,彻底改良一下草根阶层的基因。不曾想,早就看不惯他的宰相李昭德将他狠狠地羞辱了一番,“你个赖蛤蟆还想吃天鹅肉。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是个什么东西?你就别瞎得瑟了。”可他一意孤行,觉得来俊臣能娶,他也就能娶。李宰相可不惯着他,又胡乱找了些理由,将他乱棍打死了。至此,一代无情酷吏侯思止的小丑人生谢幕了。

从高元礼、魏元忠和李昭德对侯思止的态度,可以看出来,大唐士族、士代夫阶层誓死捍卫李唐王朝,不齿与告密起家的侯思止之辈为伍,也对他们不屑一顾。然而,作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地主阶层代表高元礼来说,在武曌与李唐王朝严酷斗争中没有立场,才懒得理睬谁对谁错,只要能让自己活下去就行。要不然,作为侯思止曾经的主人,在侯思止高升后,怎会做为癞皮狗献计献策呢?实际上,高元礼对侯思止又怕又舔。他怕侯思止心血来潮随便安个罪名将自己灭了,所以舔侯思止巴结讨好侯思止,只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这也是小地主阶层的悲哀和无奈。

作为大唐宰相的魏元忠和李昭德对侯思止就没那么客气啦。他们受正统教育,出身贵族,忠心拥护李唐,视武曌为李唐守家的老太婆。尽管酷吏横行霸道,可他们依然怀揣忠君爱唐的雄心。魏元忠三次被酷吏诬陷,可每到紧要关头,武曌终究是舍不得杀他。因为她知道,硕大的国家需要能人贤士。李昭德出身陇西李氏,更是高门大户,与唐王朝的皇帝同出一门。所以,当无赖侯思止痴心妄想娶士族女子为妻时,他坚决反对。在他眼里,如果这种人能娶士族女子为妻,将是士族的耻辱,也是对大唐的污蔑。这两种社会阶层对侯思止的态度也是政治的需要。人在时代潮流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唯有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与这个世界死磕到底,必然死无葬身之地。当然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智者往往能看清时代发展的趋势,乘势而上,在天地之间建立不朽的功业。酷吏是一时之需,而非长久之计。

在武曌摆弄酷吏这把利剑铲除异己的过程中,还有一位无情酷吏长安周兴不得不提。周兴原本是一个优秀青年,靠努力奋斗,谋得县长的职位,因精通法律,干得风生水起。不过,命运跟这个凤凰男开了个玩笑。他因干得出色,被朝廷召进京都。他满心欢喜地急匆匆赶到京城,可无情地现实泼了他一头凉水。皇上听信谗言,说他科考有问题,就不再提拔了。他失意至极,恨死了那些出身贵族的高官。无论他多么努力、多么勤政,也抵不过人家祖祖辈辈的显赫家世。那一刻,相信奋斗改变命运的周兴开始怀疑人生,心性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也为他后来成为疯狗般酷吏埋下了种子。在他以专业特长加入酷吏这支黑血队伍以来,迫害忠臣良将不下千人。他是出了名的无情、冷血。他就是武曌饲养的一只疯狗。无论是谁,胆敢冒犯他的女主子,他便置谁于死地。很多时候,女主子一个眼神,他便心领神会。他是行刑逼供的行家里手。最终他也落得了个“请君入瓮”的下场。

而万国俊毫无疑问是武曌信赖的四大酷吏之一。他专管刑事,是酷吏培训师。他将酷吏训练成有文化的流氓,通过一系列手段控制朝中大臣。他不像来俊臣作为冤案编剧,杀人之前,还要做些铺垫、动点脑子,编个罪名什么的。他简单粗暴,就一个字:杀。据说,有一次有三百多个无罪被冤枉的囚犯发配南方荒蛮之地,原本就是无妄之灾。可偏偏这群人又被告了一次,罪名是谋反。万国俊受命前来调查原委。不曾想,他下马之后二话不说就大开杀戒。人狠话少,直接开杀。他不但杀了这三百多个囚犯,还鼓动手下人杀了其他犯人。仅仅这一次,他手上就沾满上千人的鲜血。他真不愧为杀人狂魔。

至此,“夺命四酷”如数登场。因为抓住了机遇,他们一夜之间成了天下人闻风丧胆的铁血人物。夺命酷吏索元礼、酷吏之花来俊臣、无情酷吏周兴、杀人狂魔万国俊,成了无数人的恶梦。大唐朝廷上下空气中弥漫着恐怖的气息。官员们早晨出门时提心吊胆,都不知道日落西山时还能不能活着回来。每当武曌看谁不顺眼要整人时,就把这种丧失人性的差事交给酷吏们。他们从来没有使女主子失望过。一时间,反对武曌的声音越来越少了。

他们极尽整人之能事,争先恐后审讯犯人,挖空心思琢磨惨绝人寰的酷刑。在用刑上可以说无所不用,什么破招、损招、狠招、坏招、歪招、滥招都想得出来做得到。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搞得你精神崩溃俯首就范。每当有囚犯进来,先带去刑具陈列室参观一下,往往还未等动手,已吓得两腿发抖冷汗直冒,精神防线开始瓦解,再清白的人也变得不再清白。官员一旦落入酷厂吏之手,无论是否有罪,几乎无法生还。《资治通鉴》记载,“中外畏此数人,甚于虎狼”,而武曌的态度是“以为忠,益庞任之”。全天下人将他们视作比食人猛兽虎狼都可怕的冷血杀手,却在太后眼里是忠诚的臣子。所以,他们为所欲为也就肆无忌惮了。

就这样,武曌通过重用酷吏,大搞恐怖政治,把一切政敌消灭于萌牙乃至无形当中,使得自己的统治基础稳若磐石。她为迎来自己巅峰时刻做着最充分最完美的准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旦射出,必成大业。她那颗已过六旬的心变得异常坚定且无比豪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