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换位思考 / 刘宝才(內蒙古)||姚鼐文学奖参赛作品

 清涟一荷 2022-10-30 发布于安徽

大型文学季刊《当代文学家》火热征稿中!  

知名·专业·权威

瑞冬卷·2022·总第十期

(网纸同步)

原创·精品

瑞冬卷


□ 美刊佳作 □

换位思考

——浅谈通辽市科区村民大超之行孝
(散文)






文/ 刘宝才(內蒙古)

前言:

禅心慈悲善,儒术礼仪传,大道明示简。

典籍释法理,德性心灵宣,举善孝为先。

悟语:

顺理成章调和剂,行云流水法自然;

虔诚向善尊儒术,好人新事大家谈。

居家各有一本经,经文鲜活万古传;

王权母仪治天下,孰重孰轻阴阳间。

权益公用升平世,舞弊私囊适其反;

贤妻良母衍子嗣,社会资源厚德然。

经天纬地腹柔情,上行下效行普遍;

雷电降雨树遭风,虎卧龙腾海啸天。

父情母乳岂相忘,乌鹊反哺灵长愿;

儒释道法综合曲,赡养双亲感应篇。

担当使命践行孝,脱贫致富分疾缓;

好事多磨劳筋骨,文火炼金病床前。

刘玉超,本市科区木里图镇普通村民,也是一个富有责任感的转业军人。现年38岁、属牛。他18岁应征入伍, 21岁转业。一家人都很勤劳朴实,赢得了全村口碑。父亲靠种地为生,勤劳致富,乘三农东风,父亲将多年积蓄为儿子置婚房(木里图镇内),接下来是大超娶妻生子,余下的钱买了一头牛,牛见牛三年五个头,时常外出打工,填补家计,农村日子丰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是好景不长,父亲憨厚过度,应了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仰仗拉扯耕地的老黄牛,被贼人惦记上了,于2002年初冬的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给赶走了,留下的是扒毁院墙的痕迹。当年还没有监控,亏得村里安排的更夫们,发现且帮忙从村西头找到村东低洼坑地,发现机动车的胶轮胎迹,报案后,本镇派出所也没有办法辨别盗牛车的去向,留下了一条驱打黄牛的木棍。

自此,原本正常的生活每况愈下,母亲患上了脑血栓,走路挎筐,拖拉着半个身子一条腿。小农意识的父亲不堪打击,老实人上蔫巴火,从此落下了心病,总是睡不好觉,黑天瞎火的,用手电筒张望当院可怜的小牛,唯恐再被歹徒偷走,家庭经济随着精神生活急转直下。大超怀揣军人气质,为了鼓动老爸争气,劝说小老弟,用几年来的积蓄买下四轮车,示意耕牛铁牛,哪里跌倒哪里爬起。

转年盛夏的一个夜晚,老爸拎着铁锹、握着手电筒去田间浇地(农时轮流使用机井),哪曾想,这是老爸最后一次做农活,夜深不归,白日里打工的大超放心不下,寻找到青稞畦田,发现老爸意外的晕倒在地,赶忙背起昏迷状态的老爸回家,折腾到四五点钟,情急之下开动四轮车走访市内几家医院就诊,结论是脑出血,淤积量大、无能为力,规劝回家料理后事。大超无可奈何,驱动四轮车返回,望着昏迷状态的老爸,两眼含泪、悲痛欲绝。邻人相劝:医院说是挽救不了,就顺其自然吧!大超则一声不吭的抚摸着,脑海中一幕幕过往老爸钱生钱的养牛经、扶犁赶车的镜头。心想:老爸一辈子没过上几天好日子,不能让老爸这样离去,即便植物人,自己也要侍候终身!在大超的坚持下,恳请赤脚医生抢救、输液,自己夜不合眼的守护身边,一声又一声呼唤,一次又一次地抚摸,也算苍天不负有心人,于次日凌晨,不省人事的老爸爸,奇迹般地发出微弱之音——“要喝水(或许是不曾就医的身子骨、可能会药效大)。抑或是父子连心之感应。不管怎么说,反正是奇迹了。

大超惊喜若狂、奔走相告,再次发动四轮车,送往市内——执意抢救治疗,医师见情全力以赴,立马手术,入住科区医院的日子里。大超多方求借亲朋故友,勉强维护几十天的住院治疗费,兄弟俩极尽孝道,算是捡回了老爸——时醒时迷的半条命。大超感天谢地——只要老爸活着,自己再苦再累也扛得住,绝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几十天的抢救治疗,捡回了爸爸的命,可后遗症十分严重,不能起卧,不认识任何人,只能吃流食,脑袋上打了很多往外吸血的洞儿。子大超心目中:只要老爸能活着,自己再苦再难也扛得住。家里的积蓄用光了、生牛也都卖掉了。听说长春有人能医好脑出血,抱着一线希望,便借款带父亲去长春就诊,在依然改变不了父亲身体状况下,哥俩商量不能出去打工了,要照顾父母。些许是军人的执著,如同先前购买四轮车之举,争取弟弟同意后卖掉耕地,卖掉父亲为自己置办的婚房,媳妇虽然不高兴却也拧不过卖房的主意。大超也感觉对不起媳妇和孩子,看到不能自理的双亲,对媳妇说:我们离婚吧,我不能拖累你,你再成家还可以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这个家我自己扛!媳妇依然拧不过离异了。之后,哥俩购置了本市河西28区的一家面食品加工厂(后知该厂濒临破产)。小哥俩陪个精光,给厂家老板当了替罪羊。

老爸病得六亲不认,只会摇头晃脑;知道吃,随地大小便;大超给老爸买了防摔倒的护栏、轮椅等设施,扶着练习走路。不久,半身不遂的老妈不慎摔倒,住院抢救。发现摔破了脾、手术摘除,脑血栓愈来愈严重,两条腿都不能走路、瘫痪在床,不能自理程度远比老爸之上,拉屎撒尿全在屋里。命运多舛的兄弟俩为生计,弟弟去外地打工,大超一面服持双亲,一面报名到近处的梅花味精厂上班,每日里早出晚归,出行前,先把爸妈的饭菜做好,之后,端放在餐桌前,自己也将就着吃了一顿,同时准备好午餐。夏季,凉一顿,热一顿,馊一顿的,而自己饮食无序。挤时间料理家务,煮饭备柴,扫地洗衣,定期给父母搽身子,晾被子。这边扶起了父亲,那边的母亲尿了裤子······没有办法,只好给母亲穿裙子,老夫老妻可谓心有灵犀,老妈大便起,赶上老爸清醒,偶尔还能拉上一把,然后两个人还能傻笑一阵,傻傻地活着傻傻地乐呵吧,这也是一种人生。此时此景,看在眼里,苦在心里的是不傻的人——刘玉超,为了加班挣钱,还得趁着单位吃饭的空隙,抓紧回家给父母做饭。实在脱不开身子的情况下,就叫点外卖送回去,或者近邻照看饭食,起居。

最难捱的是冬天烧暖气,亏得亲友乡邻常来帮助填煤、助燃、取暖,才冻不坏可怜巴巴的老爸老妈。

如此,时序更迭,年复一年,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侍奉双亲的十来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晃儿,38岁的刘玉超,养儿即知父母恩,忘不掉妈妈的乳汁,挥不去爸爸的一路艰辛;他也曾捋顺过自己的应征入伍的喜悦、退役后的家境兴衰、以及发奋创业的弯路和挫折······

古代孝子,不胜枚举;当下典范,不乏其数;

身边孝子,鲜有问津,事出有因,缺乏换位。

读者悉知:宝库夫妇,地地道道的农业农村农民,年近古稀(现年68岁),卧床于花甲。将心比心你我他,子女能做到大超这份的,些许大有人在,值得庆幸的我们:有产业、身价、待遇。然而,五女拜寿演给谁看?几人评说?

是的,那毕竟是文艺节目。试问,现实生活中有,还是没有?而大超的老爸老妈没有文化,没有工作,没有养老金,难能可贵的是:有孝子服侍身边,赡养起居。换位若何?

归根结底,还是大超适逢盛世。如今享受低保待遇,远亲近邻无偿帮助,让物质生活守住底线,令精神生活有滋有味, 换作昔日或西方若何?

花甲耄耋宜互助,身板硬朗全家福;患病失常自遭罪,卧床不起儿孙苦。少壮年华满视野,赡养双亲数珍珠;小康日子观社会,换位思考写丹书。将心比心抒本意,见样学样画葫芦;典型事例看左右,后生大超怎糊涂?

篇后寄语:

天雷降雨地刮风,人类操纵力不从;

父情母乳岂相忘,传承孝顺都认同。

儒释道法综合曲,赡养双亲尊祖宗。

灵长动物品孝道,珍惜美誉雁留声。

家家都有一本经,篇篇善举万人听;

玉超楷模让人慕,伦理道德好家风。

2022壬寅国庆初书



本期责任编辑:零下

【请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

作者风采


內蒙古作家/诗人刘宝才






作者简介

刘宝才。蒙古族男。党员教师。中文大专。

情趣相伴文房四宝吟诗填词。

习练太极拳、剑、扇。

健身气功八段锦”“五禽戏

社会体育一级辅导员。

通辽市老年作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内蒙古书法家。

书法+评论入编

《当代文学家》2021瑞雪卷

神州童谣荣获中国十大彩文铜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