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银隆新能源发出一则公告: 公司董事长魏银仓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公司财产,金额高达10个亿。公司已经依法对其起诉,案件正在侦查中。 ![]() 被自己创立的公司告上法庭,这样的事简直前所未有。 魏银仓本人对此并不甚在意,他早已卷钱跑路,去了国外。 而被他忽悠的董明珠,怎一个惨字了得。 董明珠怎么也不会想到,仅仅过了一年时间,她拉着王健林和刘强东一起投资的30个亿(其中,董明珠自己就投了26个亿),会就这样打了水漂。 不过,董明珠“铁娘子”的称呼也不是白叫的,没过多久,董明珠就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企业家魏银仓何许人也魏银仓和董明珠的第一次相见,是在2015年的一个企业家论坛会议上。 当时,魏银仓就坐在董明珠旁边,他只用了一句话,就让这个在商界有着毒辣眼光的“铁娘子”对他产生了兴趣。 “董总,您好,我手里有个关于钛酸锂电池的项目,不知道您对这方面有过关注吗?” ![]() 当时,正是国内新能源发展的高速时期,而魏银仓口中的钛酸锂技术,正是国内市场欠缺的。 换句话说,如果谁掌握了钛酸锂电池技术,就相当于拿到了打开新能源大门的钥匙。 那魏银仓又是如何拿到这项技术的呢? 魏银仓,1959年出生,河北邯郸人,父母是普通农民。 父母虽然没有为魏银仓提供多好的生活条件,但他们却给了魏银仓一个足以治愈一生的童年。 他们从不强迫孩子,更不以“穷”裹挟孩子。 从小到大,所有一切都由魏银仓自己决定。不想上学,父母也不勉强;不想学手艺,父母也不翻脸。 虽然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魏银仓,任何时候都自己充满自信,也很有创造力。可是,丝毫不加约束也造就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为以后埋下了祸根。 眼见魏银仓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父亲做了唯一一次“专制”的决定:把儿子送进部队,让国家调教。 ![]() 魏银仓正值青春,年轻气盛,对部队也有无限憧憬,二话不说,就背着行囊离开了家。 1982年,魏银仓从部队复员回家,在朋友的介绍下,去了武安一家汽修厂工作。 男孩子对于汽车,就像女孩子之于洋娃娃,都有一种偏执的喜爱。 魏银仓脑子转得快,对很多汽修技术一点就通,很多老客户都指名让他维修。 就这样,积累了几年的维修技术后,魏银仓做了一生中第一个重大决定:自立门户。 魏银仓平时为人十分仗义,一起工作的十几个小弟听说要他要单干,索性和他一起辞了工。 没过多久,魏银仓拿着几年的积蓄,在武安中兴路附近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汽修厂。 以前的“小魏”,现在的“魏总”,称呼上的改变,代表了身份的转变。 有汽修技术,又有交际能力,魏银仓开的汽修厂很快站稳了脚跟。 ![]() 几年时间下来,魏银仓成了名副其实的“魏总”,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还积累了很多人脉。 1996年,魏银仓再次嗅到了商机。 听说邯郸和武安之间要建一条邯武公路,魏银仓托关系搭上了邯郸市光大公路开发有限公司这条线,并与之签订合同:魏银仓投资项目,利润双方共享。 魏银仓也算个成功商人,面对如此不平等的合约,他怎么会轻易同意呢? 有句话说,无利不起早,聪明如魏银仓,又怎么会不知这其中的利益。 事实上,邯武公路的建造,不仅缩短了路程,也为人们带来了便利交通,到时候,只收费站一项收益,就能让魏银仓大赚一笔。 不过,魏银仓的欲望早已被撑大,他像一只怎么都吃不饱的饕餮,什么钱都想收入囊中。 他贪污的事情很快被人举报,可此时的魏银仓早已带着全部身家,逃去了国外。 ![]() 曾经跟着他干的员工,一夜之间,全部变成了无业游民。 去了国外的魏银仓也没有闲着,他手里有钱,东山再起并不是难事。 他发现了另一个赚钱的风口:新能源汽车。 董明珠豪掷26亿,和魏银仓合作逃去国外后的魏银仓,和一家名叫“奥泰纳米”的新能源公司有了合作。 这家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面临倒闭,而魏银仓手里却有钱。 经过洽谈,魏银仓以3个多亿拿到了这家公司53.6%的股权,拥有了公司的决策权。 魏银仓为何花这么多钱,拯救一家即将倒闭的公司呢? 原来,这家公司有一项国内好多公司没有的技术——钛酸锂电池技术。 当时,新能源汽车在国内还处于发展阶段,国家为了扶持这个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 此时,听说魏银仓在国外开了家新公司的武安,为了家乡发展,竟然和魏银仓取得联系,不久之后,魏银仓就以“助力新能源行业发展,振兴家乡”的名义高调回到了国内。 ![]() 为了让人相信他确有实力,魏银仓大刀阔斧收购了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将其更名为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不仅如此,魏银仓还以发展新能源为由,申请国家补助,先后拿到了5500万、10亿、21亿的补贴。 他之所以能一次次申报成功,还是因为他手里拿着一张王牌:钛酸锂技术。 钛酸锂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 钛酸锂电池充电快、寿命长,是当时的碳酸铁锂和三元锂所不能比拟的,其充电速度快到5分钟就能充满,使用寿命也能达到50年之久。 不过,钛酸锂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它的体积太大,只能用在大型货车和客车上。 董明珠对新能源不仅有所了解,对这个行业也有过一定研究,听魏银仓说他手里有钛酸锂技术,瞬间就来了兴致。 “如果能把钛酸锂技术升级,然后用在小型客车上,这将是个十分有潜力的项目。”两人交谈一番后,董明珠对魏银仓说道。 ![]() 魏银仓听董明珠这么一说,知道事情十有八九能成,而他之所以这么急着找投资人,就是因为他拿着国家给的补贴,都用在了假公济私上。 2013年,河北银隆新能源产业园兴建成功。 9月,珠海市金湾区以“科研经费”的名义,给银隆账户打了1亿。 几天后,魏银仓拿着这笔科研经费,分为5千万和6千万,打给了自己名下的另一家公司。 随后,魏银仓又以“研究技术”为名,拿到了好几笔投资。 为了吸引更多投资人,魏银仓不止一次说过,如果开发出钛酸锂电池汽车,银隆的市值将达到80万亿,甚至更高! 2014年,魏银仓以购买设备为由,从银隆账户中提走5亿,随后把钱打入了深圳一家叫银格的公司。 事后,人们才发现,这家银格公司的法人,就是魏银仓妻子的妹妹。 在魏银仓的一番操作下,银隆开始走下坡路。 ![]() 遇到董明珠时,银隆早已名存实亡,成了一个空壳公司。 可一心想在新能源行业有所发展的董明珠,并没有顾虑太多,会议结束时,董明珠就给魏银仓吃了一颗定心丸:她决定拿130亿收购银隆。 然而,等董明珠在董事会上提起此事时,却遭到了其他董事的反对。 “银隆名声不好,他们公司门口经常有讨薪的员工。” “把钛酸锂技术用于小型客车,技术尚不成熟,投资风险太大。” 无论董事们以何种理由劝说,董明珠就是铁了心要投资。她找到好友王健林和刘强东,希望两人和自己一起出资。 最终,董明珠以个人名义拿出10亿,又把自己在公司的股份变现16亿,和王健林及刘强东一起共给银隆30亿,拿到了银隆22.388%的股权。其中,董明珠以投资数额大,占比17.46%。 自此,董明珠成了继魏银仓之外,银隆的第二大股东。 ![]() “铁娘子”的称号,不是白叫的成为股东后的董明珠,自然有权利查看公司的账目。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公司从2017年开始,就不怎么营利了,80亿资金的收益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2015年和2016年的尾款,这和魏银仓曾经拍着胸脯保证的300亿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不仅如此,经过董明珠一番大刀阔斧的详查,她发现魏银仓和总经理孙国华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输送,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董明珠随手就报了警。 看眼自己空手套白狼的伎俩被识破,魏银仓再次选择了卷铺盖跑路,而总经理孙国华就惨了,等待他的将是监狱生活。 2018年11月13日,银隆新能源发出公告:魏银仓以个人名义侵占公司财产,数目高达10亿,现已报警,特此公告。 董明珠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投资的26亿就这样被魏银仓挥霍一空,只留下一个空壳公司给她。 ![]() 不过,对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董明珠来说,这还不算最坏的结果。 银隆虽然被掏空,但仍有钛酸锂这项专利在,且魏银仓出逃后,董明珠就成了第一掌门人。 在她的雷霆之势下,公司进行整改,很快有了成绩。 2018年,银隆开发的银隆公交车、银隆新能源车正式走向市场,只上半年,银隆就销售出去了3000多辆。 2019年,银隆已经走出低迷时期,开始走向盈利。到了2020年,银隆公司的钛酸锂产品已经成为市场主流,且在中国第十届国际储能大会上获得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储能产业。 会上,董明珠笑容满面,自信满满:“我相信,不久的将来,银隆新能源会成为珠海第二个千亿企业。” 2021年11月,银隆正式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格力拿到了银隆47.93%的股份,从此归格力所有。 ![]() 曾经和董明珠一起投资银隆的王健林,也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之所以跟着投,一是我很看好新能源,二是我很看好董明珠,我相信她有这个实力和眼光。” 反观魏银仓,纵然有一副聪明的经商头脑,却没有一颗坚持脚踏实地的心,一直想赚块钱,终究走不长远。 |
|